第一百零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红楼白话版!
且说贾政之前曾把贾府的房产以及大观园上奏请求上交官府,内廷没有接收,又没有人居住,只好将其封锁起来。
因为大观园与尤氏、惜春的住宅相连,显得太过空旷无人,于是就把包勇罚去看守这荒芜的园子。
这时贾政料理家事,又奉了贾母的命令,逐渐裁减家中人口,凡事都尽量节俭,即便如此,仍然难以维持生计。
幸好王熙凤被贾母疼惜,王夫人等人虽然不太喜欢她,但说到管家办事,她还能尽心尽力,所以就把内宅事务仍然交给王熙凤处理。
但近来因为被抄家之后,各种事务都难以顺利进行,处处都显得拮据窘迫。
府里上下那些人,原本过惯了宽裕的日子,如今相比往日,人数已经减少了十分之七,做事又怎么能周到呢,难免怨言不断。
王熙凤也不敢推辞,拖着病体在贾母面前强作欢颜。
过了一段时间,贾赦、贾珍各自到了任职的地方,有了足够的用度,暂时得以安心,他们写信回家,都说生活安逸,让家中不必挂念。
于是贾母放下心来,邢夫人、尤氏也稍微宽心了一些。
一天,史湘云出嫁后回门,到贾母这边请安。
贾母提起她女婿很好,史湘云也说了在夫家日子过得平安的话,让老太太放心。
又提到林黛玉已经去世,大家不禁都落下泪来。
贾母又想起迎春的苦楚,越发感到悲伤。
史湘云劝慰了一番,又到各家请安问好完毕,仍然回到贾母房中歇息。
她提到像薛家这样的人家,被薛蟠闹得家破人亡,今年薛蟠虽是被判处缓期处决的犯人,明年不知道能不能减轻刑罚。
贾母说道:
“你还不知道呢,昨天蟠儿媳妇死得不明不白,几乎又闹出一场大事来。
还幸亏老天有眼,让她带来的丫头自己招供了,那夏奶奶才没得闹,自己拦住不让查验尸体,你姨妈这边才勉强把人打发出去了。
你说说,真的是六亲同运啊。
薛家已经这样了,姨太太守着薛蝌过日子,因为这孩子有良心,他说哥哥在监狱里事情还没了结,不肯娶亲。
你邢妹妹在大太太那边,日子也很苦。
琴姑娘因为她公公死了还没守满孝期,梅家还没有来娶她。
二太太的娘家舅太爷一死,凤丫头的哥哥也不成器,那二舅太爷又是个小气的人,而且官银账目不清,也在为钱发愁。
甄家自从被抄家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史湘云问道:
“三姐姐嫁出去后,曾有书信寄回家吗?”
贾母说道:
“自从嫁过去以后,二老爷回来说,你三姐姐在海疆过得很好。
只是没有书信,我也日夜惦记着。
因为我们家接连出了好些不好的事,所以我也顾不上了。
如今四丫头也还没有给她提亲。
环儿呢,谁有功夫提起他来?
如今我们家的日子比你从前在这里的时候更苦了。
只可怜你宝姐姐,自从嫁过来,没过一天安逸的日子。
你二哥哥还是这样疯疯癫癫的,这可怎么办呢?”
史湘云说道: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那些人的脾气,我都了解。
这次回来,竟觉得他们都变了样子。
我原以为我隔了这么久没来,他们跟我生疏了。
但我仔细想想,竟不是这样。
就算见了面,我看他们的意思,原本是想像以前一样热闹的,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说着说着就伤心起来了。
所以我坐了一会儿就到老太太这里来了。”
贾母说道:
“如今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也就罢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可怎么受得了!
我正想着想个办法,让大家再热热闹闹地过一天才好,只是提不起这个精神来。”
史湘云说道:
“我想起来了,宝姐姐不是后天过生日吗?
我多住一天,给她拜寿,大家热闹一天。
不知道老太太觉得怎么样?”
贾母说道:
“我真是气糊涂了。
你不提,我竟忘了,后天可不就是她的生日?
我明天拿出钱来,给她办个生日宴。
她没定亲的时候,倒做过好几次生日,如今她嫁过来了,反倒没办过。
宝玉这孩子,以前很伶俐,也很淘气,如今因为家里的事不顺,把这孩子变得越发不爱说话了。
倒是珠儿媳妇还好,家里有钱的时候她是这样,没钱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带着兰儿安安静静地过日子,真难为她了。”
史湘云说道:
“其他人倒还罢了,独有琏二嫂子,连模样都变了,说话也不伶俐了。
明天等我来逗逗她们,看看她们怎么样。
不过她们嘴里不说,心里可能会抱怨我,说我有了……”
史湘云说到这里,脸一下子红了。
贾母明白她的意思,说道:“这有什么好怕的?
原来姊妹们在一起玩乐惯了,说说笑笑的,别再存这些心思。
大凡一个人,有也好,没有也罢,总要能享受得了富贵,也能耐得住贫贱才好。
你宝姐姐生来就是个大方的人。
以前她家那么好,她也一点不骄傲,后来她家出了事,她也过得舒舒坦坦的。
如今在我们家,宝玉对她好,她能安心过日子;
有时候宝玉对她不好,也没见她有什么烦恼。
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
你林姐姐,她是个最小心眼、又多心的人,所以到底没能长寿。
凤丫头也经历过不少事,真不该稍微遇到点风波就变了样子。
她要是这么没见识,那就是心胸太狭隘了。
后天宝丫头的生日,我另外拿出银子来,热热闹闹地给她做个生日,也让她高兴高兴。”
史湘云答应道:
“老太太说得很对。
索性把那些姊妹们都请过来,大家聚一聚。”
贾母说道:“自然是要请的。”
一时高兴起来,说道:“叫鸳鸯拿出一百两银子来,交给外头的人,让他们从明天起,预备两天的酒饭。”
鸳鸯领了命令,叫婆子把银子交了出去。这一夜无话。
第二天,传话出去,派人去接迎春;
又请了薛姨妈、宝琴,让她们带了香菱来;
还请了李婶娘。没过多久,李纹、李绮都来了。
宝钗原本不知道这件事,听见老太太的丫头来请,说道:
“薛姨太太来了,请二奶奶过去呢。”
宝钗心里很高兴,就穿着日常的衣服过去了,想要见见她母亲。
只见她妹妹宝琴和香菱都在这里,又看到李婶娘等人也都来了。
心想:
“这些人想必是知道我们家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所以来问候的。”
于是就去给李婶娘请安,见过贾母,然后和她母亲说了几句话,接着就和李家姊妹们打招呼。
史湘云在旁边说道:
“太太们请都坐下,让我们姊妹们给姐姐拜寿。”
宝钗听了,愣了一下,回过神来一想:
“可不是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便说道:
“妹妹们过来探望老太太是应该的,要是说为了我的生日,那是万万不敢当的。”
正在推让的时候,宝玉也来给薛姨妈、李婶娘请安。
听见宝钗自己推辞,他心里原本早就打算着给宝钗过生日,只是因为家里闹得乱七八糟,也不敢在贾母面前提起。
如今见史湘云等人要给宝钗拜寿,便高兴地说道:
“明天才是生日,我正打算告诉老太太呢。”
史湘云笑着说道:
“别瞎说了!老太太还用等你告诉?
你以为这些人为什么来,是老太太请的。”
宝钗听了,心里不太相信。只听贾母对她母亲说道:
“可怜宝丫头做了一年新媳妇,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一直没给她做过生日。
今天我给她做个生日,请姨太太、太太们来,大家说说话。”
薛姨妈说道:
“老太太这段时间心里才安稳些,她一个小辈,还没来得及孝顺老太太,倒要老太太操心。”
史湘云说道:
“老太太最疼的孙子是二哥哥,难道二嫂子就不疼了吗?
况且宝姐姐也值得老太太给她做生日。”
宝钗低下头不说话。
宝玉心里想:
“我还以为史妹妹出嫁后就变了个人,所以我不敢和她亲近,她也不来搭理我。
如今听她的话,原来还是和以前一样。
为什么我们家那位嫁过来后,反而更腼腆了,话都说不出来了呢?”
正想着,小丫头进来说道:
“二姑奶奶回来了。”
随后李纨、王熙凤都进来了,大家相互见礼。
迎春说起她父亲出门时说的话:
“本来我想来见见大家,只是他拦住不让我来,说咱们家正是晦气的时候,不要沾染在身上。
我拗不过他,就没来,还哭了两三天。”
王熙凤问道:“今天怎么又肯放你回来了?”
迎春说道:
“他又说咱们家二老爷又承袭了官职,还可以走动走动,没什么妨碍,所以才放我来。”
说着,又哭了起来。
贾母说道:
“我本来就心里不痛快,今天接你们来给孙子媳妇过生日,说说笑笑,解解闷,你们又提起这些烦心事,又惹得我烦恼起来。”
迎春等人都不敢再说话了。
王熙凤虽然勉强说了几句让人高兴的话,但终究不像以前那样爽利,能招人发笑。
贾母一心想让宝钗高兴,故意逗王熙凤说话。
王熙凤也明白贾母的意思,便尽力张罗着,说道:
“今天老太太高兴些了。
你看这些人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今天可算是齐全了。”
说着,回过头去,看见婆婆邢夫人、尤氏不在这里,又把话缩了回去。
贾母因为“齐全”这两个字,也想起了邢夫人等人,便派人去请她们。
邢夫人、尤氏、惜春等人听见老太太叫,不敢不来,心里却十分不情愿,想着家业衰败,偏偏老太太还高兴地给宝钗做生日,到底是老太太偏心,所以来了也是没精打采的。
贾母问起邢岫烟,邢夫人借口说她病了没来。
贾母心里明白,知道薛姨妈在这里,邢岫烟来可能有些不方便,也就不再提了。
不一会儿,摆上了果品和酒。
贾母说道:
“也不送到外头去,今天只让咱们娘儿们好好乐一乐。”
宝玉虽然已经娶亲了,但因为贾母疼爱,仍然可以在内宅里玩耍,不过不与史湘云、宝琴等人同席,就在贾母身旁设了一个座位,他代替宝钗轮流给大家敬酒。
贾母说道:
“如今先坐下,大家喝酒,等到傍晚的时候再到各处行礼。
要是现在就行礼,大家又要讲究规矩,把我的兴致扫了,就没意思了。”
宝钗便依言坐下。
贾母又叫人来说道:
“咱们今天索性自在些,各留一两个人伺候。
我让鸳鸯带着彩云、莺儿、袭人、平儿等人到后间去,也喝杯酒。”
鸳鸯等人说道:
“我们还没给二奶奶磕头呢,怎么能就去喝酒呢?”
贾母说道:
“我说了,你们只管去,需要你们的时候再过来。”
鸳鸯等人便去了。
这里贾母才请薛姨妈等人喝酒,见他们都不像往常那样开心,贾母着急地说道:
“你们到底是怎么了?
大家高兴些才好啊。”
史湘云说道:
“我们又吃又喝的,还要怎样!”
王熙凤说道:
“他们小时候都很放得开,如今都顾忌着面子不敢随意说笑了,所以老太太觉得冷清了。”
宝玉轻声告诉贾母说道:
“话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再说下去就要说到不好的事情上了。
不如老太太出个主意,让她们行个酒令吧。”
贾母侧着耳朵听了,笑着说道:
“要是行酒令,又得叫鸳鸯来。”
宝玉听了,不等贾母再说,就离席到后间去找鸳鸯,说道:
“老太太要行酒令,叫姐姐去呢。”
鸳鸯说道:“小爷,让我们舒舒服服地喝杯酒吧,何必又来捣乱呢。”
宝玉说道:“真的是老太太说的,叫你去呢。跟我有什么关系?”
鸳鸯没办法,说道:“你们只管喝,我去去就来。”
便到贾母那边去了。
老太太说道:“你来了,不是要行酒令吗?”
鸳鸯说道:“听见宝二爷说老太太叫我,我敢不来吗?不知道老太太要行什么酒令呢?”
贾母说道:“那些文绉绉的酒令太闷人,武的又不合适,你倒是想个新鲜的玩意儿才好。”
鸳鸯想了想,说道:
“如今姨太太上了年纪,不想费心思,倒不如拿出令盆和骰子来,大家掷个曲牌名儿赌输赢酒怎么样?”
贾母说道:“这也可以。”
便让人取来骰盆放在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