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沈阳军区第39、40、64集团军,军部为何都放在辽宁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1998年以前,沈阳军区第39、40、64集团军,军部为何都放在辽宁?
在我军历史上,存在一些与地名密切相关的英雄部队。比如,“临汾旅”、“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襄阳特工团”、“塔山英雄团”、“平江起义团”、“洛阳营”等英模部队,必将与牵涉到的地名永垂不朽。不过,也有一些地名是例外。举一个例子,提起第38集团军,必然会想到保定。
▲原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某部演练旧照
再以原沈阳军区为例,谈到第39、40、64集团军,必然会说到辽宁省。诚然,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之前,沈阳军区将第39、40、64集团军的军部定点在辽宁。这在我军军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辽宁省有着怎样的魅力?缘何能够享此殊荣?
第39集团军军部的驻地较为特殊,前期是在营口大石桥,后又迁至辽阳,整体上还是在辽宁省。这里需要指出一点,第39集团军军部在大石桥时期,该地还是一个小县城。大家看着可能郁闷,一个王牌集团军的军部,怎么会放在大石桥?原因很简单,大石桥是历史上有名的辽南重镇、交通枢纽、军事要地。
▲第64军某部旧照
第64集团军在第64军时期,自1953年8月回国后,曾先后驻防凤城、安东、大连、等地。中苏关系恶化后,第64军奉命移防本溪。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64军执行合成集团军编制,军部驻地仍在本溪。第40集团军与第39、64集团军有所不同,其前身部队第40军自1953年7月回国后,其军部一直驻防在锦州。
第39、40、64集团军及其前身部队,都是长攻善守、训练扎实、作风顽强的老牌主力,相关军史沿革,笔者不再一一赘述。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第64集团军撤编。言归正传,在大军区时代,一个省驻扎两个集团军还是极为罕见的。根据笔者的研究分析,第39、40、64集团军的军部之所以都放在辽宁,在于该省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辽宁省的战略位置优越;
辽宁省位属东北地区南部,该省境内的辽西走廊(自河北山海关至辽宁锦州之间的狭长区域)历来是关内外联系的交通要道。早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集中大量优势兵力,攻克了兵家必争之地锦州,进而封锁住了辽西走廊,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果不其然,锦州解放后,敌在东北旋即陷入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的被动状态。
▲辽宁省地形图
再往前追溯至明朝末年,明军在辽西走廊构筑了关宁锦防线,令清(含后金)军很是头疼。打开地图你就会发现,关宁锦防线基本上就是沿着辽西走廊构筑的,充分利用了这一区域的地理优势。除了辽西走廊意义非凡之外,辽东半岛也是一处尤为关键的战略要地。辽东半岛是我国第二大半岛,处于黄海、渤海之间,又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辽东半岛依托这一地理位置优势,成了海防要地。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无不在重点建设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成犄角之势而拱卫京畿。建国后,我军遵循了这一兵家古训,北海舰队司令部定点山东半岛之青岛,而辽东半岛的大连一直是北海舰队的重要基地。两大半岛互相策应,形成了一道海疆长城,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山东划归北部战区的深层次原因。
二、铁路网非常之密集;
辽宁省的铁路发展史悠久,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清末民初,但凡是修建的关内外铁路,无一例外都要经过辽宁。在诸多铁路中,中东铁路、京奉铁路是两条关键铁路,将东北、华北联系在了一块。建国前夕,辽宁的铁路里程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建国后,辽宁铁路事业发展迅猛。
至1985年,仅第64集团军军部驻地本溪为例,即有沈丹、辽溪、溪田铁路交汇于此。虽然这三条铁路里程不长,可辽宁省铁路网密度大,与其他铁路干线衔接并非难事。基于此,本溪也成了一个区域性枢纽城市。第39集团军的两个军部驻地,都是交通的城市,与周边驻军联系自是极为便利。锦州的铁路优势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东北地区的老牌铁路枢纽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