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军史周期 > 第237章 年,中央军委实施师改旅,究竟怎么个改法

第237章 年,中央军委实施师改旅,究竟怎么个改法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1998年,中央军委实施“师改旅”,究竟怎么个改法?体现在三方面

199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军不仅降服洪魔,而且还开始了新一轮的体制编制调整。这一年,中央军委对各野战军进行了重大调整,“师改旅”是诸多措施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究竟为什么要搞“师改旅”?又是怎么一个改法?这是一个大问题。

▲九八抗洪中的人民子弟兵

简而言之世界军事发展方向标变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让战争样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九十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让世人看到了海、陆、空、天、电联合作战的威力。海湾战争中,真刀真枪的短兵相接反而没有,更多的是超视距打击,还没看到敌人,对方已经解决战斗。

我军搞“师改旅”的目的,就是看到了未来战争中,技术性兵种的重要性突出,步兵编制人员理应适当减少。在此背景下,以体制编制调整为契机,进行战术上的调整,打赢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化战争。笔者一向强调一个观点,即战争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能在排兵布阵的过程中使用“蛮力”或者说打仗不动脑子。

以二战时期苏军的表现为例,就很能说明问题。苏军当时的武器装备不能说特别先进,最起码轻、重、远、近武器搭配没有问题。再者,苏联的综合国力强大,又能源源不断的为前线输送各类物资。然而,苏军在对德作战过程中的表现,往往是不尽人意。虽说苏军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打胜仗,可惨胜如败。1942年1月,苏军发起了“大反攻”。

▲二战中的苏联红军

此次反攻,苏军将德军第16集团军的第2步兵军大约10万人分割包围在杰米扬斯克地区。但是,苏军未能在霍尔姆小镇彻底堵住德军外逃。驻守霍尔姆小镇的德军为“舍雷尔战斗群”,这是一支由6500人组成的杂牌军。苏军为了补上这缺口,集中了6个步兵师、6个独立步兵旅、7个独立滑雪步兵营、2个坦克旅,另有各类火炮489门,还有第7混合航空师提供空中支援,这阵仗确实是大。

就武器装备和兵力来看,对付6000人的德军,这是名副其实的富裕仗。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苏军硬生生的打了105天,几乎天天都搞正面强攻,也没能攻克霍尔姆镇,以至于德军外逃。苏军表现为何这么拉胯?说白了,从来不针对战场实际做战术调整,死搬硬套地按照作战计划的时间表执行。打到最后,德军能够摸透苏军的进攻规律,动用了多少兵力从哪个方向打都搞的一清二楚,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防御。

关于霍尔姆战役苏军失利的分析很多,在笔者看来最关键的是苏军战术不够灵活,多兵种协同作战没做到位。不可否认,苏军打仗确实是不怕牺牲、作风硬朗,无愧于战斗民族,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抚今追昔,你就能明白体制编制调整的重要性。纵观我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都不是非简单的压缩编制人员,背后牵涉的必然是一系列战术的调整。

▲大军区时代,我军某摩步旅演练旧照

在笔者看来,我军“师改旅”的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减少指挥层级,为信息化建设让路;

信息化建设、指挥层级之间的关系,该怎么理解?笔者以一个县的电网编制人员为例。以往一个变电站,需要一个班驻守倒班维护运转,一个县就是100~200人的规模。随着电网技术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一个县只需要15个变电运维人员。从一二百人到15人的变化,电网系统的指挥层级必然发生变化。

1998年的体制编制调整,跟电网系统的变化类似。以原济南军区第20集团军为例,辖内第58、60师统一执行摩步旅编制,撤销了团级建制,指挥层级简化为“旅—营—连”,兵力约为以往的一半。其他集团军的情况,与第20集团军大致差不多,无非辖内摩步旅的数量有所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