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成道天书 > 第228章 天地清明

第228章 天地清明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成道天书!

石中在太虚静地感悟,其所参详观想之经典,尽数为玄门正中心法,他自不是为了求取那飞升大道,成就仙家功名。因其早已斩断了真我仙缘,再不可能入列仙班,听候调遣去。

石中追寻大道,感悟天道法则,为的只是道法合一,好成全一个真我自在,另启得天道一方出,有一片真清正静无为世界来。

太上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石中每每要感悟玄门道法,必会先行于意识海中念上一遍《清心咒》,如此他本就清静无为之心,会得更加真清正静之妙。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太上感应篇》乃为玄门正宗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生众遵道守德行规范,时时刻刻自止己之恶,修善自利且利于他。

《太上感应篇》中特别强调,承负法则,这是道经中系统提出的承负论之观点,亦是东汉《太平经》中有讲。

人生在世,行善积德,福荫庇佑子孙,作恶自孽者不仅受天罚罪责,且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为天理昭昭,不可不信,不可不守。

现世人皆知“太上”乃是指“太上老君,也即是圣人老子李聃,成道之后的上天封位。太上乃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至高无上的意思,乃是华夏最为尊贵的词语之一。

《太上感应篇》是太上老君劝人作善之经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老君垂训,感应之篇 ,日诵一遍 ,可减灭罪,可消罪愆,能受持一月,福禄绵绵,久行不怠 ,则寿命长延。

老君《太上感应篇译文》第一章。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其中之意是,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并无一定,完全是自作自受。作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如同人的影子,必随身体移动,形正则影正,形斜则影斜,绝不差错,亦不疏漏。”

第二章,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凭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其意是“所以天地之间,有专察罪过、恶孽的神明,依照人所犯罪过恶孽之轻重,消减人之寿命(一算是一百日,一纪是十二年)。

作恶之人,苍天不但减他寿命,又罚他耗损财富,变为贫困,且时常会遭遇愁苦祸息种种不顺之事。

作恶之人,人人都会厌恶他,而无容身立足之地,且刑罚祸害随着而来。作恶之人,吉祥喜庆都会远离;而凶星恶煞降灾与他。可见,「心起善念,吉神护之;心起恶念,凶神随之。」作恶之人,寿命削尽时,即是死期。”

第三章,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意思是“又有三台神君(掌管金玉、禄位、土田,即富贵),及北斗神君(掌管诞生、注死、祸、福,即寿命),在人的头上,鉴察记录人之罪恶,削减其寿命。

又有三尸神,住在人身中,鉴察每个人之起心动念,所行恶事,每到庚申日(每六十日有一庚申旦),则向上去禀报天曹(掌管人间善恶),据实陈述人之罪恶,使人无法自欺欺天。

可见人之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均有鬼神加以鉴察。每月最后一日,造神亦上报一家人的罪过之事。

可见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鉴察,上报于天。(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附录于「文昌帝君阴骘文」一书之中)。

作恶之人,所犯罪过大,则削减寿命十二年(一纪十二年),罪过小者,削减寿命一百日(一算百日)。

大小罪过,有数百种(太上感应篇所记载之恶事,自非义而动,至杀龟打蛇等数十种恶事)人想延年益寿,先要避开免犯大小罪过。”

第四章,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意思是“凡合于天理道义之事,则勇往直前,尽力去做(修善)。不合天理道义之事,则不可去做(断恶)。如此,便可趋吉避凶。不走邪恶不正之路(不做恶事)。不明瞒,不暗骗,不做亏心事。慈悲喜舍,力行善事,累积阳功、阴德。发慈悲心,爱护生灵万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敦品正行,劝化他人。怜悯救济孤儿寡妇,无依无靠之人。尊敬年老者,抚恤幼儿。宇宙万物,一切鸟兽、水族鱼类、小至昆虫,乃至草木,均应心存慈悲,不故意加以残害。别人有不吉利恶事应怜悯他;别人有善事,应高兴且赞扬。别人有急难,慷慨加以济助。别人有祸难,立即加以救助,使其脱离急难苦厄。

看见别人有成就(得意事),如同自己得到。看见别人失败(失意事),如同自己失去一样。不宣扬他人的短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好的,礼让给别人,自己取少的。受人侮辱,不生怨恨;受到宠爱,应谦虚,谨慎。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财物,绝不后悔。

断恶修善,积德累功之人,人人尊敬。行善之人,凡事顺天理,上天自然加以保佑,应得之富贵,康宁,福禄,不求自来。而邪神、凶星敬畏善人,病魔厉鬼,不敢侵犯,正神随时保护。善人做善事,必定成功,精进不懈,可达成神成仙的愿望。要成天仙,当积一千三百件善事,要成地仙,应积三百件善事。”

第五章,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jié)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hui)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wèi)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mo)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意思是“如果起心动念不正当(恶念),违背天地做事(恶事),必遭恶报。作了恶事,反认为自己能干,毫无悔改之意。忍心残杀物命,毫无慈悲之心(忍是安心于不仁)。阴谋残害良善之人(良善指乡里所尊重之大善人)。暗中欺瞒侮辱长官或父母亲。对师长轻视、傲慢、无礼、不接受师长教诲。违背自己职责,对自己职务不尽责,不敬业,怠忽职责。哄骗无知之人,使其误信害事(诳是哄骗、以言语欺骗;无识指无知识、无经验的人。)诽谤同学,败其名声。以不实之事冤枉、诬告人。以假充真欺骗人(虚是以无作有,虚假。诬是以假为真,诬赖。诈是奸巧骗人。伪是假装为好,矫情欺世)。以阴私之事攻击同族亲戚(攻指攻其短处,讦指揭露隐私)。脾气暴躁,残忍刻薄,无仁慈之心(即铁石心肠)。个性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从劝导,不肯服人。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非不分。亲近恶人恶事,远离善人善事(向——趋向,背——远离,乖宜——指向邪背正)。虐待百姓、下属,贪取自己功赏。用巧计谄媚、奉承,迎合上意,期待得宠(谄指奉承,希指迎合,旨指恩泽)。受人恩惠,不思感恩图报,忘恩负义。受人欺辱,怀恨在心,念怨不休。轻贱百姓,不重视民情。违法乱纪,扰乱国家政策。

奖赏不义之事;刑罚无辜之人。谋财害命。用计谋陷害人,使人丢官,然后乘机取而代之(倾——陷害)。诛戮降服归顺的人。驱逐正直之人,排挤贤能之人。凌虐孤儿,逼迫寡妇。受人贿赂,故意曲解法令,不适用法律,枉法裁判。为官者或徇私情,或揣合上意,或收受贿赂,或因心疑,明知理直(有理),反以为曲(无理);明知理曲,反以为直。

是非颠倒不分,全凭私意断事。因收受贿赂,或受人请托,或凭己之喜怒好恶,轻罪重判。身为执法人员,心不存仁厚,罪人虽应判死刑重罪,竟毫无哀悯之心,反加嗔怒。明知犯错,却不肯改过;知道善事,却不愿为善。自己的罪过,故意牵引别人,嫁罪于人,希图脱罪。把养生济世的技艺,保密不公开,或故意阻挠,不使流通救人。讥笑侮辱、诽谤古圣先贤。侵害凌虐有道德之人。

射杀飞鸟,捕捉走兽,掘挖蛰虫,惊吓栖鸟,填塞洞穴,毁坏鸟巢,伤害怀胎动物,破损鸟类蛋卵。期望他人有过失,忌人有得,幸灾乐祸。惟恐他人成功,百计毁败,最是猜忌刻薄昧心的恶事。陷别人与危险境地,以求自己安稳;减损别人财物,以增加自己利益。用自己不好的物品,换掉别人美好之物。以私意之喜怒恩怨,而废公道之是非曲直。窃取他人之技能,遮掩别人之善事(长处)。

宣扬别人的丑事,揭发别人隐私。消耗(浪费)别人财物,从中取利。搬弄是非,使人骨肉至亲反目分离、疏远。设计夺取他人喜爱的东西。帮助别人为非作歹。放纵自己之意志,逞强挟势作威,威吓他人,使人惧怕(即以威势摄服)。凌辱他人,以求自己胜利。毁损别人秧苗作物。破坏别人幸福美满的婚姻与家庭。

侥幸得财致富,竟骄奢傲慢。侥幸脱免刑罚苦厄,竟无廉耻悔过之心(苟免——不当免而幸免)。将别人的恩德,冒认为自己的功劳;将自己的过错推诿给他人。自己造成的祸,推卸给别人;自己所做的恶事,反让别人承担恶果。沽买虚假的名誉,博取好名声。以伪装奸巧方法,博取虚名(假善人、假道学、假忠孝节义)。挫折别人长处,使人无法发挥才能。掩饰自己短处,不肯认输。倚仗威势,胁迫他人。纵容残暴,杀人伤物。

没有正当理由,只为追求时髦,而裁制华贵衣服。为图口腹之欲,不当宰杀生物享用。把养人的五谷,任意散弃,不如珍惜。劳役人民,骚扰百姓。破坏他人之家庭,乘机夺取财产珍宝。破坏堤防或放起大火,造成别人家宅、田产毁坏,生命死伤。故意扰乱别人既定计划、政策,使人不能成功。损坏他人的器具物品,使他人无法使用。

看到他人荣华富贵,却希望他被流放贬职。看到别人富有,却希望他破产(妒人富贵)。看到他人妻女貌美,便起了邪淫之心。负欠他人货物钱财,不想偿还,反愿他身死,得以幸免偿还。非分的请求,不能遂心,就咒骂怀恨他人。见他人有不如意、不得意之事,便议论他人之过错,幸灾乐祸。见相貌丑陋或残障之人,不加怜悯,反而讥笑。看到别人有值得称赞之才能,不加推荐表扬;反而阻止压抑使其不得用,埋没其才,无法发挥其才能。

或刻木头人像,埋在地下,或书写符咒害人,或用邪术妖法厌魅人,或用毒药杀死树木。对老师发怒,怀恨、傲慢、无礼。冲撞父母,对父母忤逆,对兄长不敬。以不合情理法的强迫手段,取得不当得之财物。用奸计暗取或恃强明夺他人的财物(侵指以诡计暗取,夺指以势明取)。用掠夺手段(抢夺,趁火打劫,举债重利等)取得财物而致富,以奸巧欺诈手段,求得升迁。奖赏处罚,不公平。安逸享乐,放纵不加节制。对部属、佣人刻薄残暴、虐待。

遇人急难,故意虚张声势,使人恐惧而落入圈套。遇有不如意事,则埋怨上天,怪罪他人。遇到大风大雨,则指天骂地。挑拨、唆使人争斗、诉讼。盲从、附和加入非法党派、帮会(必受牵连)。采纳妻妾不合理,不合情的言语。违背父母的教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贪污钱财。欺瞒长官。捏造不利人的坏话。造谣诽谤平白无辜之人。讥评别人是非,自以为正直。辱骂神明,自以为公正。背弃天理,反效法逆天理的事。背离至亲骨肉,反厚待异姓亲友。存心不良,心术不正,行恶事为求表白,竟敢指天地做见证,以欺瞒他人。做不正当污秽事,竟然请神明照察。

施舍财物后,却又后悔。向人借取财物,借故不偿还。不守本分,妄想钻营谋求名利。极力铺张陈设,锦衣华屋,奢侈浪费,不知惜福。邪淫过度,纵欲不加节制。内心恶毒,外貌慈和,笑里藏刀。

将腐败的食物,拱人食用。以妖法邪神迷惑大众。尺度不公,买入量长,卖出量短,秤量不平,买入秤重,卖出秤轻。以假货掺杂在真货内出售。以不正当方法谋取不当利益。此四事,皆是小人贪利之恶事。

强制压迫良家子女,使其从事贱业(婢、妾、奴仆)。卖良为娼,十恶不赦。用诡计欺骗愚笨无知之人,使其落其圈套计谋之中(堕其术中)。对名、利、财、势,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对天地神明咒诅,证明自己理直。

嗜好饮酒无度,因而悖理乱性,致遭祸。家人骨肉之间忿恨相争。男人不忠实,不善良,女人不温柔,不和顺。丈夫不善待妻子,妻子不敬重丈夫,致家庭失和。夫常喜好夸张不实。妇常起嫉妒之心(家必败)。丈夫对妻子不义不慈,刻薄寡恩。媳妇对公婆无礼,不孝敬奉养。轻视怠慢(不合礼节,不虔诚)祖先之灵。违背师长父兄之命令。平日所作所为,对社会、国家、他人皆无益处。暗中怀有私心。心里怨恨,咒诅自己,又咒别人,或赌假咒欺人。排斥自己讨厌的人。偏袒自己喜欢的人。

跨越水井、炉灶。跳过食物或人身体。溺杀婴儿,用药物堕下胎儿。行为不光明正大(如奸、盗、淫、邪行等)。月晦(月底之日,司命灶君奏言世人功过之日),五腊之日(五炁天君、察人善恶之日。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名侯王腊),肆意歌舞、取乐。朔(初一)、旦(清晨)心生怨恨,气恼发怒,必触怒天地鬼神。面向北方,擤鼻涕、吐痰、大小便。对着炉灶门歌唱,哭泣,咒骂叫喊(亵渎神明)。以灶火点香供神敬佛(不净)。用秽污的木柴烧饭菜(触犯灶神)。夜间起来,赤身露体。一年八大节气,四立二分二至,施行刑罚。对流星吐痰,以手指彩虹。常以手指日月星,以眼注视日月(以上都是亵渎神明不敬天地之举)。春天烧山林,猎捕飞禽走兽。向北方口出恶言咒骂。无缘无故杀伤龟蛇。

从「非义而动」至「无故杀龟打蛇」,所列一百七十项之罪,或违背伦常,或无情无义,或害人杀物,或尖刻浇薄,或使气任性,或狂妄愚悖,或欺心利己,或好色贪财,或鄙吝奢华,或口过意恶,或阴谋使乖,或怠惰触犯等罪恶,司命之神均按罪恶大小,重罪夺其寿命,倘命抵罪恶不足,则由子孙承当灾祸之恶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