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朱元璋的心里话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明隐相!
第91章朱元璋的心里话
“钱庄?兵权?”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口中呢喃着这几个字。
旋即好笑的看向那位新任的户部尚书。
“咱还真没想过这一遭,不过这么一来,六部倒是的确两全其美了。”
诸王再次齐齐落泪!
如果内容出错稍后用浏览器尝试阅读!
朱元璋的眼神已经眯起,其中的锋锐之色,再也掩饰不住。
说不会在经筵上因言获罪,那就决然不会,这是一个帝王的胸襟。
终于……
该说的已经说完了。
徐府可以凭此永享富贵,而朱棣就藩之后,就会从徐达手里,逐渐的过渡兵权!
还是那句话……
“对啊,皇爷刚才明明很高兴,就是苏闲你惨了,以后的课业肯定就更多了……”常森也跟着起哄。
朱元璋这才停下脚步。
现如今的大明还要征战天下,大都督府的权势依旧无双。
终于,四下无人,只有父子几个。
还真没什么想法。
“这世上,让人观赏的花有很多,娇艳有之、大气有之、明艳夺目有之、清雅脱俗也有!但梅花,只有一种!”
……
但苏闲看得出来。
此时他们的权利,是稳稳的压着六部。
而朱元璋依旧苦口婆心,“勿要让你爹失望!”
将此流于制度,以后就决然不会出现,武将作乱的事情!
“今日所谈,他们所说的,为父一个字都不听。此前的决定,为父更是一个字都不改。”
反正……
届时,这位吕氏将会成为新的太子妃!
未来定会拱卫京师,不落了父皇的期望!
但以后呢?
说着,他看向秦王、又看向晋王。
“唉……”
就在这时,朱雄英悄悄说道。
北元残留的势力很多,大部分借助着当地的政权而和明军形成对峙。
可下一刻,其声音陡然寒冷起来。
……
“哼……”
李希颜点了点头。
此时,朱元璋的反应,让诸臣呆愕连连。
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并没有想要迫切改变的想法。
其实,就是要靠自己的儿子!
“老师,以后给此子,就多解释一些“四书”吧。”
一时间,气氛就越发凝重。
……
下一刻,朱元璋的声音一字一顿,斩钉截铁的语气,似乎在阐释着,他的决定,断然不会有丝毫动摇!
“不会!决然不会!肯定不会!”
此刻,看着朱元璋无动于衷,一众臣子纷纷起身,“陛下既然知道七国之乱,为何还要执意如此呢?”
类似徐达和皇子联姻的,自然不是第一个。此后的勋贵和皇室的联姻,还会不断出现。
合着刚才说了那么多,您是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啊?
虽然走路都走不稳,但听说已经能捉笔了,前段时间在皇爷爷面前还写了好几个字,引得皇爷爷非常开怀。
而随着苏闲思考,在场的其它官员,也纷纷陷入各自的沉思。
“否则,上天赐予你天资,你若不好好将其善用,无非也是那昙花一现!”
“非是你能劝动,而是你另辟蹊径,所在的出发点能让局面更好,所以圣上才会选用。”
然后几位皇子就很快被人唤着离开,而朱雄英也很快被内侍接走。
太子朱标缓缓开口,“父皇,那今日的经筵……就到这里吗?”
这时,他又看向朱标。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随着这个弟弟的出生,他也将会失去……
在场的诸臣也是连连叹了口气,六部大员,互看一眼,均是无奈摇头,随后又将目光看向胡惟庸。
一旁的宋濂却是叹道:“这普天之下,如今让圣上连续改变空印、宝钞的,只出现了你一个。”
只是……
但皇室和勋贵的联姻,本身就是一场交换。
而朱元璋最后,则再次推心置腹。
可朱元璋老神在在,只是坐着,并不开口。
“若非这大明天下,只有一张皇位,你爹我真想给你们,一块块的给分匀了!”
苏闲看着他们的表情,或许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着实是这样想的,给兄长好好办事,今日父皇的为难他们也看在眼里。
而各地所有的卫所,都要听从都指挥使司,最高指挥官是都指挥使!
军户卫所制度,是朱元璋征战天下,甚至建立大明之后,最快能稳定地方、稳定政权的制度。
记得朱雄英还说过,东宫之内,他现在有一个弟弟。
比如邓愈、冯胜、沐英傅友德……基本上都在宁夏、山西、陕西、川蜀这片区域坐镇。
“你别给咱说那些有的没的。”朱元璋挥手一摆,“今天咱说的是七国之乱的错因!”
“今日之事,切记切记!”
秦王感动的都要落下泪来,此刻也是第一个表态。
方孝孺苦口婆心的告诫,随后又看向宋濂。
苏闲想着这些宫中琐事。
“你要是能改改你的脾气,那就更好了,去了外面,凡事要心胸大度,成了一地藩王,可不是宫里,你爹你娘不会时时刻刻管着你。”
“臣等请陛下再三慎思,勿要给未来埋下大患啊!”
“这个话,爹希望你们永远记着,甚至要流传后代,代代相传!”
“性格就会乖张,甚至会做恶,个人若无法控制自己,底下人就会越发狷狂,到那时,你想回头都来不及!”
朱元璋一句句的教导,可谓掏心掏肺。
“咱给你们这些,但也会对你们加以限制。望汝等切记!切记!”
他引以为豪,因为可以凭此牢牢地把控住兵权!
但到后面,大都督府会被裁撤,然后权力逐渐缩小,跟摆设一样。届时,兵部的权利也会越来越大。
“臣不敢!”李文泰再度低头。
卫所制度,虽然名义上能让“将兵分离”,但是到底是开国一路打江山的勋贵,目前来讲,制度依旧还流于纸面,并没有到常态化的阶段。
一边说着。
“藩王只需要家丁仆役便可,怎可执掌亲兵,甚至拥有甲胄利刃?”
朱元璋拍了拍朱樉的肩膀,“要改掉暴躁的性子,不要动则大怒,权势高了,就会有人顺着你。第一回你骂人家,人家给你赔罪,你打人家,别人也给你赔罪。久而久之,心中就会没有忌惮!”
当然现在的他,还属于“蛰伏”状态,在军中的威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继承了常遇春”留下的一些交情,虽然有了一些名气,但需要一场真正的滔天功绩,才能脱颖而出!
如同一个老父亲一样,反复叮咛。
“但可惜,你爹我重开汉统,就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天下要一统,从南宋之后,纷乱了两百多年的南北两地,要修修补补,要让他们记得自己是一家!”
有官员先是以“政事”相问,朱元璋气的握紧茶杯!
但他们仿若未觉。
他们先是叹了一口气,似乎都为今日的失败而感到遗憾。
大明的兵权,其实是“统军权和调兵权”分离的状态,也就是“将不专兵、军不私将”!
大都督府掌管一切军籍,也是各个军户卫所的最高衙门。
与此同时。
“咱还是那句话,七国之乱,不论他什么原因,就是景帝的错误。”
朱元璋直接起身,拂袖而走。
“可咱想要的……什么都没了!”
两方的较量。
蓝玉又是常府目前掌事的蓝氏亲弟弟。
“藩王若就藩还手握政权,那各地的百姓,到底是在听从朝廷,还是听从藩王?”
经筵到了此时,已经不需要再靠着“七国之乱”来掩饰目的了。
“唉!”一边说着,他当先朝着前方走去,只有叹息声,徐徐响起。
朱元璋的语气很温和,这和他以往动则震怒,然后破口大骂的表现全然不同。
“谁以后若再敢在这经筵之外,再提此事,休怪咱不记得往日情面!”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