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象 (第2/2页)
齐王这句话说的斩钉截铁,显得颇为慷慨豪迈。叶无忌忍不住叫了声好,举起酒杯向齐王说道:“无忌敬大王一杯,有大王坐镇燕州,北戎定难越燕州半步。”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齐王向叶无忌微微颔首,一杯酒也是喝的一滴不剩。喝完边拭去嘴边残酒边说道:“如大楚能按郭尚书所设想进行一番彻底的变革,窃以为驱逐戎夷,克服幽平指日可待!”
一直在殿内默不作声的郭子兴被齐王之言所感,颓然长叹一声道:“知易行难!想朝中何人不知我大楚国势江河日下?弊政不除,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必是积重难返之死局。老夫已行将就木,垂垂老朽不知尚能虚度几载光阴,只望能为延续大楚这近二百年基业而尽忠。自我推行新法以来不知有多少从前亲厚的同僚、好友、学生视我为敌,以为我郭子兴也是那追名逐利之徒。而种种新法却迟迟难以落实而至收效甚微,实不知此番心血会否付诸东流,每念及于此都痛心不已。但往往思来想去脑中也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而已。”
郭子兴因变法之事忧虑甚深,此刻酒入愁肠几欲化作伤心泪,一番话中对大楚国运和变法成败的忧心溢于言表,让在座诸人都颇为动容。齐王既支持变法兴国,平素又与郭子兴交好,当即站起向郭子兴拱拱手朗声说道:“郭尚书为变法之事废寝忘食,拳拳报国之心日月可鉴,要说追名逐利只怕那些一直对变法推三阻四、阳奉阴违之徒才正是此道中人!”
正宣帝见状也说道:“先生多虑了,此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又何必为此而烦恼呢。朕欲在春狩大祭过后正式颁布各部官员‘考成法’,大楚各级官员必须不遗余力的执行新法,若有懈怠者一律依法惩办。”
郭子兴、齐王等人见正宣帝下决心颁布‘考成法’心中大喜,口中直呼“陛下圣明”。而太子这边面色显得十分难看,正宣帝并未等他表态再决定此事,这让他觉得自己这个太子的地位又动摇了几分。
正宣帝看太子面露不豫之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露声色的问道:“太子是有话要说?”
太子见正宣帝唤他,忙收敛心神,从容答道:“郭尚书所言非虚,我大楚当今内外交困,确处于累卵之势。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朝一直依祖宗之法治国,可百余年前立下的种种法度在当下已多见弊端,故对于变法之事臣一向是支持的。但臣以为以当下的环境,变法不宜过于迅疾猛烈,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依你之意,变法该当如何进行呢?”正宣帝继续发问。
“古代先贤关于贫弱之国如何革新以奋起,曾以医病之事做比较有云‘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脏腑调和,形体渐安,然后以肉食补之,以猛药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气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私以为此言对于如今我大楚变法,实如振聋发聩之声。”太子说着瞧了瞧正宣帝,见他面色如常遂接着说了下去:“自变法以来三年内颁布了八条法令,几乎将旧例全部推翻,不光让上下官员无所适从,也让民间百姓颇有怨言。”
“太子殿下所言的百姓颇有怨言所指为何?”郭子兴问到。
“郭尚书变法之初颁布的春禾法本义是将官仓存粮换作钱资借与百姓,既能让百姓在青黄不接之时有钱度日不受民间高利赊贷盘剥,又能充实国库,实乃富民强国之良策。但在推行中大量地方官员为求政绩而抑配,让不少并不需要借贷的百姓背负高利。而到还钱之时众多百姓手中只有粮食,为免于官府催收只得贱卖作物。如此一来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与春禾法的本意背道而驰。更为痛心的是有些州府为迎合新法而将官仓中储备赈灾之粮出售以换做钱资借与百姓,致使无粮赈济灾民而引发民变。灾民流离失所,传闻更有易子相食的惨剧发生。此间种种惨状都被绘于‘流民图’中,呈请陛下过目。”太子越说越显得严词厉色,说罢将一本图册交由那年老内官呈给正宣帝。
“此乃地方官员之失,并非新法之过,太子殿下如以此否定新法未免偏颇。”齐王摆手说道。
“方才我也说了,我并非反对新法,而是对当下此种疾风暴雨般的变法担忧。”太子向齐王说道。
“其实不光春禾法,凉州百姓中竟有人为逃避抽丁法服役而自残身体,更有甚者不愿被抽丁而整村上山为匪。此变法兴国势在必行,但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陛下也还请三思。当下的变法确实过于急功近利,如此猛药之下我大楚现今之弱躯能否承受实属未知之数。”景王显然是太子的支持者。
“竟有如此荒诞之事!为何朕今日才首次听闻?”正宣帝对太子和景王所说之事似乎毫不知情,翻阅太子呈上的图册,眼见图中百姓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惨状顿时勃然大怒。
大殿内又是一片沉默,显然除了正宣帝和叶无忌外,其他人多少都听到过类似的民间惨事。叶无忌经昨夜剑冢与齐王一番长谈本认为变法之事颇为利国利民,也对齐王所说的谋求私利而阻碍变法的守旧派心生厌恶。但此刻听太子和景王的一席话后难以避免的产生了动摇。他虽并不太清楚朝廷政务之事,对国库税赋、抽丁保甲也全然一窍不通,但他心中所想只是对百姓好就是良策,让百姓受苦便为恶政。
“原来今日天现异象当真是意有所指,朕长居于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百姓疾苦朕竟一无所知。若非如此怎会有此荧惑守心之象现世?当真是愧对天下!”正宣帝心中一直寄望于新政能扭转朝政中的种种弊端,让大楚能焕发生机。但听得变法竟使得百姓不喜反忧,不禁极为失望,骤然有了几分意兴阑珊之念。
“陛下万勿自怨自艾,陛下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凡事以国事为先。当下新政纵然因各种原因尚未真正奏效,但若能从长计议,重新审视已颁布的所有新法,去芜存菁之下必能造福万民,中兴大楚。”太子见正宣帝沮丧莫名忙宽慰到。
“不知太子殿下如此之念到底是要造福万民,还是要造福豪族门阀!”齐王眼见正宣帝被太子和景王言语所动,似对新法的推行又有疑意,不禁恼怒异常拍案怒喝到。
“齐王殿下好大的皇威,这几日京城中突现的‘赊刀人’可不知是受何人指派四处传那大逆不道的谶语!”太子也毫不示弱,话中有话。
“有何谶语?”正宣帝问道。
“都是些妖言惑众之话,臣不敢妄言。”太子垂首说道。
“给朕从实道来!朕要看看这天下是当真要乱了吗!”正宣帝厉声喝到。
太子起身伏地向正宣帝说道:“此妖言实在大逆不道,臣斗胆陈述,还请陛下赎罪。”说着头也不敢抬大声念道:“风沙之地起狼烟,欲拨雾霭见青天。凶星临空洒血光,囚牛噬父为兴燕。”
齐王听太子念完整个人如同坠入冰窟一般,不知太子这所谓谶语从何而来。心中寒意让他这个久经沙场,见惯生死之人也不自禁的手足冰凉。抬头望向正宣帝,只见他眼中黄芒一闪而过,正冷冷的盯着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