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青海郡王 (第2/2页)
今天的太极宫中人很多,连李渊都被请了过来,房、杜、李三人领着一身戎装的姚致和进殿,殿外,慕容顺等土谷浑最上层人士在等着。
李世民意气风发,对镇国军给予热情的称赞,镇国军大将军杨天更是不惜与冠军侯比之,连姚致和都收到了许多赞美。
大殿之中尽显人间百态,对杨天的巨大成功,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恨意满满得,有赞许的,还有置身事外的……
武将们开心,那是因为将门一体,杨天开个好头,以后机会多的是;
武将之中也有例外,侯君集就是一个,应该说这位是在场中最咬牙切齿的人。他的心胸本来就不太宽广,他与程咬金率大军在土谷浑与慕容伏允打得那么辛苦,最终还是借了镇国军的光,才换来一个主动求和,这本来就让人窝火;现在人家竟然三下五除二便把几十万大军给灭了,还弄死了两个大汗,把人家人国给灭了。
侯君集怒火万丈,李世民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开弓,把他扇得跟猪头一样。
就怕货比货,杨天越是成功,越是显得自己无能,这让他以后在大唐怎么混?
与侯君集的生气相比,主帅程咬金就洒脱得多,虽然有点小小失意,但更多的还是为杨天开心。
开心的还有世家,这帮家伙政治嗅觉非常灵敏,李世民用词越好,对杨天夸得越好,他们越是得意:杨天,离倒台不远了。
慕容顺最终被带上殿来,这位土谷浑版的忍者神龟第一次见到李世民,竟然有种上刑场的感觉,在来长安的路上,他已经非常后悔向杨天投降了,谁会想到杨天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呢?
如今木已成舟,只能希望李世民不要太狠了。
“罪臣慕容顺,拜见陛下!“慕容顺跪了下来,完全把自己当成战俘,放下一切尊严。
慕容顺如此识趣,李世民很满意,在他心里一直在和两个人战斗着,哪怕这两个人已经不在,一个是杨广,一个是李建成,只有全面超越这二人,才能证明他的合法性。土谷浑的灭亡,他做到了。
得意地看了老父亲一眼,意思在说“看吧,我就是比李建成优秀!”
李渊自然明白这个老二的意思,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运气好的爆棚,这个突然降临大唐的杨天,正在成为其最可怕的利剑,这使得其帝位更加稳固,自己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了。
沉默,是对李世民最好的回答。
“爱卿平身!”李世民笑得很灿烂,“赐坐!”
“谢陛下!”慕容顺拱手道。
“土谷浑雄居西海数百年,为西垂强国,历代与中原和战不止,今一朝醒悟,归附大唐,实乃顺天应命,从此,再无大唐与土浑之别,只存朝廷与青海州之分,尔慕容氏举国以降,其功不小,特封慕容顺为青海郡王,赏王府一座,赐田五百顷,奴婢百人,世居长安!”
“臣慕容顺,谢陛下隆恩!”
“万岁!万岁!”满朝文武齐声向李世民祝贺。
慕容顺成了青海郡王,这是一个虚职王爷,既不能掌青海的政务,也不能享青海的收入,如果按成例是要给他的,但李世民多精明啊,有杨天在青海,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青海只会越来越富有,指不定每年会有多少收入呢,如何舍得给一个刚刚归附的人?
随行而来慕容氏有二八女子计四人,李世民自然要考虑她们的终身大事。他的兄弟如汉王李元昌等,尚有多人,赐给他们为妃。看吧,自己这个兄长做得地道吧?
中奖的是汉王李元昌,荆王李元景,韩王李元嘉,徐康王李元礼,好吧得承认,这事不太地道,要知道,这帮王爷都是在李渊称帝之后才出生的,年纪就不说了,总之全部是姐弟恋。
皇帝哥哥金口一开,不谢恩是不行的。怀着极大的不满,怀着对喜欢杀兄屠弟的李世民的恐惧,低下了高贵的头。
对慕容顺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皇帝不会对他突然下手了,至少目前是这样。
原土谷浑朝廷的几个重要官员都被分配到比较闲散的部门为官,这等于砍断了慕容顺的手脚,令他彻底失去东山再起的资本,其他人李世民放过了,都被准许住在青海郡王的封地上,为慕容顺种地。
姚致和劳苦功高,也被升为一级,被李世民调离镇国军,成为肃州都督,担负起镇守肃州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