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首富 > 第181章 青海郡王

第181章 青海郡王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首富!

青海州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西宁城外,铜矿、煤矿,铁矿,芒硝矿,盐矿,畜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西宁城中,规模庞大的拆迁开始了,本地人的房子实在是不上档次,实际上,就是李世民的行宫,与杨天在长安的侯府也比不上。

必须要拆啊,慕容氏入主土谷浑这么多年,在城市建设方面的造诣几乎为零,满足于有城墙就行的水平,市政规划完全没有,整个西宁,全然是各种脏乱差。

这样的条件,如何实现招商引资?如何把青海建设成进攻吐番的前哨基地?

再说了,他们的刺史大人骨子里是个大商人,见着棚户区,哪能忍得住拆迁的冲动?

现在的青海杨天一人说了算,他说要拆迁,然后就有了拆迁。

所有居民全部迁出城去,左右卫撤走后留下的帐篷正好派上用场,在新城没建设好之前,得一直住在那儿。

不要舍不得坛坛罐罐,等新城建好了,刺史大人会给他们分一套仙宫一般的房子,刺史大人向来说话算话。

不用担心没饭吃,有的是活干,城里所有的青壮都被征召,拆自家房子,刺史府还给钱,每天一百文,据说能买很多东西,保证衣食无忧。

房子拆掉了,老百姓舍不得老房子的木板柱子什么的,丝毫不顾飞天集团的劝阻,拼了老命地往自家帐篷里搬。

“大爷啊,新房子建好之后,这些东西都是用不上的,用不着的!”

“我信你个鬼!”西宁人对这个论调嗤之以鼻,自家的东西,只有放在自已眼睛看得着的地方才放心。

“你看搬就搬吧!”孙四方不管了,现在各个分厂全面开花,哪有时间管这些细节?

在杨天经营下,青海就像一只上了发条的闹钟,由于同时开工的厂矿太多,当地人口又有限,致使竟然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长安城。

经过几十天的艰苦跋涉,姚致和终于再次见着了那巍峨的长安城,来自2师的三千将士盔甲有点儿灰暗,但精气神并不受影响,而慕容顺这些人,则沦落得风尘仆仆。

土谷浑的灭亡对李世民意义重大,是以皇帝对慕容顺一行相当重视,派出重臣在城门外迎接: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礼部尚书河间郡王李孝恭,还有六部一些大官官员,多达五十余人。

要说这段时间长安人话题中心人物,绝对要数周至侯杨天莫属。少年英雄,位高而多金,以两万将士败吐番,灭土谷浑,诗文又作得这么好,这样的人物,完全符合长安百姓以目中英雄人形象。

房、杜、李三人围成一个小圈子,没聊上几句,便扯到杨天身上去。

打西边出现行军队伍,打头的旗帜上书写着大大的“姚”字。

“原来是姚致和!”房玄龄笑道,“王爷,这个姚致和,你可是听说过?”

“略有耳闻,听就是杨天从行伍中提拔上来的。”李孝恭虽然早已经不领兵,但并不表示不关心军事,“你们说,镇国军中这个参谋长,是什么官职?”

“杨侯哪里都好,就是喜欢特立独行,什么东西到了他手里,都会玩出一点花来。”房玄龄摇头道,“从杨侯的奏折中可见得到,镇国军大将军级两人,分别是大将军杨天及督军李君羡,军级军官有将军二人,分别是薛仁贵与长孙槐,参谋长一人,就是这个姚致和。”

“这么说来,参谋长在镇国军中职位很高啊!”李孝恭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真的能胜任参谋长这个职位不?”

“据杨侯的战报中说,姚致和很是得力。”

“不得不说,杨天这小子识人的本事很厉害,薛仁贵,长孙槐,姚致和,都是大将之才!”李孝恭道,“如果这几人是敌人,我不知道对上有没有取胜的把握啊!”

“王爷你当年征战沙场的时候,杨天这小子还在吃奶呢!”房玄龄笑道,“看着这群小子一个个展露头脚,感觉自己老了啊!”

“有意思啊,现在那帮人,想给杨天下绊子,只怕是不容易了!”杜如晦笑道,“反正京兆杜家,是不会再与杨侯为敌了!”

“不说了,该迎接凯旋了!”房玄龄暗想,“只怕,咱们的陛下越发睡不安稳了吧!”

姚致和没想到会有这么高规格地迎接,怀着激动地心情,下马与他们见礼,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李孝恭很喜欢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问寒问暖一番之后,便引着队伍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