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首富 > 第124章 战祸

第124章 战祸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首富!

贞观二年,关中大饥,受灾民众数百万,告急的折子雪片般飞入李世民的龙书案上,数量之多,简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

李世民真的很想骂人,一个折子上来,动不动就是十数万的流民,每个州县不都有义仓的么,就算义仓存粮不足,常平仓也行啊,非常时期,开仓放粮才是正理,怎么就搞出那么多的流民?

看看人家周至,不仅没有一个人饿肚子,还主动接纳了几十万人,什么叫为皇帝分忧?这就是为皇帝分忧!

好在周至并非一枝独秀,长安这边也搞得有声有色,李泰作为杨天的弟子,他的大唐商业也趁机招收大批劳动力,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还多,廉价的劳动力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虽然眼下这情形是在赔钱,但从长远来看,大唐商业业绩上新台阶是指日可待的。

作为长安商业的风向标,大唐商业的动作引得同行们的警觉,作为能在京城立足的商人,都是有精明的商业头脑的,略微一分析,便洞析接收流民的奥妙。

这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啊。

于是乎,又有一大批流民被就业了。

经过两波的淘汰赛,流民中的青壮劳动力都有活干了,顺带着他们的亲人也有了活着的希望。大唐的百姓是骄傲的,觉得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便不愿去领朝廷的救济。占便宜?那还是人么?这个脸,丢不起。

李世民从私库中拿出一百万贯,把朝廷大员都留下来,他要以灾前的粮价从他们手中买粮。

世家自然是不愿意卖的,谁不想以高价卖出多赚钱啊?大家都不容易,李世民这么一出手,朝堂之上可就炸了。

“陛下,关中饥荒,臣等感同身受,但我等自己也受灾了,田地减严重,实在没多余了粮食啊!”

“原来如此,不过朕这里恰好有点东西,众爱卿可传阅一下。”李世民示意善德将一叠厚厚的纸分发给大臣……

卢真从善德手里接过一张纸,只看了一眼便不淡定了,上面豁然写着自家粮仓里的存粮数量,八百堆,每一堆足足百石。

数量分毫不差,这让卢真脸色很难看,他知道,李世民这是要动真格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一次,不拿出点诚意来,恐怕过不了关。

卢真的脸色难看,王衍、郑爽、崔钻等人好好不到哪儿去。一想到李世民的密探能够把活做到如此仔细,他们就冷汗连连,谁知道还有什么秘密被李世民捏在手里呢?

好在李世民要的也不多,基本是每家的三分之一,给钱的,不赊账,也不能算亏本,算得上不幸中的万幸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李世民动作很快,被挑剩下的流民全部被安置下来,又派出左右武卫大军,运粮到各个地方,去解决那里的燃眉之急。

不想经过州县,就由军队搞救济,李世民觉得相信他们清廉,还不如相信母猪能上树。

一场可能波急甚广的饥荒就这么被按在地上摩擦,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长安城笼罩在感恩之中,李世民在深宫之中,似乎都能听得到有人在歌颂自己。

“有人说我是明君!”这个简单的评价让李世民高兴了好几天。

同样在深宫之中,李渊闻知消息之后更加颓废了,长叹一声之后,又趴在一名美人身上耕耘,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因为李世民赢得了民心,所求者,速死而已。

川藏边界,松州近郊。

吐番雄主松赞干布得知关中饥荒的消息后,认为李世民当自顾不暇,便领军二十万,杀气腾腾地从高原上杀将下来。

松州是战略要地,扼川藏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李世民派大将牛进达在此镇守,有兵两万,自保还行,想要杀敌却是困难,松州不能丢是最基本的目标,这大大限制了牛进达的发挥,因为他不能冒险出击。

北方。上次罗艺造反的时候,颉利率大军侵云代二州,结果在李绩与尉迟恭的联手下讨不得好,损失了万余人之后又退回草原。

这一次,重振旗鼓的他又来了,这一次他学了乖,知道李绩不好对付,便换一个方向,这一次,他要去灵州,在河西走廊那儿洗劫一番。

周至,杨天正在享受美好的生活,李世民派的特使无情地把他带到长安,兵力有限,到处都要用兵,李世民是不可能放过杨天的。

“臣杨天,拜见陛下,多日不见,可想死我了。”杨天进了紫宸殿,一个马屁便拍了出去。

“君可来了,坐!”李世民指着武将最末处的位子说道,在那里,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在,边长孙槐也来了,不过他没有座位,站在李靖身后,与一尊没多大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