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十三次相亲88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M君的相亲小记!
第173章 第十三次相亲88
其实人们对别人言语的内容并不放在心上。
他们真正在意的是对方的立场和态度。
所谓立场就是屁股坐哪边是坐我这边?还是坐敌人那边?坐我这边就是自己人。坐敌人那边的就是敌人的狗腿子。
态度分两种。一种是尊敬我。另一种是不尊敬我。
凡是立场一样的尊敬我的言论就都是金玉良言。就算这些言论里有许多不实之词或者毫无逻辑与理性可言也是可以容忍的是瑕不掩瑜的。
但凡立场不一致的或者不尊敬我的。就算对方口吐莲花能引来天花乱坠落地化石也都是耳旁风一丝也吹不到心里去。
这就是君看到的人们之间语言交流的现实状况。
当然偶尔也有鸡同鸭讲的尴尬情况。
他想到这里突然很佩服被人奴役的狗。
狗是被人奴化的狼。
他没有接触过狼不知道这些原生态的狗语言天赋怎么样。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狗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很是亮眼。它们大概算得上最有外语天赋的生物。
人类自诩为万物灵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但要学好一门外语不光是要阅读大量文字资料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来教授外语知识否则很难精准掌握其他地域同类的语言。
可狗作为异类却能对人类的语言无师自通。这实在是了不起。
当然狗真正让大多数人类望尘莫及的优点是几乎达到忘我程度的忠诚。
毋庸讳言绝大多人类无法像狗一样忠于他人。以至于有了那句名言“我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
狗能听懂人话大约是根植于基因的天赋。人似乎没有类似的本事。
我们不要说理解异族的语言就算是完全搞懂同类的语言都非常困难。
比如:日本那首著名的俳句“古池边青蛙跳进水里噗通。”
君可以打赌日本人理解这俳句绝对不是译文里这样子。
我们对尚且存在的文明已经无法精准翻译其诗歌精要对那些已逝文明留下的只言片语自是远谈不上准确解读。
所谓文字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字形。
比如:中国字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其方方正正的构成形式就能使我们将之与其它体系文字区分开来。
西夏李元昊曾经发动一批文人创造了西夏文字。这种字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明白是中国字的一种变体。原因无他西夏文字也是用横
、竖、撇、捺来构建的方块字。
李元昊妄图以西夏文字宣告党项政权的独特性枉费心机撇清西夏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可那脱胎于汉字的新文字反倒坐实了一件他想极力否认的事实:其所谓高白上国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文字的另一部分构成要素是含义。
比如:“泽”。
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就会联想到沼泽地之类的地方。
同样是和水有关。
我们看到范围广大的水系会依据其庞大程度称其为江、河、湖、海但绝不会称之为“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