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李鸿章传:守困与突围 >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李鸿章传:守困与突围!

★捻军的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的失误★曾国藩、李鸿章的平捻策略★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收复南京后,中国的战事减少了一半。尽管如此,捻军仍在作乱,中国并未获得彻底的安宁。捻军始于山东的无业游民,咸丰三年(1853)时,洪秀全占领了安庆、南京,安徽全省震动,捻军趁此机会,在宿州、亳州、寿州、蒙县等地造反,横行于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四处烧杀抢掠,官军根本不能控制。那些被朝廷派去督军剿捻的将领总是被捻军打得落花流水,因此,捻军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咸丰七年(1857)的冬天,捻军的骑兵甚至开始骚扰直隶省大名府一带,北京也因此戒严。

现将自捻军造反开始,到李鸿章奉命出征前,朝廷历次派遣的剿捻统帅的名单列如下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逃离北京,前去热河避难,捻军趁机进入山东境内,在济宁烧杀抢掠。德楞额率部与他们交战,被捻军打败。朝廷命令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部队追击捻军。同治二年(1**3),太平军的几位将领陈得才、蓝成昌、赖文光等率领部队与捻军会合。捻**领张宗禹、任柱、牛落江、陈大喜等人率领着各自手下的几万名捻军,出没于河南、山东、安徽和湖北等州县,神出鬼没,如暴风骤雨般让人捉摸不透,官军疲于奔命。同治三年(1**4)九月,一部分捻军来到湖北境内,在襄阳、随州、京山、德安、应山、黄州、靳州等地大肆抢掠。舒保战死沙场,僧格林沁所率部队也多次溃不成军。僧格林沁这人,勇猛有余,却不学无术,军队缺乏纪律,每到一处无不**烧杀,与太平军、捻军并无二致,湖北的百姓对他很失望。

当时刚收复南京,太平军的残余势力有数万人并入了捻军的队伍,他们辗转于河南、山东等省,在城里抢劫。同治四年(1**5)春天,僧格林沁打定主意,率领轻骑兵,追杀捻**领,一天行军可达三百里。到曹州时,部下已心生怨气。四月二十五日,僧格林沁中了捻**领的计策,全军大败。僧格林沁拼死杀敌,最终从马上跌落而亡。朝廷深感震惊,对其进行哀悼,并立即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军务,并任命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为曾国藩提供粮草。

此前,官军对付捻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追击,往往劳而无功,有时也围追堵截一下,却仅是权宜之计。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坐等捻军的实力强大起来,才盲目进攻,因而屡屡受挫,战略部署上缺乏全局观念,也没有固定的战略战术,因此围剿捻军十余年,却毫无成效。曾国藩受命以来,开始制定大规模的包围战略,

以限制捻军的行动,就是说把敌军逼到一小块地盘上,集中精锐力量,一举歼灭。李鸿章沿用了这一战略,才得以平定中原。

曾国藩是君子,常兢兢业业地以持盈保泰、急流勇退的信条来鞭策自己。收复南京后,他平生的志愿已完成,便希望能功成身退。僧格林沁阵亡后,捻军的势力逐渐逼向京城,形势紧迫。曾国藩受命于败军之际,义不容辞,只能勉强赴任。但他认为,湘军士气低落,再难委以重任,因此逐步将湘军遣散,只用淮军奔赴前线杀敌。从接受这一重任的那天起,他就希望将这个位置让给李鸿章,让他建功立业,这是曾国藩一直以来的心愿。同治五年(1**6)十二月,曾国藩称病,辞去了职务,由李鸿章代理钦差大臣的职务。曾国藩回到两江总督的职位上,负责筹集粮草和救援工作。

李鸿章剿灭捻军的策略是这样的,他认为捻军已成为流寇,应想方设法阻止他们四处流窜,再集中兵力将其一举剿灭,这是上策。明朝的孙传庭曾说“剿流寇当驱之于必困之途,取之于垂死之日,如但一彼一此,争胜负于矢石之间,即胜亦无关于荡平”。李鸿章仿照孙传庭的办法,于同治四年(1**5)十一月上奏朝廷,称需要故意放弃一些地盘,以便诱敌深入,将捻军引诱到地势复杂的地方,然后集结各省兵力,将敌军包围起来,一举歼灭。

同年五月,捻军将领任柱、赖文光等人率领着大部队深入山东。李鸿章让潘鼎新、刘铭传等人全力追击,想将其围困在胶东海边,然后设法在胶州、莱州的要塞困住他们,让他们既不能向北进攻首都,又不能向南流窜到淮南。六月,李鸿章亲自率领部队来到济宁,对当前战况进行分析后,认为任柱、赖文光率领的部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后保存下来的精锐力量,再加上一些散兵游勇掺杂其中,狡诈凶悍,不容小觑。如果兵力不足就贸然包围他们,又包围得太紧,留给他们的地盘过于狭小,就会被他们察觉,势必会急于突围,迅速逃出包围,导致全局失利。于是制定计策,先在运河上安设防守,以断绝捻军的退路,再在胶州、莱州等地安设防守,断绝捻军的交通要道。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一心想将捻军赶出山东省,强烈反对李鸿章制定的战略。七月,捻军突袭潍河,山东省防军的将领王心安驻扎在戴庙,却放任捻军偷渡,进而使胶州、莱州的防线崩溃。一时间谣言四起,朝廷严厉责备了李鸿章,甚至出现了建议废除李鸿章战略的声音。李鸿章再次上奏,称捻军在运河周边来回流窜,官军四处追击,虽然对当地有所搅扰,但受害的不过几个县市。但如果放任捻军前往运河以西,那么几个省都将深受其害。经此申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