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亲疏危乱 (第2/2页)
只要手中握有权力,那么他们总是会造反的。
更别说到了天下时局动荡的时候。
偏偏陛下就是不听他的劝。
真是太气人了。
……
“在贾谊的另一篇《大都》中,他再次向诸侯王发起了进攻。
这篇文章中,他举的是楚灵王的例子。”
当年楚国跟晋国争霸,楚灵王就想扩大楚国下面的几个城市的实力。
让这几个城市更有钱,更有势力,也有更多的财富和人口。
这样就能在楚国攻打晋国的时候提供更大的帮助,提供更多的军队和更多的钱财。
楚灵王的大臣们纷纷劝阻,这几个城市一旦扩大,王都的地位就相对弱小了,到时候他们造反咋办?
楚灵王没听,然后就真的出事了。
晋国还没有被打败,这几个壮大的城市就先联合起来造反了。
楚国大乱,楚灵王吊死在了房梁上。
关于楚灵王,他还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上下其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尾大不掉”等等。
“贾谊通过楚灵王的事来告诉文帝,现在各地诸侯们的势力比起当年那些楚国的城市可大多了。
他们有更多的人口和财富,我们面临的形势比楚国还要威胁呐。”
文帝还是不动如山。
接着看《权重》,顾名思义,就是诸侯王的权势太重。
当年秦国日夜深思、苦心竭力,用了几百年统一,这才让皇帝掌控天下,指挥如意。
可哪怕是这样,山东六国揭竿而起,秦国就没了。
现在诸侯王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强,祸乱的根源每天都在增长。
如果陛下驾崩,国家传给自己的老母弱子,到时候该怎么办?
难道指望再来一个周勃、陈平力挽狂澜吗?
贾谊:皇上你要是觉得还不够,还没被我吓到的话,那你再看看我写的《审微》。
审微,即从微小的地方开始审查,从事物的开头加以控制或阻止。
“人们登上高处就会想向远处眺望,站在深渊旁就会想向下窥探。
这无关人性,只是他们所处的地势让他们有了远眺跟窥探的欲望。”
老子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应该加以防范,在没有变乱之前就加以治理。
管子说在祸患没有形成之前就加以防备。
墨子在遇到四通八达的道路时也会哭泣,因为走错一步就会走错千里。
明智的人察觉到奸邪源头的时间很早,消除混乱隐患的措施也更加久远,所以奸邪永远不会发生。
“说完了这些,贾谊又对诸侯展开了追击,也就是《五美》跟《制不定》。”
五美就是皇帝的五种美德,明廉仁义圣。
而要想得到这五种美德,就必须制定完美的土地制度。
谁的土地制度呢,诸侯王的。
把齐国、赵国、楚国割成若干份,这个割地的过程还要做到有条有理,有法可依。
不光要割,还要让诸侯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被割,怎么被割。
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隐患。
如果这个土地制度定不下来,诸侯就永远不会安分。
“在《制不定》中,贾谊则举了一个屠夫杀牛的例子。”
曾经有个屠夫专门杀牛,一早上就能宰割12头牛。
可他的刀尖刀口永远锋利,这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他的技术好,刀法娴熟吗?
不是的,是因为他的刀只切肉,碰到坚硬的胯骨、腿骨时,就会用大斧小斧。
现在的局势也是如此。
仁义恩德是君主的尖刀,权势法制是君主的斧头。
如果一味用仁义恩德去对待那些诸侯,刀迟早会折断。
对待这些诸侯牌大腿骨就应该用斧头才对。
——
{贾谊是有多在意诸侯王啊,说什么最后都绕到了诸侯王身上,哈哈。}
{这几篇本来就是贾谊对诸侯王的意见。}
{太敢说了吧。}
{天天吓文帝,幸好文帝心理足够强大!}
{给我说笑了,虽然贾谊说的很准很透彻,但我一想到他拉着文帝嘴上一直巴拉巴拉着诸侯王的危害,就觉得挺逗的。
文帝估计是一脸无奈,但又宠这个年轻的臣子,就只好天天听他讲。}
{你这么一描述,我更想笑了,诸侯被逮着骂,文帝被逮着听。}
{死磕诸侯。}
{诸侯王的一生之敌。}
{乖乖被割吧诸侯们!(低声)}
{嘤嘤嘤,不要割我,我才多大地(假装哭唧唧)。}
{戏精。}
……
这位贾谊的故事还真精彩。
这就是读书人呐。
让他们不得不佩服。
他到底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么多例子?
都是书上写的吗?
百姓们一下子听了这么多故事,很快就把大概的故事概要记了下来。
以后他们也可以用这些故事教他们的孩子了。
真好。
诸侯不诸侯的,才跟他们没关系。
只要不打仗,他们就负责看戏好了。
……
诸侯王们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他们只想知道,这个贾谊是哪一年死的。
他死的那年,33岁,到底是公元前几年?!
麻烦投影给他们透露个时间。
眼巴巴看着投影的几人灵机一动。
不对啊,他们可以自己派人去调查这个贾谊是哪一年出生的啊。
这样不就知道他什么时候死啦!
好主意,他们说动就动,很快就把消息发出去了。
洛阳,离部分地方不算很远。
所以这其中还有不少诸侯王联手。
贾谊,不能留!
他们也要去吓陛下!
怎么就只能贾谊在陛下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他们也可以上书说贾谊的坏话。
贾谊明明是在挑拨他们和陛下的关系,蛊惑陛下与地方诸侯结仇。
他分明是想毁了汉朝!
没错,就往这个方向骂他!
有些诸侯们已经开始唰唰唰地动笔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