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 第81章 又成临沧过客 终为班卡教师

第81章 又成临沧过客 终为班卡教师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

廖文刚的临沧梦只做了一天。分配工作之前,临沧专区人事局的领导来作了一个动员报告。他说:“临沧地区很大,辖临沧、耿马、双江、镇康、永德、云县、凤庆、沧源八个县,坐汽车,把这八个县城跑一遍,就得一个星期。临沧地区物产相当丰富,我们有莽莽雪山,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说也说不完。坝子上盛产水稻、甘蔗、芒果、香蕉、木瓜。箐子上盛产玉米、红薯、旱谷、核桃、花红、石榴。水果品种极多,以后同志们都可以好好品尝。临沧的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我们有十五种少数民族。你们以后走路走累了,任何一家人,都会烤罐儿茶热情招待你们。”

那位干部顿了顿,把话锋一转,说:“但是,临沧地区又很落后,落后到不少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他们说到缅甸去,是‘进去’;到临沧昆明去,是‘出去’。缺少文化,缺少文化人。你们来临沧,是大有作为的。不过,相比之下,县区公社更需要人,你们除了少数同志可以留在临沧外,多数人要下到县里、区里,甚至到公社去。客观情况就是这样摆起的,同志们一定要理解和支持。”

廖文刚听了这一番动员,什么幻想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下决心,分到哪里去哪里。工作人员找他谈话,问:“分你到永德县工作,你有意见吗?”廖文刚说:“没意见,我搬起箱子就走。”还有老侯和后来认识的周开俭一家、沈孝增一家、赵希扬一家,都分到了永德县。大家办好一切手续,托运了行李,于1966年3月12日,坐上了去永德县的长途汽车。

车,往昆明方向开,到了羊头岩,向左拐入一条向西去的公路。这条公路,是滇缅公路的老路,越走山越高,气候越冷。廖文刚看前面的山形水势,似乎比已经走过的任何地方都显得山更巍峨,谷更深险。这些山都是一列一列的,逶迤磅礴,绵亘不断。车子开进去,就好比突入了百万大军的军阵,四面八方、远远近近,都是铁壁铜墙。蓝天也被山峰割得七零八落,看去东一块西一块的,好比散落在地上的碎玻璃。

他们在蚂蝗菁吃午饭,下车来只觉寒气逼人。大家都赶忙加衣服。司机告诉他们:“对面就是大雪山。已经进入永德地界了。”廖文刚举目望去,近处,满眼都是高大的松树;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沟谷;远处烟雾弥漫,隐约能见庞然的一堆,似乎拄着了天,能见几株松树。一会儿,下面有烟云腾腾而上,顿时一片混沌,什么都在雾中。等他们吃完午饭再看,早已经烟消云散,阳光满地,苍莽的树林、挺拔的松树、鲜艳的花朵、幽深的峡谷,磅礴的雪山,皑皑白雪,清晰如画。廖文刚顿觉心旷神怡,感叹造化的神力。

他们上车后,车又在屋脊似的山梁上奔驰。廖文刚看到“乌木龙”这个地名,琢磨不透它的含义,他看到右边的山岩,长得异常的奇特,给人的感觉既不像山,也不像岭,纯粹就是从天上扔下来的一列巨石阵,全是巨大的块状顽石矗立在地上,乌黑的一片。而它们的头上,还一片葱郁,娇花照眼。而花草的头上,似乎已是天边,晶莹地覆盖在巨石上。

车越往前开,天气越暖和,大家都解开棉衣,敞开了胸襟。到下午五点过,他们的车开始走下坡路,直到已经能够看见坡下的坝子了,突然停了车,司机说:“今晚就住这里。”廖文刚向四周一看,并无房屋,未必要露宿山头?他提着大黑提包下了车,才看清,路牌上写的地名:亚练。

他高抬起头也只能看见公路的左边山头上参天的古树。乘客们爬坡上去,就像钻进了云里,这才看清古树掩映着粉墙黑瓦。阵阵爽风吹在脸上,树上阔大的叶子沙沙直响,归巢的鸟儿啁啾不停。落日的余晖把整个亚练旅店染成了金色。而向西望去,山下是一块连一块的大坝子,能看见坝子里炊烟阵阵,屋舍俨然,林木葱郁。廖文刚随意地自言自语:“那就是永德了吧?”有本地人七嘴八舌地介绍,说:“那是勐定坝、再过去是永康坝,永德县城叫德党,离永康还有三十一公里哩。”

吃过晚饭,看天色尚早,旅店对面似乎还有人家,廖文刚也跟着路友们一同去闲逛。廖文刚问:“永德这地方怎么样?”知道的人就随口介绍起来:“怎么说呢?心情好就是青山绿水,心情不好就是穷山恶水。”“永德共有六个区,我们已经走了大雪山区、乌木龙区,明天要经过永康区、德党区,还有一个崇岗区、小勐统区。”“人口20万,方圆800平方公里。遍地是森林。”“交通不发达,还有很多公社都没有通公路,我们下乡,经常是走正步。”“永德的人很好,都勤劳朴素踏实诚恳。”廖文刚说:“这就好了。人好,加上山好水好,这不就是桃花源吗?”

老侯说:“小廖真乐观。”路的上方有几户人家,门口是菜地,种着葱蒜、青菜,房屋周围是果树、庄稼地,长着麦苗、豌豆苗。廖文刚说:“也和我的家乡差不多。他们能生存,我们也能生存。”老侯说:“我如果像你这么年轻就好了。”周开俭说:“老当益壮嘛。”这时,几条狗“汪汪”地叫起来了。廖文刚说:“它们一定是在说,‘欢迎欢迎’!”老侯说:“你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一定是在说‘不准过来!不准过来!’”大家都笑了。看看日已西沉,轻雾渐起,大家才转身回宿舍。

第二天,车子一路下坡,好大一个坝子,寨子和房舍,都掩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廖文刚问:“那些大树,是什么树?”一个年轻姑娘回答说:“你看,枝叶伸得很宽的,是大青树。这种树只能作风景树,材质不好,没有多少用。那种长得很高,枝叶铺得不开的,是芒果树,八月份,芒果熟了,到处一片清香,味道好极了。”几个转业军人,向车上的本地人访问着永德的风土人情。车窗外出现了大片的水田、大片的甘蔗地。有人说:“永康坝,产大米,产糖。要算永德最富庶的地方。”

过了永康坝,又是绵延的群山,车子一直爬坡,下午两点过,到了半山腰,这就是永德县政府所在地德党了。有人给转业军人们介绍说:“这些地方还没有搬运工,最好先把行李寄存在车站,分了工作,定了单位,再找车来搬。”大家都觉得有理。

下车后,大家帮着,先下了行李,再把行李寄放好,然后去县政府招待所。廖文刚看这招待所,只有三层楼,里面已经住着一些支边青年了。招待所只有一个服务员,长得小巧玲珑,显得清纯而热情。见进来了几个转业军人,就笑盈盈地给大家登记、安排住宿。廖文刚问:“服务员,贵姓,我们好招呼呀。”“大家都叫我‘小娟’。”“好好。”几个转业军人同声回答。小娟登记好,一一作了安排:老周、老沈、老赵一家人住一间,老侯和廖文刚同住一间,都在二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