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诡秘夏夜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是夜,闷热异常,一丝风都没有,应天城也似乎躁动不安。不远处,一条河流呜咽着蜿蜒向前,就连河里的芦苇也躁动地摇摆着。
风仍然难觅踪迹,芦苇何以摇摆不停?在苇杆的间隙中,在时明时暗的月光下,细心人或许可以分辨出,一叶扁舟正小心翼翼地划行。
舟上是一身仆人打扮、动作迟缓的老人。一位老人在深夜出没于芦苇丛中已经够引人注意了;更惹人生疑的是,小船一出芦苇丛,进入大江,谨慎划舟的老者似乎如脱离险境一般,长长地舒了口气,放开手脚用力地划动双桨。
小船虽是溯江而上,它在滔滔江浪中却比原来快了不少。他这般鬼鬼祟祟的,到底要去做什么事情呢?
显然,这不会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现在,朱元璋很可能在劫难逃,树倒猢狲散的例子并不少见。此人会不会化妆成老仆人的样子,乘夜离去?
渐渐地,在风波中时隐时现的老人越来越吃力了,但他已无暇顾及,只是借着微明的天色,不断地张望着对岸。
不久,远处出现了一个黑点,渐渐地由小变大,接着一座大营慢慢地变得清晰,上面插着一面上书一个“陈”字的大旗,此地正是刚刚易主的太平城。
这般偷偷摸摸前来,到底想干什么呢?一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这时,老仆人满脸的皱纹缓缓地舒展开来。经过仔细的盘查,他被满肚狐疑的士兵押进了陈友谅的营帐里。令士兵惊讶的是,陈友谅一见老者,竟然非常热情地招呼。
来者何人?原来是他的老相识康茂才的仆人。屏退左右后,两人分宾主坐下。一见四下无人,老人马上压低声音简略地陈说朱元璋军中的情况,现时人心惶惶,已无人有死守之志,各有各的打算。
说罢,他从衣服的夹层中拿出康茂才的密信呈上。这仗还没开始打呢,就选好了新的东家,也难怪行动如此秘密。看罢这封倒戈相投、表示愿作内应的密信后,陈友谅欣喜异常。
及时,太及时了,真乃天助啊!的确,他的兴奋是有理由的。
几天前(即闰五月初三),他顺利地发动了政变,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在元末那个天下大乱的年代,称王称帝已是家常便饭,也不算个啥事儿。倒是这位新晋的所谓皇帝,多少能引起人们的一些注意。
陈友谅,出自沔阳府(今湖北仙桃)一个渔民家庭。在加入红巾军之一的天完政权短短年之后,由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人物。
大家会问了,厉害啊,他是怎么做到的?原因很简单,他手上有义军皇帝徐寿辉最想要的东西。
一颗人头,一个企图发动政变的人之项上头颅。
这个人是谁?
他就是掌握实权的义军丞相倪文俊。
这样的一个人,一定深为防范,不是一般人所能接近的,陈友谅又是如何得手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