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白话版 >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2/2页)

贾政说:“有什么事不敢说的?”

门上的人说:

“奴才今天早起开门出去,看见门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许多不成体统的话。”

贾政说:“哪有这样的事,写的是什么?”

门上的人说:“是关于水月庵的脏话。”

贾政说:“拿给我看看。”

门上的人说:

“奴才本想揭下来,可它贴得太结实,揭不下来,只好一边抄,一边洗。

刚才李德揭了一张给奴才看,就是门上贴的那些话。

奴才们不敢隐瞒。”说着呈上那张帖子。

贾政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贾政看了,气得头晕目眩,赶忙叫门上的人不许声张,悄悄派人到宁、荣两府附近的夹道墙壁上再去找找有没有类似的帖子。

随即让人去叫贾琏出来。

贾琏赶忙赶来。贾政急忙问道:

“水月庵里寄居的那些女尼、女道士,你向来有没有考查过她们?”

贾琏说:“没有。一直都是贾芹在那里照料。”

贾政说:“你知道贾芹照料得好不好?”

贾琏说:“老爷既然这么问,想来贾芹肯定有不妥当的地方。”

贾政叹道:“你看看这个帖子写的是什么。”

贾琏一看,说道:“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只见贾蓉拿着一封信走进来,上面写着“二老爷密启”。

贾政打开一看,又是一张匿名揭帖,和门上贴的内容一样。

贾政说道:

“快叫赖大带三四辆车子到水月庵去,把那些女尼、女道士全都拉回来。

不许走漏风声,就说府里传唤。”

赖大领命而去。

再说水月庵里的小女尼、女道士等人刚到庵中时,沙弥和道士原本由老尼管教,白天教他们念经忏罪。

后来元妃不再需要他们做法事,他们也就渐渐变得懒惰懈怠。

那些女孩子年纪慢慢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心思。

再加上贾芹也是个风流之人,他以为芳官等人出家只是小孩子心性,就去招惹她们。

哪知道芳官是真心出家,他无法得逞,便把心思转移到女尼、女道士身上。

因为小沙弥中有个叫沁香的,女道士中有个叫鹤仙的,长得都十分妩媚,贾芹便和这两个人勾搭上了。

闲暇时就一起学些丝弦乐器,唱个曲儿。

当时正是十月中旬,贾芹给庵里的人领了月例银子,便想出个主意,告诉众人说:

“我为你们领月钱,不能进城,只能在这里歇着。

天气这么冷,怎么办呢?我今天带了些果子酒,大家一起喝着乐一晚上,好不好?”

那些女孩子都很高兴,便摆起桌子,还把本庵的女尼也叫了来,只有芳官没来。

贾芹喝了几杯后,便说要行酒令。

沁香等人说:“我们都不会,不如划拳吧。谁输了喝一杯,多痛快!”

本庵的女尼说:

“这才刚过晌午,这么吵吵闹闹、喝酒作乐的不像话。

先喝几杯,想走的就先走吧,谁爱陪芹大爷的,晚上再尽情喝,我也不管。”

正说着,只见道婆急忙进来说:“快散了吧,府里赖大爷来了。”

众女尼急忙收拾,让贾芹躲开。

贾芹因为多喝了几杯,便说:“我是来送月钱的,怕什么!”

话还没说完,就见赖大进来了,看到这般情景,心里大怒。

但因为贾政吩咐不许声张,只好勉强装出笑容说:“芹大爷也在这里啊?”

贾芹连忙站起来说:“赖大爷,你来干什么?”

赖大说:“大爷在这里更好。快叫沙弥、道士收拾东西上车进城,宫里传唤呢。”

贾芹等人不知是怎么回事,还想再问。

赖大说:“天已经不早了,快点,好赶进城。”

众女孩子只好一起上车。赖大骑着大走骡,押着她们赶进城,暂且不表。

再说贾政知道了这件事,气得连衙门都去不了了,独自坐在内书房叹气。

贾琏也不敢走开。

忽然门上的人进来禀报道:

“衙门里今晚该张老爷值班,因为张老爷病了,有通知来请老爷去顶一班。”

贾政正等着赖大回来处置贾芹,此时又要去值班,心里很烦闷,也不说话。

贾琏上前说道:

“赖大是饭后出去的,水月庵离城二十多里,就算赶进城,也得二更天了。

今天又是老爷的帮班,老爷只管去。

赖大回来后,让他押着那些人,也别声张,等明天老爷回来再发落。

要是贾芹来了,也先别说明情况,看他明天见了老爷怎么说。”

贾政觉得有理,便去上班了。

贾琏抽空才要回到自己房中,一边走,心里一边抱怨是凤姐出的主意,本想埋怨她,可因为她病着,只好忍住,慢慢地走着。

再说那些下人,一个传一个,消息传到了里面。

先是平儿知道了,马上告诉了凤姐。

凤姐因为那一夜身体不舒服,一直没什么精神,正惦记着铁槛寺的事情。

听到外面贴了匿名揭帖这句话,吓了一跳,忙问:“贴的是什么?”

平儿随口回答,没留神说错了,说道:“没什么要紧的,是馒头庵里的事情。”

凤姐本就心虚,听到馒头庵的事情,这一吓直接愣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急火攻心,眼前发晕,咳嗽了一阵,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

平儿慌了,说道:

“水月庵里,不过是女沙弥、女道士的事,奶奶着什么急。”

凤姐听说是水月庵,才定了定神,说道:

“呸,糊涂东西!到底是水月庵,还是馒头庵?”

平儿笑道:

“是我刚才听错了,听成馒头庵了,后来才知道不是馒头庵,是水月庵。

我刚才也就说错了,说成馒头庵了。”

凤姐说:

“我就知道是水月庵,那馒头庵跟我有什么相干!

原本这水月庵就是我叫芹儿管的。

大概是他克扣了月钱。”

平儿说道:

“我听着不像是月钱的事,帖子里还有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呢。”

凤姐说道:“我才不管那些。你二爷去哪儿了?”

平儿说道:

“听说老爷生气,他不敢走开。

我看事情不妙,就吩咐这些人不许吵嚷。

不知道太太们知道这事了没。

只听说老爷叫赖大去把那些女孩子带回来了。

要不先派人去前面打听打听。

奶奶现在病着,依我看,咱们还是先别管这些闲事。”

正说着,只见贾琏进来。凤姐本想问他,见贾琏一脸怒气,便暂且装作不知道。

贾琏饭还没吃完,旺儿进来说:“外头有人请爷,赖大回来了。”

贾琏问:“芹儿来了没有?”

旺儿说:“也来了。”

贾琏便道:

“你去告诉赖大,就说老爷上班去了。

把那些女孩子先暂且安置在园里,等明天老爷回来,再送进宫去。

只叫芹儿在内书房等着我。”

旺儿领命去了。

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说什么,看这情形,不像是宫里要人。

他想问,又问不出来,心里正疑惑着,只见贾琏走了出来。

贾芹赶忙请安,垂手站着,说道:

“不知道娘娘宫里怎么突然传那些孩子们,可把侄儿给急坏了!

幸亏侄儿今天送月钱去,还没走,就跟着赖大一起来了。

二叔想必是知道缘由的吧。”

贾琏道:“我知道什么!你自己做的事你才最清楚呢。”

贾芹摸不着头脑,也不敢再问。

贾琏道:“你干的好事!把老爷气得不轻。”

贾芹说道:

“侄儿没干什么呀。

庵里的月钱我都是按月给的,孩子们念经忏罪的事也没落下。”

贾琏见他还装糊涂,又想到平时两人常在一起玩笑,便叹口气说:

“你这讨打的东西,你自己去看看吧!”

说着从靴子里拿出那张揭帖,扔给他看。

贾芹捡起来一看,吓得脸色如土,说道:

“这是谁干的!

我没得罪什么人啊,为什么要这么陷害我!

我一个月就送一次钱,就去一趟,根本没这些事。

要是老爷回来,严刑逼问我,侄儿可就死定了。

我母亲要是知道了,更得打死我。”

说着,见旁边没人,便跪下来哀求道:

“好叔叔,救救我吧!”

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磕头,泪流满面。

贾琏心想:

“老爷最痛恨这些事,如果问清楚真有这些事,这气可就大了。

闹出去也不好听,还长了那个贴帖子人的志气。

将来咱们的事还多着呢。倒不如趁着老爷上班,和赖大商量商量,要是能混过去,就没事了。

反正现在也没有对证。”

主意已定,便说:

“你别瞒我了,你干的那些偷偷摸摸的事,你以为我都不知道吗!

要是想把这事了结,就算老爷严刑逼问你,你也得一口咬定没有才行。

没脸没皮的东西,起来吧!”

说完,叫人去把赖大找来。

没过多久,赖大来了。贾琏便和他商量。

赖大说道:

“这芹大爷确实闹得太不像话了。

奴才今天到庵里的时候,他们正在那儿喝酒呢。

帖子上的事,肯定是有的。”

贾琏对贾芹说:“芹儿,你听见了吧!赖大还能冤枉你不成?”

贾芹此时涨红了脸,一句话也不敢说。

还是贾琏拉着赖大,求他道:

“您就庇护庇护他吧,就说芹哥儿是在家里找到的。

你带他走,就说没见到我。

明天你再求求老爷,别问那些女孩子了,直接找个媒人来,把她们领走卖掉就算了。

要是娘娘真的再要人的时候,咱们再去买。”

赖大想想,觉得闹起来也没什么好处,而且名声还不好,就答应了。

贾琏对贾芹说:“跟赖大爷去吧,听他的话。你就跟着他。”

说完,贾芹又磕了一个头,跟着赖大出去了。

到了没人的地方,贾芹又给赖大磕头。

赖大说道:

“我的小爷,你闹得也太过分了!

你想想,到底得罪谁了,才闹出这乱子。

你仔细想想,谁跟你过不去?”

贾芹想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