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幻想大穿越:知否做皇子开始 > 第五十九章 家法

第五十九章 家法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幻想大穿越:知否做皇子开始!

第64章 家法

尽管风波已渐愈,赵宸却自知未来仍将风起云涌。在东宫之中,他与华兰深谈盛长柏前赴泾州查办滕宗谅贪腐之事,华兰一脸担忧:“殿下,若长柏前去,身边无助手,恐不利行事。”

赵宸深以为然,“娘子所言甚是。孤亦曾思及此,应让其携带几名亲信护卫。”思索片刻,他道,“孤曾在外设立悬镜司,挑选勇士,此次不妨让其陪同。安全之事勿需担心,此次主要是针对韩相等人。”

华兰听后,感慨赞同。正在此时,一名内侍恭立门外,赵宸看见,知其乃来自父皇赵祯,便问:“何事?”

内侍端端正正地走至太子面前下跪,“陛下有诏,请太子殿下速至御书房。”内侍恭声道。

赵宸应了一声,示意内侍退下。华兰忍不住询问:“是有何大事?”赵宸默默片刻,回答:“或是有关朝政。”他整理衣冠,挺身而立,步履矫健,走出殿门,奔赴御书房。

御书房内有三人,赵祯高坐榻上,下方两人一人是礼部尚书唐介和侍御史。二人起身相迎赵宸,赵宸微笑点头致意,赵祯抬手示意赵宸落座。

赵宸看着二人的神情,暗想:今日这架势,莫非是问罪不成?

这时侍御史躬身问道:“太子殿下,臣有一问,请太子解答。”

赵宸有些无奈,点点头,这般架势看来是没好事了。“侍中请言!”

侍御史拱手道:“我朝立本之初,太宗继太祖之法,仲承法度,岂敢越违。韩相,范参政革新之事有违祖宗之法,太子殿下为何不制止?”

唐太宗帝王之功业,受大周里外士子尊崇;而大唐帝国的陨落,也为士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周里外士子视李唐的历史教训,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性。内外家国的格局,是保证有效的社会控制所必需;“将成其国,必正其家”的思想,也是追求“内圣外王”的当代士大夫之共识。‘家法‘观念的演变,是个复杂问题。就“祖宗家祛”的提出而言,其背后显然有着两个相互交织的过程:一是“家法”的世俗伦理化过程;二是士大夫之家的“家法”被借鉴吸纳,进入“天子之家”—“国家”—的过程。

唐介跟着补充道:“太子殿下身负监国责任,理应先制止韩、范二相之举,再考虑如何处置,不可偏听偏信。”

赵宸听到这话,冷笑一声,反驳道:“此言差矣,太宗也曾言:国若无内惠,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惠。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惠,深可惧为。帝王合当用心于此。韩相与范参政革新之事乃巩固朝廷稳定之策,何来有违祖宗之法!”

“太子殿下,您这么做……”

不等两人把话说完,赵宸打断他的话,反驳道:“若二位能提出更有效革新之政,孤便力挺二位做那宰相之位。不知二位可为国担当?”

唐介与侍御史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答。

面对赵宸的反驳,唐介与侍御史陷入了沉默。大殿内空气仿佛凝固,重压之感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赵祯坐在高处,目光凌厉而深邃,直视着赵宸。他看着赵宸那不可一世的姿态,嘴角微微勾起,满是赞许。虽然他看似轻松,但内心却暗暗惊异于赵宸的果决和机智。

此时,御书房的窗户半开,月光洒在赵宸身上,为他那高大而坚定的身影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冷峻。

赵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唐介和侍御史离开后,赵宸便向赵祯叩首,诚挚道:“父皇恕罪!”

赵祯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怪不得你,你起来吧。”

这时,门外传来内侍的报告:“启禀官家,皇城司的秦州指挥使张玮求见。”

赵祯挥手示意内侍引人,“宣!”

过了片刻,一位四十余岁的男子步履匆匆走进殿里,向赵祯躬身行礼:“微臣叩见陛下,叩见太子殿下。”赵祯轻轻挥手叫他起身:“不必多礼。”

张玮站起,恭敬地报告:“微臣奉旨去秦州查办秦凤路军指挥使范大人贪腐案,现已取证完毕。然,提人之际,军中哗变,望陛下定夺。”

周行募兵制,募兵不仅仅是充实兵员的做法,还是防止社会乱局的方式。于是朝廷常在地方受灾之时,广泛招募流民从军,在增加兵员的同时,也可以防止流民哗变。管理问题便成了最大的弊端,一切弊端仍是源于是管理的问题,招募流民并无不当,但招募后不加教战,流民便只能成为兵匪。时任滁州知州张方平谈及军队现状道:“各地的军士大多是游惰不逞之民,朝廷姑息过当,养兵如养娇子一般”。而这些娇惯跋扈的兵匪,“大则谋杀官吏,劫仓库,小则欲劫民户”,即使在平日,这些人也视训练如儿戏”。

赵祯沉着脸,听着张玮的快报。他微微抿了抿唇,眼中却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在权臣贪腐带着军队一起腐败,在范仲淹等人新政实施的情况下,哗变只是早晚的事,只要禁军掌握在他的手中就不必担心哗变之事无法平息。他知道问题很重,但是不改不行,不能将问题留给太子登基后解决。

就在他准备派人前去平息叛乱的时候,太子赵宸却恳求他让自己亲自出马处理。赵祯问道,“你这是何意?”赵宸没有犹豫,坦然地回答:“儿臣未经历过战事,对军务这块属于空白。若儿臣亲自去,以后处理军务之事不会受地下臣子的欺骗。”赵宸实际想试验火器的实战效果。

赵祯闻言,眉头一皱。赵宸这个理由,对于他来说,显然不够充分。正当他准备拒绝赵宸的请求时,门外传来了内侍的报告,“太子少保曹彬,太子少傅狄青求见。”

赵祯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宣。”短暂的等待过后,曹彬和狄青走进了御书房,他们听闻了秦州的变故,脸色都显得十分严肃。曹彬冲赵祯躬身行礼道:“臣等奉旨来见官家。”狄青也一并行礼道:“臣等已经得知秦州的事情,愿尽微薄之力,协助平定。”

这时,赵宸走到他们面前,正色说道:“我已经向父皇请命,希望亲自出征秦州,解决此事。”两人闻言,都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赵宸的意图。曹彬点了点头,他走到赵祯面前,说道:“官家,臣等认为太子此言有理。太子现今虽然威望未立,但若能亲自出征,必能威震军心,立下军功,积累声望。这样一来,军中只见虎符不知皇帝是何人,不知储君是何人的情况就可以避免了。”

狄青也附和道:“官家,曹将军所说甚是。而且,以后必然会对蛮夷发动战事,若太子有此战功,当能稳定朝局,利于我大周的长治久安。”

赵祯沉吟片刻,他知道曹彬和狄青说的并无虚言。他看向赵宸,再看向曹彬和狄青,点头说道:“那好,朕同意你出征,但一定要谨慎行事。如若遇到紧急情况,立刻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