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欧阳论文,食艺为史 (第2/2页)
\我...我看到......\守卫喘着气说,\看到一个人从药库的窗户翻出去,想拦住他,却被他打晕......\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守卫说,\那人好像是冲着这批香料来的。\
华千机和欧阳修对视一眼,立即赶往药库。
果然,药库的窗户大开,地上散落着几包香料,还有一本破旧的账册。
\这是......\华千机拾起账册。
\小心!\欧阳修突然喊道,\账册上有毒!\
华千机急忙放下,仔细一看,果然在账册的书页上发现了一层细微的粉末。
\这手法......\欧阳修说,\和二十年前那个案子一模一样!当时那个礼部侍郎,就是因为翻看了类似的账册中毒的。\
华千机打开药箱,取出几味解毒的药材,用纱布包裹着小心翻开账册。
\这是......\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凝重,\仙客居的账目!\
欧阳修凑上前:\上面记载了什么?\
\都是些交易记录,\华千机说,\但最重要的是这几页......\
他指着账册中间的几页:\这里记载了一个叫'玄霜'的组织。他们专门经营各种奇毒,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他们在朝中有内应,\华千机说,\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为他们打通关节。\
正说着,一封信从账册中掉出来。
华千机小心地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名单。
\这些人......\欧阳修看着名单,脸色大变,\都是二十年来在朝中身居要职的大臣!\
\不止如此,\华千机说,\你看这些标记,红色的表示已经被他们收买,蓝色的是准备下手的目标。而最上面这个人......\
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
因为这个名字太过惊人:赵允初,当朝太师!
\难怪......\欧阳修喃喃道,\难怪这些年来,但凡查到西域商人的案子,最后都不了了之。原来是有人在暗中......\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一个小厮慌慌张张跑来,\太师来了!\
华千机和欧阳修迅速对视一眼。欧阳修立即将账册和名单藏入袖中。
脚步声越来越近,只见赵太师在一群官员的簇拥下大步走来。他虽已年过六旬,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听说太医院出了乱子?\赵太师的声音浑厚有力。
\回太师的话,\华千机上前行礼,\是查验香料时出了些意外,但已经控制住了。\
\哦?\赵太师的目光在药库内扫视,\出了什么意外?\
\是几位医官突然感到不适,\华千机说,\可能是香料中含有一些刺激性的成分......\
\区区香料,能让太医院的医官都把持不住?\赵太师冷笑,\华医者,你这个解释,未免太过牵强了吧?\
华千机心中一凛,却见欧阳修上前一步:
\太师有所不知,这批香料颇为特别。老夫作为史官,倒想请教太师一事。\
\欧阳大人请说。\
\二十年前,可曾有过类似的案子?\欧阳修意味深长地问。
赵太师的眼神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如常:\二十年前......哦,欧阳大人说的是'仙客居'那个案子?\
\正是,\欧阳修说,\当时的礼部侍郎查出了许多内情,可惜还未来得及上奏,就......\
\那都是陈年旧事了,\赵太师打断他,\欧阳大人何必旧事重提?\
\非是重提,\欧阳修说,\只是今日之事,与当年何其相似。太师以为,这世上会有如此巧合吗?\
空气一时凝固。赵太师的目光在欧阳修和华千机之间来回扫视。
\欧阳大人,\赵太师缓缓开口,\你是在暗示什么?\
\下官不敢,\欧阳修拱手,\只是作为史官,有责任记录这些巧合。\
他说到\巧合\二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赵太师的脸色变得阴沉:\欧阳大人是在怀疑本官?\
\岂敢,\欧阳修不慌不忙,\只是这批香料的来源,还请太师明察。\
\这......\赵太师正要说什么,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范仲淹在几名官员的陪同下大步走来。
\范大人?\赵太师眉头一皱,\你怎么来了?\
\有要事禀报,\范仲淹不慌不忙,\刚才接到边关急报,说是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队。\
\什么商队?\
\一个来自西域的商队,\范仲淹说,\他们携带了大量香料,准备进贡朝廷。但在边关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赵太师的脸色微微变了:\发现了什么?\
\一些账册,\范仲淹从袖中取出几本册子,\记载了这二十年来,西域商人与朝中某些大臣的来往。\
欧阳修和华千机对视一眼:这是要摊牌了!
\范大人,\赵太师强作镇定,\这种事,是不是该先私下......\
\私下?\范仲淹冷笑,\就像二十年前那样?让这些证据再次神秘消失?\
\你......\赵太师脸色大变,\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的可多了,\范仲淹说,\比如当年礼部侍郎是怎么死的,比如'玄霜'组织的真实身份,再比如......\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再比如,太师大人这些年来是如何暗中策划这一切的!\
赵太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诸位大人......\他环顾四周,突然大喊,\来人!\
但是没有人应声。
\别喊了,\范仲淹说,\你安插在太医院的那些人,已经被我们控制住了。\
这时,包拯带着一队官兵出现在门口。
\赵太师,\包拯沉声道,\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你这些年来,不仅暗中勾结西域商人,更是利用职权,在朝中布下了一张大网。\
\证据?\赵太师突然狞笑,\就凭几本账册?\
\不止是账册,\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众人回头,只见一个老者缓步走来。
\皇叔!\赵太师惊呼。
皇叔赵德昭缓步走到众人面前。他已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允初啊,\皇叔叹息道,\你真以为这二十年的事,能永远瞒住吗?\
\皇叔,\赵太师的声音有些颤抖,\您...您都知道了?\
\不只是知道,\皇叔说,\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暗中调查。\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陈旧的玉佩:\还记得这个吗?\
赵太师看到玉佩,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这是......\
\这是当年礼部侍郎临终前交给我的,\皇叔说,\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就把所有证据都暗中转交给我。\
华千机等人这才注意到,那玉佩的背面刻着细密的文字。
\二十年前,\皇叔继续说,\你勾结西域商人,想要通过控制香料贸易来谋取私利。礼部侍郎发现后,你就指使'玄霜'组织的人下毒害死了他。\
\这......\赵太师想辩解。
\但你不知道的是,\皇叔打断他,\他在死前已经写下了所有真相。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为什么是现在?\欧阳修问。
\因为他们变得太急躁了,\皇叔说,\为了扩大势力,他们开始铤而走险。这次想要在太医院下手,就是一个明证。\
他转向华千机:\这次多亏了华医者,及时发现了香料中的毒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叔......\赵太师突然跪下,\臣知错了!只要您......\
\晚了,\皇叔摇头,\这二十年来,不知有多少忠良因你而死。今日,就该还他们一个公道!\
他对包拯点头示意。
包拯上前,取出令牌:\赵太师,你勾结外敌,谋害朝臣,罪证确凿。现奉圣旨,将你收押......\
就在这时,赵太师突然暴起,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瓶,就要往嘴里倒。
\拦住他!\范仲淹大喊。
华千机眼疾手快,一把打落小瓶。瓶中的药粉洒在地上,瞬间腐蚀出一个深坑。
\这是......\欧阳修倒吸一口冷气。
\毒龙谷的'化骨散',\华千机说,\中者立毙,尸骨全无。\
\你输了,\皇叔对赵太师说,\这次,你再也逃不掉了。\
天色已近傍晚,太医院终于恢复了平静。
赵太师被押入大牢,他的党羽也都被一一缉拿。那些藏在各处的毒香料被销毁,账册则由史官府收录存档。
华千机和欧阳修重回醉翁亭,看着案上还未凉透的茶水,恍如隔世。
\这一切,\华千机感叹,\来得太突然了。\
\不,\欧阳修说,\这是必然的结果。正如你说的,从饮食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的兴衰。当权贵们开始利用美食来谋取私利时,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他取出那本《唐食录》:\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安史之乱前,长安城也是如此。奢靡的饮食背后,往往藏着巨大的阴谋。\
\所以您要编撰《食货志》?\
\正是,\欧阳修说,\我要把这些教训都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饮食不仅关系到百姓生计,更关系到国家安危。\
他沉思片刻:\你可知道范公为何会在今天现身?\
\难道......\
\他早就查到了一些线索,\欧阳修说,\但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次太医院的事,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那皇叔......\
\皇叔更是深谋远虑,\欧阳修说,\这二十年来,他一直在暗中布局。今天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华千机若有所思:\这么说,我们查验香料......\
\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欧阳修说,\他们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证实香料的毒性。而你,正好担任了这个角色。\
\那接下来......\
\太医院需要整顿,\欧阳修说,\而这个重任,很可能就要落在你身上了。\
\我?\华千机吃惊。
\你年轻有为,医术高明,\欧阳修说,\更重要的是,你懂得从饮食中看出天下大势。这正是太医院最需要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你知道为什么我要和你谈这么久吗?\
\请指教。\
\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懂得医食之道的人,\欧阳修说,\不是为了权势,不是为了私利,而是真正为了天下苍生。\
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欧阳修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大。
\记住今天的事,\他说,\它不仅是一个案子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华千机望着夕阳,心中涌起万千感慨。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的使命不仅是一个医者,更肩负着守护朝廷和百姓的重任。
而这,正是他在《食经》中读到的那句话:医食同源,利国利民。
夜幕降临,点点灯火在汴京城次第亮起。一个新的篇章,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