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天厨食记 > 第34章 传承之道,未来可期

第34章 传承之道,未来可期 (第2/2页)

\当然能行,\苏青柠鼓励道,\你已经掌握了最重要的东西。\

\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这个,\苏青柠指着李玉竹的心口,\对美食的热爱,对技艺的执着,对生命的尊重。有了这些,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学。\

她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这是我特制的教具,里面有各种香料和药材的样品,还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你可以用它来教导学徒。\

李玉竹打开木盒,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数十种材料,每一种都配有详细的说明卡片。

\这些卡片上不仅有配方,\苏青柠解释,\还有我对每种材料的心得体会。比如这个沉香,不仅要看品相,更要闻其韵味;这个雪莲,采摘的时节和存放的方法都很讲究......\

就这样,师徒二人一直忙到日上三竿。期间,苏青柠不仅传授了具体的技艺,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和理念。

\玉竹,\临近中午,苏青柠突然说,\你知道为什么我选在现在传授这些吗?\

\是因为要去京城了?\

\这只是一个原因,\苏青柠神秘地笑了,\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苏青柠看向远处,\我预感到有一场大变革即将到来。\

\大变革?\李玉竹一愣,\什么变革?\

苏青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封信:\这是昨晚从京城来的密信。除了太后病情好转的消息,还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事。\

她将信递给李玉竹:\你自己看吧。\

李玉竹接过信仔细阅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这......这是真的吗?\

信中提到,随着西域商路的开通,大量新奇的香料和食材涌入中原。不少达官贵人开始追捧这些异域风味,传统的饮食习惯正在悄然改变。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苏青柠说,\你再看后面。\

李玉竹继续往下读,突然倒吸一口冷气。信中说,有人在朝堂上提议设立专门的\御膳研究院\,统筹管理全国的饮食技艺。

\师父,这是要......\

\没错,\苏青柠点头,\朝廷想要规范化、系统化地管理饮食行业。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她站起身,踱步到药材架前:\你想想,如果真的建立了这样的机构,会发生什么?\

李玉竹思索片刻:\会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能会压制一些民间的创新......\

\说得对,\苏青柠赞许道,\但这也意味着,真正有实力的技艺将获得官方认可,有机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她转身面对李玉竹:\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技艺体系,然后培养一批合格的传人。等到机会来临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原来如此,\李玉竹恍然大悟,\难怪师父这些天这么急切地传授技艺。\

\不止如此,\苏青柠从柜子里取出一卷图纸,\这是我规划的'食医传习所'的布局。等去了京城,我们要在那里建立第一所正式的传习机构。\

她展开图纸,只见上面详细绘制着一座园林式的建筑群:\这里是教学区,这里是实验室,这里是药材园......\

李玉竹看得目瞪口呆:\师父,您这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学院啊!\

\正是,\苏青柠眼中闪着光芒,\我们要把'食医'之术发扬光大,让它成为一门正式的学问。不仅要教人做菜,更要传授养生之道。\

她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拟定的课程体系,从基础的烹饪技巧到高深的养生理论,分为三个层次,九个等级......\

听着师父详细的规划,李玉竹既兴奋又忐忑:\这么大的工程,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能不能做到,就看我们的准备了,\苏青柠胸有成竹,\所以这段时间你要抓紧学习。等到太后寿宴之后,咱们就要大展拳脚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厮慌慌张张跑进来:\师父,京城又来密信了!\

苏青柠接过信展开,看了几眼后露出微笑:\有意思,太后让御膳房的人来取经,说是想学习我们的养生点心技艺。\

她看向李玉竹:\看来,机会来得比预想的还要快啊。\

夕阳西下,一辆马车悄然驶入临安城。车上坐着的,正是御膳房派来学习的几位老师傅。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足以改变整个饮食界的变革,即将在这座江南古城拉开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