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艰程 >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十六章两难

第一卷觉醒年代 第十六章两难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艰程!

岳珂听着孟珙的奏对,开始还不觉什么,直到其建议宝庆帝尽起战兵付于韩淮安,汗都下来了,将一国命运托付一人,这是取死之道也。

帝王最怕是祸起萧墙,变生肘腋,大将常年出征在外,久而久之,会出问题的。

汉末董卓,东晋刘裕,唐开元安禄山无不是倒反天罡。最终是什么结果,后人都是看得到。

你这样建议,官家会放心吗?你孟家和韩家都是功勋一系,有三百年的交情,而且韩淮安还是你货真价实的妹婿,你外甥还是韩家的长子长孙,现在就捧在我那姑奶奶老太君的手心里呢!

把增援襄樊的意义说明白就可以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这些话由宰执说出来到不觉什么,从你口中说出,明显就变味了,主弱臣强,此乃乱国之兆啊!

大宝上坐的哪位可不是心胸开阔之人。

宝庆帝冷着脸,良久,他淡淡道:“都说说吧。”

和章鉴、程元凤相比,贾似道对抗击蛮夷的态度要积极些,他虽然不是正经的武将出身,但常年供职于西府,经孟珙提醒,也看出襄樊的危机来,可以说京湖战线就是双方战事的腰眼所在,确实不容有失。

在考虑一番之后,及时送上近期收到的前线塘报。

西线关中的塘报,是在一个月前到达京师的,东线江淮的塘报是三天前送过江的,不同的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的塘报在这十几天里每天都有一封,求援的语气一封比一封急迫。

大太监王春将塘报接过放在柴煜的龙案上,看完塘报,宝庆帝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了,“都看看。”柴煜将塘报甩在大殿的地上。

王春急忙捡起交到章鉴手中,章鉴看完传给程元凤,然后依次下传到每位阁僚手中。

当看到襄樊前线在十天前已经丢掉汉水北岸的樊城,南岸的襄阳被围如此多天时,君臣人等均是晴天霹雳,有若天都要塌了,惊恐之下,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鞑靼大军顺九江一路东进,围困金陵的场景。

莫名其妙的,很多人竟希望韩淮安帅军击败鞑靼收复樊城后,再经历一场大败,随后退守樊城,敌我双方最好来个两败俱伤,就连宝庆帝都有这种心理。

这些塘报都不是一味的坏消息,大周的四大战区,却有最西边的郑国公李明承传来捷报,还是鞑靼犯边十一年以来未有的大捷。

这些捷报从三月前开始,几乎六、七日就有一份,从最开始的鞑靼大军西进秦凤路开始,双方开始接战,到郑国公如何调兵遣将,然后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上面更是大夸特夸,将此次塞外大捷赞得天上地下少有。

李明承的塘报,还将这次大捷归功于皇帝洪福,归功于朝廷诸公运筹帷幄,只将自己名字摆在最后面,最近的两份真是用力的吹,拼命的吹,吓煞人的吹。

标题也是一个取得比一个惊竦夺目,什么《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什么《但有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等等等。

特别昨日刚到的最新一期塘报,连《饮马翰海上,封狼居山下》的典故都用上了。结尾引用了建昭三年,陈汤大败匈奴所上奏疏不说,更狂热地高喊:“向战无不胜的大周将士们致敬!”

这最后一份塘报是昨日晚间送到西府的,贾似道还没有来得及看,当看到最后时“噗”的一声,他再也无法忍耐,这位郑国公的底细他再清楚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