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467章 人民子弟兵,人民的兵!

第467章 人民子弟兵,人民的兵! (第2/2页)

程名振上前,询问道:“不知大帅有何吩咐?”

林时沉吟一瞬,缓缓吩咐道:“你马上挑一些读过书,识得字的将士组成宣传抚慰队。”

“宣传抚慰队?”

程名振一愣,瓮声道:“那是个啥玩意儿?”

林时随口道:“就是安抚百姓,宽慰民心的队伍。”

“安抚百姓,宽慰民心?”

程名振一脸懵逼,不解道:“那是李瑷那厮的事情吧,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现在最要紧的事情,不该是赶紧撵上北魏的大军,将他们一锅端掉吗?”

林时抽抽嘴角,没好气道:“等李瑷带人过来,黄花菜都凉了,让你去做你就去做,别那么多废话。”

“哦!”

程名振哦了一声,颇有些不明所以。

但对于林时的命令,他向来言听计从,尽管不太理解林时的用意,却也还是拨转马头,准备去亲自去挑人组建所谓的宣传抚慰队。

只是刚刚拨转马头,他又有些疑惑的回过头。

“大帅,组建宣传抚慰队之后呢,怎么安抚百姓,军中的这些大老粗,真不会吓到百姓吗?”

听着程名振的疑惑,林时不由沉吟了一下。

片刻之后,他淡淡道:“你就让将士们去告诉大魏的百姓,告诉他们,我大梁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是人民的子弟兵,打进大魏的目的,是为了结束乱世,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不会侵犯百姓,更不会烧杀抢掠,让百姓们放心去做他们的事情就行。”

林时嘴里的人民子弟兵一出,众将顿时面面相觑。

程名振也有些愕然,他挠挠头,诧异道:“这正义之师,王者之兵,末将能理解,这人民子弟兵,是个啥么?”

林时道:“人民子弟兵,顾名思意,便是由人民的子弟组成的大军,人民子弟兵的任务,是保家卫国,保的是千千万万的小家,卫的是我中华文明之国,反正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具体的,你询问一下军中司马参军的意见,总之,务必要将大军和黎民百姓这四个字联系起来,着重体现军民鱼水情几个字。”

林时一番交代下来,众人都愣在了当场。

程名振更是眼角直抽抽,一时间找不到任何话说。

林时也不愿多说,思想教育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开个头,总有人能去完善。

至于什么时候能完善,那跟他没关系,反正,他懂得也不多。

程名振终究还是领命而去。

他不理解林时这样做的意义,但他相信,大帅既然这么吩咐,就定然有他的道理。

大军就这么缓缓前行着,既不逼近逃窜的北魏大军,也不丝毫放缓速度,两军之间,始终不近不远的保持着三日的距离。

而这一路上,除了双方的斥候交手之外,北魏的大军似乎也没有要伏击林时大军的打算。

当然,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大梁军中的火炮和火枪。

反正有这两样武器在,不管是什么样的地形,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都只需要平推过去就行。

大炮之下,众生平等。

以前,军中将士对于这句话还有些疑虑。

但自从有一夜大军在一片坟地旁驻扎,遇见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影子,被大帅直接下令用大炮平推之后,将士们对于此言的真实性便不再怀疑。

因为,被大炮轰炸过的坟地,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奇奇怪怪的影子。

连那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都能对付,更别说血肉之躯的敌人。

不知不觉,冬去春来,官道两侧的农田里逐渐生出新芽。

而大军经过一个月的追击,也终于到达了幽燕之地的第一道防线,真定府。

真定府上雁门关,乃为天下雄关之一,在辽东未曾纳入中原治下之时,雁门关同时兼具了防御北方草原蛮族与辽东蛮族的重任。

即便如今辽东已经纳入中原王朝之下,雁门关依旧是中原之地通达辽东平原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北魏九万大军与守卫雁门关的两万边军会合之后,也不再继续逃窜,而是准备据城而守。

林时将麾下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关城外二十里处的真定河畔,他则是亲率千骑来到了雁门关下叫阵。

远远的站在关城门口,人喧马嘶的声音充斥关城内外。

林时纵马而立,与关城之上的苏宁遥遥相望。

苏宁身旁,还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少年的面容与姜承有三分相似,一双好看的眼睛里满是恐惧。

苏宁站在城楼最高处,神色复杂,望着只率千余骑来到城下挑衅的林时,一时无言。

凭心而论,此时此刻,他应该憎恨林时的。

但不知为何,他却对林时生不出任何憎恨的心思。

或许,是他早已对大魏如今的下场有所预料,也或许,是林时强大到让他连恨都恨不起来。

但不论如何,此时此刻,他心中都无恨,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不甘。

城楼下,林时的目光在苏宁身旁那少年的脸上停留良久。

直到将那少年看得后退一步,这才扭头与苏宁对视。

对视片刻,林时抬起手,朝城楼上的苏宁拱手一礼:“苏将军,潼关一别,已是经年未见,不想如今苏将军竟已拜托副手的身份,跃居三军主帅之位,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听出林时言语之中并无半分揶揄之意,而是诚心道贺,苏宁脸色更加复杂。

他扭头,小声对着姜元说道:“殿下,城楼危险,殿下不妨先回城中等候?”

一听这话,早就怕得要死的姜元当即点头如捣蒜,强撑着脸面道:“如此,一切便有劳苏将军了。”

言罢,也不管苏宁怎么说,转身便带着亲卫返回了城中。

看着姜元踉跄的背影,苏宁面容更加苦涩。

陛下说三皇子性格软弱不堪大用,如今看来,却是有先见之明。

只是,这位殿下终究年纪太小,或许长大一些之后,会好一些呢,也不知他还有没有长大的机会?

苏宁如是想着,心中更加黯然。

此刻,他不知未来在何方,更不知要怎么办。

他只期盼,能够不辜负陛下的交代......

目送姜元的背影消失不见,苏宁叹了口气。

旋即收回目光,对着林时还礼,苦笑道:“一别经年,大帅风采依旧,在下却是一连数次在大帅手下做了丧家之犬,真是令人唏嘘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