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成道天书 > 第233章 木正仙家

第233章 木正仙家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成道天书!

石中在那静谧幽深的太虚静地之中,一块巨大而古朴的磐石上端坐已久。大石头上现今纹理纵横交错,仿佛隐藏着天地间无数的奥秘。

作为天道修行者,石中静静地盘坐在这块石头上,意识海里古朴典籍《列仙传》一页一页翻动映显。

石中的意识身形,专注于意识海上,天目亦是随心内视,目投智慧之光,其目光专注地落在每一页面之上,《列仙传》中每一个字句符号,都仿佛化作了灵动的光影,在他的脑海中交织闪烁。

这时外在的他,早已全身心地投入进真我意识海中,观想参详着记载了上古仙神事迹的奇书。

随着他的不断深入观想参详,书中所描绘的上古仙神形象一一浮现意识海。

那些仙神们或脚踏祥云,遨游于九天之上,或俯瞰着世间万物的兴衰更迭,或隐居于深山老林,与日月星辰为伴,或汲取着天地间的灵气精华正在修行...。

石中通过观想参详《列仙传》,仿佛就能看到仙神界里,鸿蒙初开之时,仙家大神如何以无上的神通,开辟天地,如何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如何修行举止追寻真我大道。

他沉浸在《列仙传》中,探寻着上古仙神们的由来往事,了解到上古仙有的是天生神体,自混沌中诞生时,便拥有超凡的力量。有的则是一介凡生,通过不懈的苦修,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最终得以超凡入圣。

《列仙传》中每一段仙神的故事,都如同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在他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他如此这般地观想参详着,为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石中明白,为的就是明心见性。

要知道,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人心常常被功名利禄所蒙蔽,被七情六欲所左右。

而通过对上古仙神的了解,修者即可去试图拨开内心的迷雾,找到那个最为真实、最为纯净的自我真魂。

石中自也渴望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方宁静致远的安魂净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安宁与自由。

同时,他亦是为了了悟天道苍苍,大道至简却茫茫的真谛。

石中深知,天地有形,其间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规律,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则,那便是天道。

上古仙神们之所以能够超凡入圣,正是因为他们顺应了天道,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希望通过对仙神事迹的种种参详,能够触摸到那隐藏在天地万物背后的三千大道。

他想象着自己如同一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鸟儿,而对《列仙传》的参详观想,就像是那微弱却明亮的光,引领着他这只小小鸟,逐渐靠近那神秘而又伟大的天道。

在不断的思索与感悟中,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正领悟三千大道的真谛,踏上那通往超凡境界的天道光明之路。

赤将子轝者,黄帝时人也。不食五谷,而啖百草华。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谓之缴父。

《列仙传》有曰:“是蒸民粒食,孰享遐祚? 子舆拔俗,餐葩饮露。托身风雨,遥然矫步。云中可游,性命可度。”

《搜神记》有云:“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也。不食五谷,而噉百草华。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谓之缴父。”

赤将子舆,华夏民间传说中的一位仙人。是黄帝时期的人。他不吃五谷,而吃各种草木的花。到唐尧时代,他做了木工。能随着风雨来来去去。他又经常在集市中的商店门口卖缴,所以人们也叫他“缴父”。

话说阏伯、实沈相[实沈相,传为帝喾高辛氏之子,与其兄阏伯不和,时动干戈。尧因迁之于大夏,主参星,为参神;迁阏伯于商丘,主商星。见《左传·昭公元年》。

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弟。被帝尧封于商,即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位号称“商”,契成为商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契与兄弟实沈曾居于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亲帝喾把契迁居于商丘,把实沈封迁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兄弟二人分开。尧称帝时封契为司徒,后被封为契玄王。

契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筑造阏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契在他的居住地商丘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中国民间尊他为“火神”。契死后葬于商丘阏伯台下,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

南宋时,宋高宗颁旨召封其为“商丘宣明王”,由皇帝直接主持祭祀商丘宣明王的祀典。阏伯成为南宋朝廷最为崇奉的国运神,崇祀活动伴随南宋朝廷始终。

传说人物实沈相传为帝喾(高辛氏)之子,与其兄阏伯不和,时动干戈。因迁之于大夏,主参星,为参神;迁阏伯于商丘,主商星。见《左传·昭公元年》]去之后,帝尧忽然想起帝挚的儿子玄元,不知道他近状如何,遂动身向毫都而来。

一日刚近毫都,忽见路旁草地上,坐着一个工匠人装束的老者,童颜鹤发,相貌不凡,身旁放着许多物件,手中还拿了不少野草花,在那里大嚼特嚼。

帝尧觉得这人好生奇怪,心想道:“寡人此番出巡,本来想访求贤圣的,这人很像有道之士,不会就是个隐君子吧!?”

思想罢,帝尧就吩咐停车,他和大司农一起走下车来,便到那老者面前,请问他尊姓大名。

那老者好像没有听清楚,蹬在那,拿起身旁的物件来,问他们道:“哦!你们要这一种,还是要那一种?!”

帝尧一看他手中那物什,一种是射箭所用的矰缴,一种是出门时用来扎于腿上的行滕。

帝尧就问他道:“汝是卖这矰缴和行滕的吗?!”

那老者回道:“是呀!我向来专门只卖这两种东西。矰缴固然叫作缴,行滕亦可以叫作缴,所以大家都叫我缴父。叫出名了,大小不二,童叟无欺,你究竟要买哪一种,请自己挑选吧!”

帝尧闻言道:“大家都叫你缴父,你的真姓名又叫什么呢!?”

老者见问,抬头看向帝尧,仔仔细细看了又看,还向四周的随从之人和车子看了一看,就问帝尧道:“足下是何人?!要问我的真姓名去做什么?”

帝尧这边,早有一旁侍从之人,见这老者对帝君无礼,便是跨前来,知会他道:“这是当今天子爷呢!”

那老者听闻侍从之言,这才将一手的野草花丢下,慢慢地立起身来,向帝尧拱手道:“原来是当今天子驾到,野人失敬失敬。野人姓赤将,名子舆。这个名姓,现时早已无人知道了!野人之名也是久矣乎,不用了!承圣天子下问,野人不敢不实说。”

帝尧听到“赤将子舆”四个字,觉得很是耳熟,仿佛在哪里听见过的!却是想不起来了!

便又问他道:“汝今年高寿几何呀!?”

赤将子舆回道:“野人昏耄,已不甚记得清楚,但记得黄帝轩辕氏,征伐蚩尤的时候,野人正在壮年时,那些事情如影在目前,到现在有多少年,野人可记不起来了!”

众人听了他之言,无不骇然,暗想“又是一个巫咸[据《尚书》记载,巫咸是商王太戊身边的一位贤臣。他的儿子巫贤在太戊帝孙子祖乙登基后,任宰相,也有贤臣之誉。而甲骨文中有咸戊。故有学者认为巫咸或即商王太戊之大臣。关于巫咸其人,还有其它传说。例如,传说他是鼓的发明者;据说他是用筮(一种草)占卜的创始人;也有传说他测定过恒星,是个占星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第二了!”

帝尧闻言道:“寡人记得高祖皇考当时,有一位做木正的,姓赤将,是否就是先生你!?”

赤将子舆听了!哈哈大笑,连连说道:“就是野人,就是野人,帝上真好记性呀!”

帝尧听闻,连忙作礼致敬,说道:“不想今日,有幸得遇见赤将先生,真是朕之大幸事了!此处立谈不便,寡人意欲请先生到前面客馆中相谈一番,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赤将子舆道:“野人近年以来,随遇而安,帝上既然要和野人谈一谈,亦无所不可,请帝上先行上车,野人收拾一下,随后便来。”

然帝尧回道:“既得遇先生,岂有再任先生步行之理,请先生随着上车吧!与寡人同载,一路上也好先于请教。”

赤将子舆见帝尧如此说,亦不好推辞,一手拿了吃剩下的野草花,一手还要去拿那摊上的许多缴。

这时早有侍从跑了过来,说道:“这些个,不须老先生自己拿,交由小人等代拿了便是。”

赤将子舆点了点头,就和帝尧、大司农一齐升车上驾,随行而走。

古时车驾上,大多可容三人,居中的一个是御者,专管马辔的,左右两边,可各容一人。

起初帝尧和大司农同车,另外还有一个御者,此刻帝尧和赤将子舆同乘,大司农就做了御者。车上仍就是三人,并不拥挤感。

车驾一路前行,帝尧就问赤将子舆道:“先生手拿这种野草花做为食品,还是偶尔摘取来消闲的呢!?还是取它作滋补品呢?!”

赤将子舆回道:“这些都不是的,野人一向是将它们当做食品,用来充饥裹腹的。”

帝尧问道:“先生不食寻常五谷的吗!?”

赤将子舆回道:“野人从少吴帝初年辟谷起,到现在至少有二百余年了!再从没有食五谷过。”

大司农在旁,听到他这句话,不觉大为吃惊,暗自想“我多少年来,孜孜矻矻的讲求稼穑,教导百姓,原是为民众,非五谷不能活呀!

现如今他不食五谷,但啖些野草花,亦可以存活,而且有这么的长寿,那么何必定要树艺五谷呢?!”

想到此处,大司农忍不住便问道:“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再种五谷,再食五谷呢?只要教人民专啖百草花,岂不是又省事,又有功效吗?”

赤将子舆听了,连连摇头,说道:“这个不行,这个不行,五谷是天生养人最好的东西,百草花不过只是一种。”

接着赤将子舆又道:“不过百种草花,都可以啖,不必限定哪几种。即如此刻,野人所吃的,就是菊花和欢冬花。这两种因为现在是冬天,百种草卉都凋萎了!只有这两种来,所以就只啖这两种。”

大司农又问道:“有些野草有毒,可以啖吗?!”

赤将子舆道:“野草花有毒的很少,大半都可以啖的!就是有些小毒也不妨事。”

大司农好奇问道:“先生这样高寿,是否啖野草花之功呢!?”

赤将子舆回道:“这却不尽然,野人平日是服百草花丸的,一年中做上好几次,现在偶尔接济不上,所以权且拿花来充饥,横竖总是有益处的。”

大司农闻言问道:“怎样的叫百草花丸?!”

赤将子舆回道:“不就是采一百种草花,放在瓷瓶子里,用水渍起来,再用泥封固瓶口,勿令出气,百日之后,取出来煎膏和丸,久久服之,可以长生。

如有人粹然死去,将此丸放在他口中,即可以令人复活。其余百病,亦可以治。煮汁酿酒,饮之亦佳。野人常常服食的,就是这种丸药,真是有功用的。”

正说到此,忽见前面侍从,和许多人拥了过来。

他们奏禀帝尧道:“毫侯玄元,知道帝驾到了!特饬他的臣子孔壬,前来迎接帝驾。”

帝尧听闻,便叫大司农停住车驾。大司农与赤将子舆的谈话,自然被打断了!

究竟百草花不如五谷的地方在哪里!?此后大司农有没有再问,赤将子舆如何说法,均不得而知了!只好就此不再述。

且说车停之后,那孔壬早在车前敬候,见帝尧下车,忙向帝尧稽首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