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成道天书 > 第225章 感悟南华

第225章 感悟南华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成道天书!

石中一直在太虚静地逗留,非是他天道已成,处于何处境地皆是一般无二。而是他真我意识,发现了更为奇妙的天道大成之道。

石中自知,从他感悟到《道德经》中大智慧那一刻起,他便将曾经经历过的时空中事,与所知晓的寰宇民间故事相互联系,加以天道法则精悟,融会贯通之后,进而得出一条至理。

“真正的高手藏在民间,天道法则亦隐藏于民间。将欲成天道,必先入红尘,再行出凡世。”先前也有那大道高人讲过“欲出三界外,必先入红尘”石中感悟解道于此,自是知道而行之。

意识海中尤自记得,他石中与妹妹石玉,本是在峨眉山上,投生于女娲补天石中的精魂一双。

他兄妹俩,各具了创造者天道大能,罗吉与司维的天道精魂幽魄丝缕,可说是那俩位天道大能的托世真意身在世,得石匠与绣花女双亲之心头血养育,成长为一双璞玉。

石匠与绣花女双亲命绝之后,年纪轻轻的他带着妹妹下山,又幸得蔫老爹救助而存活在世,后来上山打猎,回去时却无了亲人踪影,被那青城山上大小姐误判打晕了!好巧不巧成了青城山一员后起之秀。

唉!只可惜当初自己年轻任性,与东方倾城赌了口气,却无巧不巧跌落入自然时空隧道之中,进入了那现实社会去...。

再经历了几番修行时光,又是几多奇妙该当之命数事迹后,方到来此时空中,于此太虚静地一域冥想。

心境灵至,便于《山海经》中好好的游历了一番,也得了许多的灵感,后对《道德经》观想参详研习感悟起来,经历了这么一段时光荏苒,算是初悟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真谛。

石中全然如翻阅书籍一般,观看着过往时光,将以往时空一篇篇章节,一页一页地翻阅过。

然任何的过往,皆只是回忆中一篇,无论好坏,无论多么地留恋,当此一页面翻过后,云烟消散时,自不再有来时了!

解悟阅看到此,石中便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现时真我存在者,继而向着他之真我意境所期之未来目标,前行而去。

这一刻,他意识海中,那充满智慧光芒的《南华经》如一轮大日,升腾于意识海洋上。

《南华经》是华夏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着之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为《南华经》。

《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在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皆都有丰富的论述,《南华经》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对于《南华经》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南华经》中的思想,让人认识到远离尘世纷扰、寻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才是最适合人内心的生活。

比如“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清楚的表明,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而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就会得到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又比如“淡然的心态是长生不老的良药”认为心中不能有波动,应处之泰然,否则就会劳损形体、损耗精气神。

也有人认为《南华经》让人懂得朴素是人的底色,根底在于坦荡真诚。一个朴素的人,不会去做任何的伪饰,会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真实面目。

他的衣着、谈吐、表达、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也不是为了掩饰。

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且值得敬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便表明,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么世界上谁也无法与他争夺“美”。

亦有人认为《南华经》中的寓言故事让人明白目光短浅、贪图蝇头小利、忘记利益背后的危机是商场大忌。“见得而忘其形,见利而忘其真”,便提醒人们要小心利益背后的陷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南华经》作为道家经典一部,其中论述充满了深邃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修者阅读《南华经》自能收获很多理解与感悟。

只不过,由于《南华经》的表述较为抽象和深奥,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但却莫就此气馁,修者可以结合万维网上,以及能人异士的一些注解和解读,辅助理解感悟,进而从中修有所成,明悟借假修真的真谛所在。

话说战国时期的宋国,庄周尚是一名平凡人氏。他居住在宋国蒙城。生性淡泊,不喜名利,不慕前程,整日深居简出,却是怡然自得。

一日的午后,庄周在自家小院里的那张竹制躺椅上小憩。

他家院中种了几株梨树,一棵棵树上枝叶繁茂,叶影婆娑。微风徐徐拂过,树叶便是沙沙作响,空气中也是飘散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如此惬意的环境中,庄周小憩午睡,自然而然地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于花丛之间。

他这只蝴蝶,有着五彩斑斓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翅膀扇动间他乡某处便是风起云涌,好不神奇。

蝴蝶庄周自在地在百花园里飞舞,时不时地停在娇艳的花朵上,吮吸甜美鲜香的花蜜,快乐得忘记了一切。

蝴蝶庄周在花间穿梭,丝毫不知道世上还有个叫庄周的人存在。因为他就是庄周,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自由自在的美丽蝴蝶。

它只知道,自己是一只快乐的蝴蝶,享受着当下的最美好时光。微风轻拂,花香四溢,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它这只自在翱翔的蝴蝶。它不用考虑人世间的得失荣辱,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也不必理会世间纷争。

他这一午觉,睡得那是真香!可等庄周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还是个躺在自家院子里的庄周,并不是一只自由自在,翩翩起舞自然天地间的蝴蝶。

他不觉有些失望,摸了摸自己的身体,唉!确实是人的形态,不是蝴蝶。庄周一时陷入了沉思“刚才我梦见自己是蝴蝶,现在我醒了!又变回了庄周。那么,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呢?!”

庄周和蝴蝶之间,一个是人,一个是虫,有着明显的生物界限。

可这个界限,真的那么清晰吗?!庄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觉得,这个梦境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奥的哲理。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于是,庄周便把这个梦境,真实的记录了下来,并加以了自己的阐释。

他于其中说道:“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他此一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在梦中感觉自己确实是一只欢快飞舞的蝴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忽然间醒来,却又发现自己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庄子这个梦境,引发了他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相的深刻思考。

他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我们所认识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我们平常认为理所当然的‘自我’是否就是真实的自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