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 > 第407章 童贯谋定计策

第407章 童贯谋定计策 (第2/2页)

到时一旦获得大胜,收复燕云十六州,童贯都不敢想自己会得到多大的殊荣。

宋有祖训,收复燕云十六州者,可封王也!

他童贯虽是一介阉竖,可也是有梦想的好不好。

封侯称王,他童贯如何不可为之。

为了这个志向,童贯出使北方辽国时,才会十分注意辽国国情,又因此传回金人反辽的消息,促使了赵佶同意和金人联盟,以图北辽大业。

若不是想着借此收复燕云十六州,童贯好达到封王的志向,图得个史书留名,他哪会如此不辞辛劳的东奔西跑。

不然真以为童贯是不求回报的忠心赵佶,那还不是有利可图嘛。

世间攘攘,皆为利往。

童贯能破格保举卢俊义,又对卢俊义许下如此重诺,皆是他还抱着想收下玉麒麟当狗,用作手中一把利刃,日后好凭借卢俊义扫贼除寇,荡平辽国,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他那朝思暮想的封王壮举。

大宋百年不振,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

童贯身居高位,只要不危害到他的自身利益,他还是十分重视人才的。

打遍河北无敌手的卢俊义明显就是一个人才,为了如此出众人才,童贯也算是尽心了。

随着童贯传下军令,两万余官军当即就分作两部。

一部分由童贯亲领,护卫童贯和梁中书从东门急走,直奔青州方向,用兵五千众。

一部分由首将王定统领,出西门,经广平府,汇合卢俊义,共同吸引梁山军马朝洺州而去,用兵一万众。

剩下的八千军马,童贯和梁中书各自指派一个心腹将官,分别带领四千官兵出北门、南门遁逃,不求胜敌,只求分化梁山视线,起到扰敌作用后,好帮助二人顺利逃出大名府地界。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童贯还是懂这个道理的。

对于童贯的命令,一众将官尽皆听命从事。

反正又不是需要他们去打败梁山军马,只是吸引一些注意力后,便可以随意‘撤退’,如此没有生命危险的差事,还能博得一朝太尉的赏识,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梁中书这个原本的大名府留守,他现在只想安然无恙逃出大名府,躲避开梁山军马的围杀,能有童贯为他出谋划策,调兵点将,他感谢还来不及,哪里会有什么意见,自然是童贯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根本没有一丝丝的不同意见。

在撤退这回事上,大名府一众将官的积极性瞬间就提高不少,行动力更是神速至极。

不消片刻,梁山好汉都未曾反应过来,官军就已经四处行动开了。

坚守在城墙上的卢俊义对于如何看待梁山还犹豫不决,结果下一刻就收到童贯传令,命他速速领军出城,撤往洺州方向,沿路汇合收拢军马,好拒守黄河天险,以抵梁山贼军。

得到命令的卢俊义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

要知道卢俊义的一身根基可都是在大名府,若是舍弃家业退出大名府,那他卢俊义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活了几十年。

卢俊义可不像旁人,大名府有着他卢家五代基业,那些都是祖辈积累,如何是能随便舍弃的啊!

而且在大名府卢俊义才是人尽皆知的玉麒麟,一旦离开大名府,撤往开封府,谁还会在乎他是谁,他又有什么根基在开封府混呢?

卢俊义是性子粗直,可那是仗着卢家在大名府的超然财富,以及他本身的绝世武艺,他才不想白费脑子多想事情,可这并不代表卢俊义就是个蠢货。

无有根基的背井离乡之人,到底不过是任由别人驱使的犬马。

卢俊义是想当官作将,但这一切的起始是他想光宗耀祖,使得卢家更进一步,让人知晓卢家在大名府不止是富户人家,更是权贵世家。

可要是他真灰溜溜的领兵退出大名府,即使名义上说的好听是暂时撤退,但天下人又不是傻的,究竟是撤退,还是溃军逃跑,谁又能分不出来啊。

如此一来,他河北玉麒麟的脸还往哪里放,天下英雄又将如何看待他。

更重要的是他拍拍屁股听从童贯军令撤出大名府,不就是摆明要将他卢家五代基业全数送给梁山,那没了家业,他卢俊义还做什么官。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五代前。

即便卢俊义再是不屑钱财,怕是死去的列祖列宗都要爬出来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毕竟卢家的产业可不是百贯千贯,也不是万贯数万贯,而是足足百万贯财富,真要是因为卢俊义没了,他可背不起那么大的锅。

卢俊义为大宋朝廷效力,只是为了使卢家更进一步,可不是为了将卢家全数赔给大宋的,孰轻孰重,他还是能分得清。

当然了,若是没有先前杨林亲身前来表达的一番好意,卢俊义迫于无奈,可能也就真的听从童贯的军令撤出大名府,前往洺州汇合官军,好待日后重新打回大名府,再新建一个卢家。

激进一点的话,卢俊义可能就死战不退,保着卢家五代基业和梁山血拼一场,以求无怨无悔。

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巧,杨林的突然插入,使得卢俊义的选择多了一条别的路。

大名府即将易主梁山泊,官府是彻底败退了,连童贯和梁中书都已经放弃防守,二人得赵官家百般重用都不愿为大名府死战到底,他区区一个新入朝廷的统制官,又何必愚忠不改呢?

实话实说,锦豹子杨林的一干义勇举动,确实让卢俊义对梁山有了心思。

不说师弟史文恭和林冲都在梁山效力,便是梁山之主刘玄,卢俊义对于这个能力败自己的人早就心存佩服。

善战者,最是敬佩能打败自己的人。

尤其是刘玄好像不止是武艺高强,更是有着十分强的人格魅力,甚是懂得知人善用,不避贤才,那使得卢俊义眼前一亮,颇为欣赏胆气和机智的杨林都能死忠刘玄,足以证明刘玄应不是常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