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兵临城下益州告急 念生心头肩舆定事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遗梦南国!
益州南郡,鄱阳王接到了手书一封。
原来是赶赴益州支援的始兴王身患重疾,只得在巴东郡白帝城落脚休养。
而后又接到陛下懿旨,让他固守益州,至于来犯索虏朝廷自有应对,不可贸然发兵应敌尔尔。
鄱阳王收起书信后思索了半天。
皇帝老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如今潼州和南梁州接连失陷,益州现在可一点屏障都没有了,如果丢了益州,索虏一定是继续往前推进,哪里还有收复失地的机会呢!
冯巨基肩上和背上缠着绷带,易琼、张子响、王茂远、刘孝仪、刘之遴,顺次坐在了锦垫上。
当下的益州,能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也就这几个人了。
见鄱阳王低头不语,几人心底里也能猜出个八九分,毕竟大家心里都不痛快。
“殿下,陛下有何旨意?”
冯巨基低声问了句。
于是鄱阳王便将两封书信递了过去。
几人看完内容,说不上是什么感觉,本来始兴王来支援,益州亦可增加些士气,可如今指不上了。再看陛下的敕令,无非是些劝慰之语,根本就没人来支援啊!
看来防守益州,只能靠屋里这几个人了。
“敌军已驻扎在广汉郊外。”
“洛水上游,皆是北军战舰。”
“你们说说吧,该如何御敌。”
鄱阳王说完,盯着一旁的防务舆图,目不转睛。
这里解释一下,此处的洛水不是北徐州的那条河,而是益州境内的一条大河,也是益州水军操练的地方。
“广汉郡城紧靠洛水,我水军战舰就在城北水面。”
“事已至此,我水军应主动出击。”
“水面战事可由我和子响将军掌管。”
“至于岸上,还要劳烦冯将军了。”
王茂远说着,点头示意。
几人听后也表示赞同。
“将军此提议,乃是当前上上之策。”
“不过索虏甚是狡诈,前番守城时我们已经见识过了。”
“将军还是要多加留意才是。”
易琼说着,看了看其他人,大家微微点头示意。
“广汉郡城在洛水西案。”
“我水军战力自然勇猛,但北军又何尝不知呢!”
“若他们再施诡计,用少量士卒驾驭战舰,牵制我水军,而后聚集大半兵力,从西面攻击郡城,我军步骑军阵定会被其冲破。”
“因此,我们不得不多加提防啊!”
冯巨基补充了几句,众人听后皆点头赞同。
鄱阳王捋了捋胡须,看了看他。
“既如此,冯将军可有良策?”
“回殿下,我水军尚有五万士卒。”
“步骑亦有六万余人。”
“若以一万水军于战舰上与北军对峙,其他水军便可作为弓弩、步卒。”
“再将战舰上抛车卸下,置于城门各处。”
“如今形势,我们应以防守为要,一旦敌军攻城,我们可以箭矢、投石击杀之。”
“待敌军疲惫,我军步骑可发起冲锋。”
“虽不能大获全胜,但亦可将敌军抵挡在外了。”
冯巨基说完,再次低头拱手。
王茂远稍作思考,看了看他。
“巨基兄此计,未免冒险了些。”
“我水军在战力上足可与北军抗衡,若是弃水登城,恐胜算渺茫啊。”
冯巨基捋了捋胡须,稍作拱手。
“战局瞬息万变,我们又怎么能固步自封呢!”
“若是水陆分兵作战,即便赢了水面,恐怕也会失去郡城。”
“索虏既畏惧我水军,我们可用战舰作为迷惑。”
“至于胜负,还当在守城。”
“既如此,诸位将军便表态吧!”
鄱阳王转过身,朗声说道。
“同意冯将军计策者,将茶杯举起!”
易琼听后二话没说,举起了茶杯。
张子响也跟着举了起来。
刘孝仪、刘之遴端着茶杯看了看鄱阳王,也缓缓的举了起来。
“值此危难之际,我等应同心同德,茂远将军,你说呢?”
王茂远听后眨了眨眼,朝着鄱阳王举起了茶杯。
“既然大家都同意,就由冯将军行统帅之权,你们速速回去准备吧!”
“郡城内......只留五千守军便可。”
“我亲自镇守,等你们凯旋!”
几人听后皆跪地叩首。
这一战算得上是生死之战,毕竟连鄱阳王都成了光杆儿司令,足见其决心。
初秋,京都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那就是几个小皇子被封为郡王,朝廷为此举办了简单的受封礼。
阮修容之子萧绎,早年间因病只剩下了右眼,故而巷间皆称其为“一目先生”,如今受封为湘东王。
葛修容之子萧纪,受封武陵郡王。
丁充华之子萧纶,受封邵陵郡王。
几位妃嫔自然是喜不自胜,自古母以子为贵,如今三位母亲算是完成了遂愿的第一步。
按照历朝惯例,皇子受封后不久就可以外任要职,那便是遂愿的第二步,也可以叫终极目标。
太极殿前宣告天下后,受封仪式便告一段落。
几个妃嫔娘娘激动得热泪盈眶,只有袁淑仪独自在角落里暗自伤神。
一旁的邓淑仪见状凑到跟前,声音轻缓。
“姐姐这是何苦呢?”
“都说得道有先后,陛下近日频频去华林园,姐姐还要抓住机会才是呢!”
邓淑仪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此话本是好心安慰她的。
可谁不知道,她邓明慧暗地里巴结吴淑媛,说不定在密谋着什么。如今有面圣的好机会,又怎么会真心相告呢!
于是袁淑仪放下锦帕,看了看她。
“多谢妹妹宽慰。”
“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如此良机,妹妹还是留给自己吧!”
邓淑仪听出了话外音,于是抬起右手,以锦帕掩口。
左手却不由自主的抚了抚小腹。
“姐姐所言甚是,只是妹妹这段天涯沦落,算是跨过来了。”
袁淑仪斜眼看了看,只见邓淑仪的小腹微微隆起。
于是乎心中震颤了一下。
没想到被她抢了先,不过陛下很少叫妃嫔侍寝,怎么她就......会不会是这小蹄子点心吃多了,故意来捉弄自己呢!
“呦,既如此,先要恭喜妹妹了!”
“姐姐这话就见外了,妹妹哪里受得起呢。”
二人各自抿着嘴儿,擦肩走过不说。
因浮山筑堰所耗财物人力越来越多,眼看着就超出了预期,但工程才进行了一半。
这样一来,当初反对筑堰的人便更加坚定了,于是众人再次掀起了一场议论。
太极殿里,众人私下通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皇帝听得有点不耐烦。
“袁卿,你是何想法啊?”
袁昂听到皇帝召唤,便挺身上前。
“陛下,据粗略统算,浮山筑堰仅数月便花费了银钱三百万,所用劳役已增至十七万,以至于北徐、南兖、南豫三州农事荒废,如此观之,恐不能长久矣!”
皇帝听后一愣眼。
怎么花了这么多钱?这可是当初没想到的。
“况且北国知晓我军在下游筑堰,多有怀疑,故而荆山附近敌军频频侵扰,欲冲破荆山大营,进而坏我大堰基础。”
“如此一来......筑堰进度相较于开始,慢了许多。”
皇帝听后脸上并没有什么神色,毕竟工程已经开始了,最初的意志坚定诸臣工都是有目共睹,现在想要退缩也不行啊。
“荆山自有轻车将军驻守,又有张豹在侧。况且康长明不是亲自在督办筑堰一事吗?”
“怎么?北徐州一众臣工还有其他意见吗?”
袁昂低头眨眨眼,并未作声。
此时徐修仁接过话茬。
“回陛下,北徐上下无不遵从圣命。”
“只不过心力耗尽,仍旧无休无止,他们只好夜以继日,追赶进度了。”
徐修仁捧着一大摞奏折,都是这几个月北徐州大小官吏发来求助、诉苦的。
其中不乏南兖、南豫二州官吏,只因北徐州筑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耕作和税收。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袁昂和徐修仁代表着尚书和中书两省,中枢机构的首脑都如此表态了,皇帝却仍旧靠在龙椅上不作声。
“陛下,筑堰囤水本为一时之举,何不缩短工期简单修筑,如此也可省去部分花费。”
左户尚书、太常卿陆明霞上前,提了个折中的建议。
大家都知道,工程一定是要继续的,所以在朝堂之上,君臣之间就没必要搞得这么僵硬了。
陆明霞这个和事佬参透了其中的深义,于是提出个精简之策,用以安抚众人情绪,替陛下笼络人心。
“陛下,陆尚书所言不无道理。”
周开逸也跟着打着圆场。
“事到如今,只有缩减开销,才能安抚民意,还要催促康将军,万事要力行节约,加紧筑堰方为上策。”
皇帝看有人打圆场,自己也便有了台阶。
“嗯,二位爱卿所言甚是,徐令、袁卿,你们看呢?”
袁昂看了看徐修仁,互相点了点头。
也只好这样了,互相都卖个面子。
如此,压力便给到了康长明这边。
本就没日没夜的赶工,近日康长明的身体也愈发吃不消了。
只好躺在帐中休养,一边还要批阅着筑堰相关奏报。
张豹听闻康长明身体有恙,趁着夜色便来到了大帐中。
恰巧昌义之同在。
于是张豹低头拱手。
“末将张豹参见二位将军。”
康长明瞥了一眼。
“太守前来有何事啊?”
“回将军,近日木料紧缺,末将便下令将破旧民居拆了补充木材,但大匠卿夏侯季龙却说旧木不可用,一定要砍伐新林才行。”
“末将一时拿不准,故而向将军奏报。”
康长明越听越心烦,连这点小事还要大老远的赶过来询问,这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看来这张豹心中一定是对没给他正式的名分耿耿于怀,先前只是心里不自在,现在却演变成了拖拉不配合消极怠工,这还了得!
“张太守,你我虽品阶有异,但终究同侍一主,你如此推脱要务,就不怕陛下怪罪吗?”
康长明的声音明显高了些,就是想让他懂得收敛。
可张豹听后只是抿嘴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