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想致富,搞蔬菜大棚(求追读) (第2/2页)
直到大姐做完饭,唐家梁才口干舌燥的讲完第一代冬暖式蔬菜大棚。
“海滨!海滨!”
“舅舅,你叫我啊?”
try{ggauto();} catch(ex){}
唐家梁灌了口水,问道:
“村里有没有种西瓜的?”
“有,老孙头家里就种,舅舅,但是他家种的比不上西面沙河村的西瓜好吃,沙河村都是沙土地,种出来的西瓜又大又甜。”
唐家梁掏出一张大团结,递给他,
“沙河村远不远?”
“舅舅放心,我骑自行车,十分钟就回来。”
唐海滨拍着胸脯道。
“那行,你去吧,小心点,多买几个。”
“好嘞。”
“兵兵,你说的大棚真能种成功?”
“爸,技术上我敢肯定能成,但是也要看种的人是不是上心,有没有认真研究各种蔬菜的种植条件,比如温度啊,水啊,肥啊等等,什么时候该开窗透气,什么时候该授粉除虫,等等。
所以大棚从技术上来说是没问题的,关键也得看人有没有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心带领群众致富。”
“那个兵兵,你能不能把你刚才说的都写下来,有些我还没听明白。”
林小溪起身拿过唐家梁的背包,取出一摞纸,“爸爸,家梁哥早就写好了,您看看。”
父亲惊喜的接过来,然后拿远了眯着眼看。
然后父亲不断的提问,甚至还有一些字他不认识。
唐家梁笑着和父亲开玩笑道:
“爸,你该退休了,该让位给有知识的年轻人了。”
父亲也不在意,摆手道:
“你以为我喜欢当这个支书哪。还不是因为只有我才有这个威望,能压服村里的几个刺头。
现在你四大爷家的海平就跟在我身边,他可是高中生,要不是你四大娘卧病在床,他早就去镇上上班了。”
唐海滨吭哧吭哧的抱着一个大西瓜走了进来。
“妈,自行车上还有三个,你拿下来吧,我拿不动了。”
唐家梁连忙起身,“大姐,我去拿,你休息会儿,这个天儿做饭也太热了。”
将西瓜放进院子里的水井冰上,傍晚就能吃上冰凉的西瓜。
家里除了蔬菜就是咸鱼干和虾酱,其余啥都没有,大姐又害怕饿着唐家梁,中午就简单的做了手擀面,一种是海兔干做的海鲜卤,还有一种是唐家梁的最爱,麻汁拌面。
麻汁就是花生酱稀释一下浇在过了凉水的手擀面上,然后加入黄瓜丝,蒜泥汁,这么一拌,嘶,又香又辣。
这都多少年没吃过大姐做的麻汁拌面了?
唐家梁痛快的连吃了三大碗,林小溪也不遑多让,吃了一碗麻汁拌面,又吃了一碗海兔干海鲜面。
大姐不停的说着抱歉的话,表示唐家梁也不提前通知她一下,家里什么都没准备,让新媳妇看了笑话。
唐家梁摆摆手,“大姐,都不是外人,你看小溪的胃口好着呢。晚上你让我姐夫留点海鲜什么的,我们晚上吃海鲜,京城里可吃不着新鲜的海鲜。”
“嗯,我喜欢吃海鲜,大姐,晚上让姐夫留点不值钱的,卖不上价的海鲜,反正我们都爱吃。”
林小溪美滋滋的喝着面条卤,感觉海兔干做的汤特别鲜。
下午,唐家梁和林小溪带着礼物跟着大姐去了八甲村的大姑家。
大姑的礼物是老妈准备的,吃的,穿的,用的。那时候大姑对老妈很好,就是离婚了,大姑也只是埋怨父亲,没有说老妈的不是。
到了大姑家,大姑看见唐家梁也哭了,抓着唐家梁的手就不松开,不停的骂着唐家梁的老妈没良心,那么多年都不来看看她这个老姐姐。
大姑今年六十八了,姑父去世好几年了。老太太有五个孩子,都已经成家了。现在住在大儿子张志丰家里。
而唐家的男丁现在就剩下唐家梁这根独苗了,所以特别的亲近唐家梁。
唐家梁看老太太哭的伤心,出言安慰道:
“大姑,要不您国庆节的时候跟我爸和我大姐去京城参加我的婚礼去?您亲自去骂丁秋香,这隔着我骂,对她不疼不痒的。”
大姑被唐家梁逗笑了,“去,净拿你大姑开玩笑。我都多大岁数了,还出门去京城。”
“这有什么?您身体还这么硬朗,您就不想去看看毛主席,不想去看看天安门?不想去看看丁秋香?到时候回来您还可以和您的老姐妹说一说这京城的景儿,吹一吹您都见过哪些世面,这人生在世几十年,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京城逛一逛,您都不把握机会?别人可都是想去都捞不着呢,顺便也让人羡慕一下您有个好侄子。”
唐家梁嘚不嘚的把老太太说的心动了,也是,自己还有几年好活了?现在还有机会去京城逛逛,这次不去,以后是不是都没机会了?那自己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唐家梁看老太太动心了,连忙说道:
“大姑,我在BJ买了个大四合院,有的是房间,您带着我的几个哥哥嫂子和姐姐姐夫,还有孩子们都去,我那里住的开。”
大嫂面上一喜,还不等她道谢,大姑脸一板,“去那么多人干什么?怪麻烦的,我自己跟着你爸去就行了。”
唐家梁也不管,反正他是邀请了,人多他接待,人少他也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