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385章 汉中之战(2)

第385章 汉中之战(2) (第2/2页)

为了巩固地盘和维持战争需要,又仿造明廷旧制,将投降的汉军与分散各地的军马,组成了一支新式军队,以绿旗为标志,故称之为“绿营军”。

清廷在围剿西北境内的各地大小反清武装时,将绿营作为战争的主力和炮灰来使用。

而八旗军则在绿营军后方担任着督军的角色,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八旗军的伤亡。

张勇原是明朝将领,在湖广时投降了阿济格,隶属于陕西总督孟乔芳。

汉中乃是进入西北的枢纽重地,孟乔芳派张勇驻守汉中时,阿济格便让自己的儿子领2000八旗兵为督军。

见傅勒赫决意前往阳平关督战,张勇心里都直接开骂了:

“你这样去阳平关前线,这不瞎搞吗?”

但张勇是拦不住傅勒赫的,为了保证傅勒赫的安全,还得给阳平关增兵。

不然傅勒赫万一有个好歹,自己全家都得跟着陪葬。

最后张勇调了4000绿营兵,随傅勒赫的2000八旗兵一起增援阳平关。

张勇暗暗叹息,如今明军虽然打着剿匪的名义来攻打汉中,但他相信明军绝对还有其他动作。

他只希望孟乔芳和阿济格能快速从陕西调兵增援,不然汉中兵力被傅勒赫这样一搞,实在是有些空虚了。

~~~~

话说高文贵亲自督阵攻打阳平关,结果连攻三天,却是久攻不下,还伤亡上百人。

高文贵骂骂咧咧的收了兵,不敢再继续强攻猛打了,怕失了士气,暂时休兵罢战,等火炮来了再攻城。

五日后,李定国亲率一万大军抵达阳平关下。

这些天因为攻城受挫,高文贵一脸愧色向李定国禀明阳平关情况。

“阳平关让清军修的跟个乌龟壳似的,实在难啃。”高文贵说着,一脸不甘心,毕竟当初为了当先锋官,把牛皮吹出去了的,

“总爷,火炮应该也到了吧,不如拿炮轰开缺口,末将愿带人突击。”

李定国并未责备高文贵,因为他打心眼里就没指望高文贵能快速攻下阳平关,只是让他提前来搞事情罢了。

当听闻阳平关内的清军竟然有大量援军赶来之时,李定国着实感到有些诧异。

然而,他很快便意识到,清军在阳平关部署的兵马数量越多,对于自己后续的计划反而越是有利。

李定国目光如炬地看着前方,缓缓开口说道:“高文贵,我拨给你一些火炮,但你需率领手下人马继续攻打城池。”

“只可惜这蜀道崎岖难行,一路跟随而来的仅有几门小型佛郎机炮而已,想要凭借它们直接轰开阳平关那坚固无比的防御工事,恐怕并非易事啊!”说到此处,李定国稍稍停顿了一下,话锋陡然一转。

“但即便如此,你也务必要在此处制造出浩大的声势来,令阳平关的守军分身乏术、自顾不暇。”

“而本将军将会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翻越过那走马岭,对略阳县发起一场出其不意的奇袭战,彻底切断清军的后路!”

高文贵一听李定国竟打算亲自率兵翻越走马岭去攻打略阳,心中不禁大急。

要知道,那走马岭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湿滑,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坠入万丈深渊,可谓是凶险至极!

“总爷,您是一军主帅,怎可亲自带兵去打略阳,要不由您在此坐镇,末将带人去打略阳吧。”

李定国缓缓地摇了摇头,目光坚定而沉稳地看着前方,开口说道:“此次随我前去攻打略阳的军队,主要是以菘藩卫的羌族土司兵为主力。”

“要知道,略阳县曾经可是羌族的祖地啊!对于那里的山山水水,甚至是每一条小道和山谷,他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走马岭一带的复杂地形,他们也是摸得一清二楚。”

站在一旁的高文贵一脸忧虑之色,他作为李定国的心腹爱将,深知此番作战任务的艰巨与危险,心中着实放心不下自家主帅以身涉险。

李定国察觉到了高文贵的担忧之情,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文贵啊,你无需过于担心我的安危,只要你能率领部队在阳平关奋勇杀敌,打出我们的气势和声威来,使得清军无暇分身,无力分兵增援略阳方向,那么我这边自然也就会越发安全。”

高文贵听后,心知肚明自己在威望方面确实难以驾驭那支由陌生的羌人土司所组成的军队。

面对李定国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高文贵也只能挺起胸膛,大声回应道:“末将谨遵将军之命,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