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386章 汉中之战(3)

第386章 汉中之战(3)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南明:重生朱由崧!

李定国带领着一支四千人的突袭军队,正悄然行进于走马岭那蜿蜒曲折、荆棘密布的丛林小道之中。

士兵们个个弯着腰,步履维艰地向前挪动着身躯。

就连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战马此刻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只能被战士们用手紧紧地牵住缰绳,缓缓而行,整个队伍的行军速度异常缓慢。

他们所行走的这条小道,实际上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金牛道的一部分。

然而,岁月无情,经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洗礼,这条古道早已被世人遗忘,荒废多年。

倘若没有羌族战士充当向导在前引路,普通人恐怕根本无从知晓还有这样一条古道存在于世。

只见那些羌族战士们身手矫健,无论是面对着陡峭险峻的山路,还是错综复杂的丛林小道,他们都能够如灵活敏捷的灵猿一般,脚下生风,快速穿梭其中。

这些常年生活在川西北地区的羌族人,自幼便与大山荒漠为伴,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

他们不仅可以徒手将力大无穷的山羊和体型庞大的牦牛轻易制服,更拥有超乎常人的耐力,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成为优秀的山地军战士而降生于世。

队伍走了整整四天,绕过了几道崎岖大山湾,李定国出现在走马岭山头。

走马岭古时称之为白马山,又名烽燧山,两山夹峙,东依浕水,南带汉江,山顶平缓,山中虎啸猿啼之声不绝于耳。

李定国伫立在高高的走马岭山头,极目远眺东方,只见整个汉中盆地的景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在他眼前,让人心旷神怡。

李定国那张刚毅的面庞早已被汗水浸湿,但他毫不在意,随意地抬起手来,用衣袖轻轻抹了抹脸上的汗渍,转过头去,对着身旁一位身材魁梧、一脸英气的羌族将官开口问道:

“唐虎啊,按照咱们目前这样的行军速度,你估摸一下,大概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略阳县?”

听到李定国的询问,唐虎赶忙抱拳行礼,恭敬地回答道:

“回禀将军,咱们此刻所行走的这几道山湾,正是秦汉时期赫赫有名的石牛古道。”唐虎指着前方左侧,仔细对李定国介绍,

“只要顺着这条道路一直往西行进,便能到达略阳县。依末将之见,照此速度前行,大约还需要四天左右的时间方可抵达。”

“不过,如果咱们选择往东而去,则是去张鲁城,从那里可以直接抵达沔县的诸葛武侯镇。”

李定国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果断地下达命令道:“那就依照原定计划行事!咱们先迅速攻克略阳县,待略阳得手之后,即刻发兵袭击沔县!”

略阳县位于汉中西南方向,北上是关中盆地,南抵四川盆地。

自古以关中为中心的北方政权,或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巴蜀政权,都把略阳看作兵家要地。

李定国不惜亲率一支精锐部队翻越走马岭,若是夺取了略阳县,则可穿插沔县占据古阳平关,截断驻防在宁羌州的清军粮道,同时可直接突入汉中府首县褒城。

随李定国突袭略阳的4000人中,其中近半都是原菘藩卫的羌族、藏族土司兵。

为了拉拢这些羌、藏族战士为朝廷效命,李定国曾经亲往松潘卫,和诸多川西北乃至朵甘思的部落头领许诺条件。

李定国和四川巡抚文安之,联名奏请朝廷免除了松潘五年内的所有税赋、贡礼,又牵线搭桥组织内地商户前往菘藩开市集贸,延续增强茶马贸易,以此来招抚松潘的羌、藏族大小土司。

菘潘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重镇,茶马互市在汉唐时期开始,到了宋明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中国五大茶市口岸之一,大明先后在此设“松州卫”、“藩州卫”。

弘光二年,朝廷开始实施裁撤卫所、清查卫所军田,其中也包括了四川菘藩卫。

在文安之任四川巡抚之前,先有黄道周清理出川东地区的卫所军田,又有秦良玉坐镇,川东地区基本安稳,反倒是川西北地区更为复杂。

文安之深知菘藩的重要性,为了能顺利执行朝廷清查卫所土地的政策,他和李定国相互配合,同样亲自前往菘藩主持各项事宜,以此安抚人心。

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四川、湖广和江西等地的商人在明华堂的主导下,积极响应李定国和文安之的商贸政策,带着大量的货物前往菘藩进行贸易。

try{ggauto();} catch(ex){}

菘藩是茶马古道重要节点,但是这些年来因为整个大明形势崩坏,原本繁荣的商贸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