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壮士一去 (第2/2页)
武将们的态度极为坚定,他们认为必须以雷霆手段迅速打击明教和宋江的势力,不能让敌人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赵佶听取了群臣的意见,脸色逐渐阴沉。作为一个有着艺术家气质的皇帝,他更倾向于安定和平,但眼下的局势显然已不允许他继续保持观望。
赵佶环顾四周,沉思片刻,最终下令:「高俅,你即刻调集沿海各路军马,重建海防。同时,传旨泉州稽盐团练使,速率部北上支援。蔡卿,速与礼部商议,调度所需资源,尽快恢复我大宋海防力量。至于宗泽所言之事,查实后朕将严惩不贷。」
他接着对群臣说道:「此次明教余孽与宋江勾结,此事不可小视。待高太尉出征,朝廷将视其战功酌情奖赏。同时,朕亦将派使者往登州宣抚军民,安定人心。」
朝堂上的气氛愈加紧张,群臣意识到,宋朝已经进入了一个必须面对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而明教和宋江的势力似乎也在朝堂的决策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
随着赵佶的决策发出,朝廷迅速开始调动资源和力量,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更大危机。
朝堂上,殿前都点检高俅对阮通这名人犯的桀骜态度极为不满。在一次审讯中,高俅亲自出马,试图逼阮通开口,但阮通不仅不屈服,还一口痰吐在了高俅的脸上。高俅气急败坏,怒不可遏,当场下令结案将阮通凌迟处死,以警示其他叛贼。
十月的秋风凛冽,刑场上,阮通被捆绑在刑柱上,面对即将到来的酷刑,他毫无惧色。阮通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随着刀刃一次次落下,他的痛苦呻吟混杂在骂声中,响彻刑场。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咒骂宗泽和高俅、咒骂赵宋朝廷,直到气绝身亡。
阮通的死并没有带来赵宋朝廷的安宁,反而激起了水鬼营和宋江军中更大的仇恨。方梦华得知消息后,深感痛惜,意识到这场战斗远未结束。正如即将到来的严冬,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临沂的宋江军大寨,阴云密布,气氛沉重。活阎罗阮恩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大寨,向宋江禀报了阮通失踪的消息。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因为他知道五哥儿的失踪意味着什么。
「兄长一直没有音讯。」阮恩紧握拳头,眼眶微红,「我已经派人四处寻找,但毫无结果。我怕……怕是凶多吉少。」
宋江听后,心中一沉,忧心忡忡。他知道阮氏兄弟一直是他得力的战将,失去阮通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于是,他命令手下的探子加紧行动,务必找到阮通的下落。然而不久之后,登州传来的消息更加不祥——登州知府乐可适被刺杀,刺客被捉拿后押解进京。
宋江脸色一变,他意识到那个刺客很可能就是阮通。然而,事已至此,他只能祈祷这只是一次意外。然而,噩耗接踵而至——阮通在开封被公开处刑,临刑前怒斥朝廷并辱骂殿前都点检高俅。
消息传来,宋江心如刀绞,与阮恩相对而泣。阮恩捧着阮通的遗物,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如今阮氏三雄已去其二,宋江虽强忍悲痛,却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吴加亮冷静地分析了当前局势,「此事必有后续。阮通刺杀登州知府,最终被押解京城凌迟处死,朝廷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然会借此机会,对我们进行大规模的征剿。」
宋江听后,心中愈发沉重。他深知吴加亮的判断多次证明准确,朝廷若真因此动兵,他们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他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于是,他立刻派遣戴宗和燕青前去打探情报,探明朝廷的下一步动向。不久后,探子从莱芜的宋军大营传回消息,确认了宋军正在进行异动,似乎在准备对京东地区的绿林势力发起攻击。
「看来吴学究的预感没错,朝廷果然已经开始行动。」宋江紧握拳头,眼中充满了坚毅与决心。「通知京东绿林会的各山头,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朝廷的征剿!」
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他必须集结所有力量,团结所有绿林好汉,才能在这场浩劫中生存下来。宋江军寨的灯火通明,战鼓声渐渐响起,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大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