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芳明1128 > 第一三六章:壮士一去

第一三六章:壮士一去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芳明1128!

宗泽在成功设伏重创水鬼营后,立即着手对俘虏的水鬼营喽啰进行审讯。经过一番拷问,宗泽终于从这些俘虏口中得知,袭击芝罘水寨的这支水军,正是京东巨寇宋江手下的阮家兄弟所率领的水鬼营。

当宗泽听到俘虏提到「方大当家」时,心中微微一震。他追问之下,得知这个「方大当家」正是方腊余孽的首领方梦华。这个名字在他耳中犹如雷鸣一般,瞬间让他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宋江和方腊余党竟然勾结起来,合谋摧毁了大宋的海防,这无疑是对朝廷的巨大威胁。

宗泽思索片刻,决定立即将此事上奏开封朝廷。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地方性的战斗,而是可能演变成一场波及整个大宋的动乱。方腊起义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宋江又在北方死灰复燃,如今两股势力合流,势必对大宋构成严重威胁。

他写下紧急奏疏,详述了水鬼营的袭击经过,以及从俘虏口中得到的情报。宗泽在奏疏中强调了宋江与方腊余孽的合谋,并指出此事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他请求朝廷立即调集兵力,加强海防,并对北方和东南沿海的宋江势力进行严密监控和剿灭。

在宗泽看来,朝廷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防止这股叛乱势力进一步壮大。他深知,若不及时应对,这场动乱将可能对大宋的国运造成难以挽回的打击。

而在嘤游山,立太岁阮进的死如同一根利刺,深深刺痛了莽二郎阮通的心。尽管回到嘤游山后,他表面上默默接受了方梦华的安排,留守修整,但内心的仇恨却如熊熊烈火,愈燃愈烈。每当夜深人静,孤独和愤怒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阮通独自坐在一块海边的岩石上借酒消愁,喝着四明山二锅头,越喝越上头。月光照在他愤怒而疲惫的脸上,仿佛在提醒他心中未了的仇恨。最终,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决定趁阮恩去临沂大寨跟宋江汇报此行,独自返回登州刺杀通判宗泽,以报杀兄之仇。

阮通偷偷潜入登州城,凭借多年在水上漂泊积累的经验,他轻而易举地避开了巡逻的士兵,成功潜入府衙。但他对府衙的布局并不熟悉,在迷路的过程中,误闯入了知府乐可适的书房。阴差阳错,他将乐可适误认为是宗泽,一刀将其砍倒。然而,这一举动引发了府内的警戒,不久,阮通就被巡捕围住,在绝境中他被擒,送入死牢。

宗泽得知此事后,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他意识到,阮通是方梦华和宋江勾结的重要线索。为了震慑叛贼并向朝廷表忠,宗泽决定将阮通押解到开封,作为此次大案的关键人犯献俘于朝廷。

阮通被押解至开封后,面对朝廷的审讯,他表现得极为倔强和顽固。不论大理寺审讯官如何威逼利诱,他始终一言不发,只在被质问方梦华和宋江的计划时,破口大骂,咒骂赵宋君臣的腐败无能。

宣和五年九月初三开封朝廷收到宗泽的奏报后,这次奏对在九月初八的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展开。开封的朝堂显得格外庄重肃穆,因为宗泽的奏报内容让朝廷上下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宗泽的奏报由当时的枢密院副使赵良嗣亲自呈递给皇帝赵佶。奏报详细描述了登州遭袭的过程,指出攻岛的敌军不仅是被朝廷认定为海盗的明教残余势力,而且还有宋江一伙的水寇参与其中。最为震惊的是,奏报还详细列出澄海军和平海军被摧毁的惨状,特别强调了大宋水军的惨败。

「陛下,臣已查实,」赵良嗣一脸凝重地说道,「这伙倭寇并非外族,而是明教的残余势力,他们与京东巨寇宋江相互勾结,共同攻打我朝沿海。这一战,我朝明州水师和登州水师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泉州的稽盐团练使可供调遣。」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纷纷低声议论,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安。

闻听此言,宰相蔡京眉头紧锁,心中惊骇不已,但他依旧保持着外表的冷静。他慢条斯理地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明教余孽不除,恐怕会生变乱。而这宋江贼寇竟然与明教勾结,更是胆大包天。朝廷应当迅速采取行动,以安民心。」

礼部尚书李邦彦则更加忧心:「陛下,沿海水军之事不容小觑,如今北方失守,海防更显重要。稽盐团练使远在泉州,一旦南北两线皆被牵制,恐将难以应对。」

许多官员纷纷点头赞同,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海寇袭击,更是牵涉到北方辽国、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朝廷急需重新部署海防力量,否则沿海百姓将无宁日。

与文官们的忧虑相比,武将集团则显得更加急躁。殿前都点检高俅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他走到殿中,跪地请命:「陛下,臣愿亲自领兵征讨宋江与明教余孽,以报海军被覆之仇!海防力量需尽快重建,若不给予这些逆贼以沉重打击,他们只会更加猖獗。」

try{ggauto();} catch(ex){}

枢密使广阳郡王童贯也站出来支持高俅的意见:「此事确需迅速解决,否则北方的海上防线将形同虚设。臣愿与高点检共同出兵,以挽回我朝海防颓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