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奴大欺主(基建)!
“知道我为什么让你读书吗?”
俞羲和歪在躺椅上,端起一个沁凉的银盘,上面是冰镇的稀罕葡萄,接触空气后,蒙着一层楚楚可人的雾珠。
她惬意的翘着脚,手指一个一个揪下来丢进嘴里吃着。
“打仗只会用蛮力,那是武夫。想当将军,就得读书。”
她腮颊一鼓一鼓的,朝着长明问道:“你现在说说书好不好看,有没有道理?我们汉家文化博大精深,沉浸知识的海洋,迷人不迷人?”
长明不敢抬头看她,喉结滚动了一下低声答道:“自然是,迷人的。”
河东俞氏,百年世家,藏书富如烟海,俞羲和尤其对兵法兵书情有独钟。
这些书很多是先秦高古的绝版书简。战乱频繁动荡,诗书教育日渐衰落,只有世家大族才有丰富的藏书。
她对打仗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近日以来,不仅长明在行军打仗方面的见识水平突飞猛进,俞羲和也大开了眼界,深深感叹先人的智慧。
这些浩秩纷繁的智慧结晶,有的早已消失,俞羲和经常感慨,自己何其有幸,可以这样近距离地,对话古人。
且对其中古今通用的一些军事知识、战略技巧,一次又一次感到震撼。
俞羲和书案上摆放着河东各州州丞传来的报告。
明面上这些东西会先送到她父亲俞秀松那里,在那边走个过场,继而出现在她这个实际掌权人的书房里。
报告里面写的很简略,出现的多是数字。
她以郡守名义颁布了一系列命令,其中有一条就是,公文不要冗长,不要说多余的废话,更不要修饰过多的辞藻,只需把事情说清楚。
“户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四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夏产黍、粟、麦、豆计一百零七万三千五百石……”
她颁布的郡令里,包括很多关于农业的鼓励政策和技术。
比如豆类和谷物类的间种、套种,还有就是优良种子的育苗育种。
要求当地州府派发良种,派发耕牛,建设提水翻车,修挖沟渠水井。
不许饿死民众,州县要拨粮食赈济……等等等等。
但凡在禹州能够实验,并推行的农业方法、施政方略,她全安排贾布总结下来,写进发给各州县的郡令之中。
在郡令颁布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自由民和依附于世家大族的佃户有很重的赋税,千百年的农耕社会,老百姓吃饱的日子太少了,往往处于饥饿的恐惧之中。
让他们贸然改变耕作方式,带来的是饿肚子的风险,会不会连保底的果腹都做不到,所以难度无异于缘木求鱼。
凝聚人心?有时需要借助一点点迷信。俞羲和借用了后土娘娘托梦之说,推行着这些经过验证的农业技术。
如今,初见成效。
河东郡蒲州、禹州、脽州三州十九县,没有饿死人。
这个青黄不接的春季已经过去,迎来了丰收的夏秋季节。
过春风十里,喜看稻菽千重。
暗夜,风雨交加。
这样的雨夜,断线的珠子噼噼啪啪敲打在屋檐瓦片上。偶尔还有低沉的风雷震震声,从天际云端远远的滚落而来,挟卷着山雨欲来之势。
太守府里,有的人睡着,有的人还醒着。俞羲和早早睡了,任外面雨意潮湿沁凉,她稳稳的缩在滑软温暖的锦衾里,睡得安稳而踏实。
一队黑衣人悄然摸进禹州太守府。
自从孔苌回来,便被俞羲和安排去了马场,专司牧马之事。
长明不声不响的,就接过了俞羲和院子夜间戍卫的任务。
原本夜间戍卫应该轮值,但不知什么原因,长明并未安排别人,而是亲力亲为夜夜戍守在她院子中的桂树上。
这些黑衣人摸进太守府,立刻四散而开,无声无息分别摸向不同的院子。
雨声遮掩了这些人细微的脚步声,天上月光、星光都被云层遮蔽,天地之间一丝亮也没有,黑暗仿佛吞噬了所有的事物,危险的气息渐渐逼近。
桂树枝桠之间,一身蓑衣的长明警觉的睁开眼,他敏锐的野兽直觉绷紧,仿佛察觉了什么。
有人。
他浑身提起戒备,握紧腰间的刀,一双如星子般闪着寒芒的灰蓝色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黑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