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第2/2页)
一道破空声响起,长明如一道出鞘的利刃,直直向那声响之处而去。
他的招数大巧不工,刀势沉重,直冲那人面门而去,两人刀剑碰撞,发出清冽而令人胆寒的啸吟之声。
夜空中骤然亮起一道星火,直冲天际,在俞府上空爆出巨大的轰隆声,随之在黑夜中爆亮,整个俞府在那爆燃的光亮中一览无余。
汀洲院主屋的窗子不知何时推开了一道缝,俞羲和躲在窗后,手里还捏着一个冒着硝烟的铜管。
是她冲着外面空中燃了一个信号弹。整个俞府都被这声音和光亮惊动了起来。
那刺客训练有素,见此情况,知道情势大变,恐难以得手,迅速做出了决定。
不知他吹响了什么奇怪的哨子,是一种很细微的哨音,却仿佛钻到人耳孔里,让人头痛难忍的声音。
这些黑衣人迅速踏着屋檐四散而去,长明怀中连弩对着黑衣人五箭齐发,却见那黑衣人身形诡异,堪堪躲了过去,只在肩上中了一箭,身形一滞,仍旧逃脱了。
俞府守卫人数少,分散守着这些院落,还不知道这些刺客有没有后手,长明不敢离去追击。
他沉沉望着,回忆着刚刚那些人的招式和身形,思考着谁会刺杀她。
“刚刚那些是匈奴人。”俞羲和啪的一声推开窗,肯定的说道:“肯定是汉国派来的,错不了,除了汉国没有人想让我俞府出事。”
青莘匆匆赶来:“主上,你没事吧?”
没过多久,太守俞秀松、长公子俞近之、二公子俞炳之、三公子俞玄之几人院中来报,他们也纷纷遭到刺杀。
俞羲和赶忙问道:“他们都无事吧?”
来人回道:“只有三郎君稍稍受了些惊吓,其余因侍卫守护抵御及时,均无碍。”
俞羲和松了一口气,青莘望着长明问道:“长明,你与他们交手,你如何看?”
长明立刻道:“他们联络中所用哨音非常独特,曾是匈奴五部驯鹰犬所常用的,目前可以推断这些人的匈奴出身。”
俞羲和的手掌啪的一声打在桌上,满眼愤怒:“汉国欺人太甚!青莘,明日召集青锷、孔苌,再给父亲哥哥们传信,到我这来,我自有安排!”
翌日,天色大晴,阳光灿灿。
俞秀松、俞近之、俞炳之、俞玄之和她的麾下们都到了汀洲院。
俞羲和难得一改往日玩世不恭的惫懒,一大早就拿着笔在帛书上划来划去。
她眼中燃烧着一股光,亮的让人分辨不出是窗外天光,还是她的坚定信念。
“我曾与父亲有过长谈,那时我说我们收纳流民,豢养私兵部曲,是为自保。”俞秀松坐在上首,她的三个哥哥分坐两侧,青莘、青锷、孔苌本坚辞不坐,也被她摁着坐在下首。
俞羲和坐在父亲桌案之侧,长明、青萍、青梅随侍其后。
俞羲和面前是茶炉,她亲手给父亲哥哥烹茶。
“青莘不久前也曾问我,是否有建兵之心,我没有承认,因为我觉得贸然提建军之事,操之过急,应徐徐图之,以积蓄实力为首位。”
她不疾不徐的一杯一杯斟满,再一杯一杯的递给青萍、青梅,让侍女给在座众人一一奉送。
“我们河东固然有盐铁之利,山河之便,但是时势不等人。现在看来,敌人已经犯到我们头上了,不得不把事情说开了,说清楚了。”
她用布巾擦擦手,看着众人。
俞氏家主、晋朝河东郡太守俞秀松是一个年逾天命的士族中年男子,容貌气度不凡,有着长长的美髯。他依旧震惊的望着女儿:
“羲儿,你要做什么?”
俞羲和却望向她的大哥,俞氏大郎君俞近之,微微笑道:“父亲,您让大哥说给你听吧。”
俞秀松惊讶的望着大儿子,天哪,他原本以为女儿离经叛道,小儿子不问世事,二儿子醉心武学也就罢了,好歹他们俞氏祖宗保佑,还有一个稳稳当当的大儿子。
现在一声霹雳震碎了他的幻想希冀。
大儿子也不是他想象的温良恭俭让,他,他又做了什么?
俞近之自十几岁显有才名,然后便遭逢八王之乱,晋廷昏乱,九品取士制下,俞氏高门,他虽可以轻轻松松入仕,但出人意料的,他并未出仕为官,而是至今隐于世已有多年。
因为他隐于河东俞氏府中蜗居读书,并不喜清谈交友,所以他既没有当世之名士的名望,也没有人了解他成年后的志向心性。
总体讲,他说不上庸庸碌碌,世人却也着实难知其才。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俞近之年约二十四五,萧萧肃肃舒朗一笑,安抚老父亲道:“父亲别担心,我和小妹也没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