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生之幕后为王 > 第226章 翻译是个好借口

第226章 翻译是个好借口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重生之幕后为王!

对于老教授言语中的表扬,卓子远欣然接受,而对于老教授的眼力,他也是佩服万分,仅仅从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就能看出自己的心中是有一个理论,真的非常不简单,不过想想也是,人家在这一行钻营了一辈子。

“梁教授,我哪敢称得上有什么体系,我就是有这样一个想法而已。”卓子远适当的谦虚道。

“是吗,你在论文里提及了蓝海和红海两个概念,很新颖啊,你是怎么想到的。”

卓子远并不知道蓝海和红海这两个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反正他在百渡和谷歌上是都没有找到的,看样子这个梁教授也没有听说过,“我也忘记了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词,我觉得很适合用在我的论文里,就拿来用了,用红海来比喻现有企业的生存战略,就像一群鱼只知道在一个固定的海域捕食争斗,让这个区域充满鲜血,就像现在的企业一样,哪里赚钱就往哪里走,盲目、从众,最终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大家都很难吃饱。那蓝海就是红海之外的大海,拥有的无限的资源,只是你并没有发现而已,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企业出路,就是要往红海的边界不断探索,创新,而不是沉浸在红海内部厮杀。”

“说的好,你这个比喻直接把商场的本质给描绘了出来,厮杀,上场竞争可不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吗?这样,你看看还能不能把你的观点更细化,深入化,这篇论文我帮你作了一些修改,然后以我的名义去投稿,当然我是第一作者,你是第二作者,你觉得如何?”梁教授看着卓子远说道。

“梁教授,您就是不写我名也没关系,我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发表不发表的,要不就别写我的名了。”卓子远其实是担心自己的观点跟现在有些人的观点重合,延伸出不必要的麻烦。

“诶,这可不行,那我不成了那种欺世盗名之辈了,照理说这篇文章是你写的,你应该是第一作者的,我最多算是帮你审核一下,混个第二作者的名头就不错了,只不过,你现在根本没人认识,而且你还只是大一学生,贸然投稿,可能会有些问题,我是打算你如果有个三四次类似的文章发表,那以后你就可以独立投稿了,到时候老师我还是会帮你审稿,就不署名了。”老教授的确没想到,这孩子竟然一点都不在乎这些名声,他本来故意没说透就是想看看卓子远的反应。

卓子远一听就头大了,你还想着写个三四次这样的文章,还都想发表,你要是换个其他的思路,我倒是可以考虑,例如论物流的发展,论互联网的发展之类的,可这蓝海战略,明摆着会有人整理成理论书籍,我这提前发表出来,很是不厚道,万一跟别人重复了,被人当成抄袭党就害人害己了,但卓子远也不能说不写,总不能在老教授面前表现的不思进取吧,特别是这老教授喜欢以论文作为考试题目,这就让人很难搞了。

“梁教授,我理解的,不管在哪里,都会讲究一个论资排辈的说法,想我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子,把这文章投出去,估计被人当笑话一样看了。”

“你能理解就好,这样,我已经把你的论文修改了一些词汇和引用,你现在就看看,看完如果没问题,你就回去修改好,明天打印出来给我,我找我朋友看看,争取发行在国内数一数二的期刊上。”

卓子远二话不说,拿起稿子看了起来,改动的并不多,这篇论文是他认认真真写的,花了不少精力的,文章中观点的严密性毋庸置疑,老教授改的也是一些专业用词方面的错误,卓子远几分钟就看完了。

“梁教授,没问题,那我现在就拿回去改吧,明天交给你。”

“行,哦对了,你有手机的吧,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把你的留给我,方便日后联络,记得明天一定要给我。”

卓子远存好老教授的电话号码就给他回了一个过去,省得写号码了。

告辞老教授后,卓子远立马去了图书馆把论文给改好了,又跑了一趟学校打印社打印。

第二天上午,卓子远就把稿子和电子档都交给了老教授,老教授很开心,“小卓,你英语怎么样?”

“还行,日常对话没有问题,我也有看一些经济类的英文书籍。”卓子远不知道老教授要干嘛,实话实说。

“那就好,我把你的论文给我一个朋友看了,他建议我们可以尝试投稿给海外的经济刊物,你今天回去,把英文版翻译出来,还有,关于这份企业战略,我知道你还能写出更多的东西来,下半年至少再交两份论文,这门课你就算是过了,否则我不给你学分。”老教授其实看出了卓子远不是太情愿的态度,所以就逼着他去做。

卓子远目瞪口呆的看着教授,可惜教授说完这些话,已经坐回位置上,看他改的稿子了,这写个论文怎么就写出这么多事情来呢,要是再写几遍万字左右的论文,卓子远有这个信心可以完成,他现在写的这篇文章其实仅仅是甩出概念,整理框架结构而已,但这样下去自己就快把蓝海战略给剽窃了,当然他能写出来的大多都是概念层面的,如果不是自己根本不具备那么庞大的知识体系来完成这本书,自己就算提前把它写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卓子远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至于翻译成英文,卓子远更是没有难度,他现在写小说都直接用英文写了,最多查找一些专业词汇而已,这些在专业英语课上也会教的。

而且,卓子远还因此找到了一个跟萧兰接触的机会,这不是要翻译成英文吗,萧兰不就刚好是英文专业的,那就只能去麻烦她了,顺带着,手机也有借口可以送了,这让卓子远转悲为喜。

他突然觉得,后面的两篇论文是不是应该提前写出来,或者索性就多写点,这不就有更多的跟萧兰接触的时间了吗,所以说,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是要看是否有动力的,老教授让他下半年写两篇文章,他觉得为难,可现在动力来了,他觉得自己一周就能完成一篇。

先不说剩下的写不写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这一篇论文的翻译,当天下午加上晚上,在加上第二天一整天的课余时间,卓子远都花在了翻译上,然后晚上就兴冲冲的到图书馆找萧兰帮忙去了。

在看到萧兰忙完以后,又靠在书架上看书,卓子远轻手轻脚的上前,“hi,萧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