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故人 (第2/2页)
他不理解,为什么元闲能狠心写下那道让阿酥和亲瀛国的明旨?
要是阿酥记起来了自己是陆酥的话,她该有多伤心啊!
徐漱石竖起耳朵听着远处身后人的对话。
瀛苏:“愿岁并谢,与友长兮。当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吾记得你们神熙有一种橘树,上面结的果子叫千金橘。这种橘子在六月暑气蒸腾时,橘皮之上还会结一层薄薄的寒霜,以此“六月霜”入药,能缓解喉疾。吾已命人在宫内也栽植一片千金橘树林,这样你喉疾发作时,也有可用之药。”
阿酥心间涌起一股暖意,他对自己的生活小事体察入微,当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夫郎。
可惜她自己也是瀛敏的手下棋,他一厢真情待她,她回之以满腔假意。
阿酥用食指关节处蹭去了眼角的泪,装作欢欣的模样。
“千金橘树下还有一种布满绿苔藓的小石子,白日里它们是石头的模样,晚上就变成了提灯萤,那是一种会发光的小飞虫,千金橘在结果之前,授花传粉都靠提灯萤。它们只在神熙清州的孤山出现,所以千金橘只长在孤山之上。”
阿酥没有去过孤山,但听自己的美人娘亲说,孤山之上,只长千金橘这一种果树,虽然橘肉酸的要人老命,但山上的白鹤都喜欢吃。
所以,在千金橘树还是小树苗时,遇到暴雨风雪,孤山的白鹤就会矗立在脆弱的橘树苗旁,用自己的羽翼替千金橘幼苗遮挡风霜。
孤山的鹤,被当地的农户戏称为“撑伞鹤”。
“提灯萤”、“撑伞鹤”、“六月霜”,和千金橘一样,都是孤山的特产。
瀛苏听过阿酥的话后,对于宫内种不活千金橘树这一事,感到万分惋惜。
门槛外偷听的徐漱石已经明白过来,麟趾宫的这位妙善夫人阿酥,没有忘记自己是关内侯府二小姐陆酥。
他的疑惑更多了,以陆酥的性子,绝不肯轻易委身于自己不喜欢的人。
阿酥瞥过麟趾宫宫门口处时,看见了地上的影子,她想让徐漱石听见的话都说完了。
瀛苏拉着阿酥的手回到寝殿,刚坐下片刻,宫外长公主府来人报,瀛敏刚刚诞下一子,足足九斤重。
这个小婴孩,既是瀛苏的外甥,又是阿酥的侄儿。
二人欢喜的不得了,报喜的小黄门还回道:“陛下,娘娘,长公主殿下已经给小公子起好了乳名,叫阿狸。”
瀛苏又问起自己小外甥阿狸的模样,那小黄门说了一堆吹捧之言,其中着重提了一下,是个狐狸眼的可爱小孩儿。
阿酥听到“狐狸眼”时,便知小阿狸遗传了陆家男子的特征,她父兄还有三弟都是狐狸眼的郎君。
她早就备下了给自己这侄儿的赏赐,很是简单粗暴,一大箱子金子做的喜蛋,蛋壳外包了一层红纸。
沈愚数了一下金喜蛋的数目,向阿酥回道:“娘娘,生男孩喜蛋的数目当是单数,生女孩才为双数,还缺一个。”
一时间也来不及再做一个,阿酥想起瀛苏送给过自己一个用象牙雕刻而成的龙蛋,让沈愚添到装蛋的箱子里去。
沈愚提醒道:“娘娘,这颗龙蛋是陛下做太子时,先帝赏给陛下的,是储君身份的象征,赏给小公子怕是不合适。”
瀛苏拿起沈愚捧着的那颗龙蛋把玩了一番,亲自放到了箱子之中。
“无妨,皇姐的孩儿也是姓瀛,身上流淌着瀛氏的血,吾只盼着日后能和阿酥有一个乖巧漂亮的女儿,江山太重,女儿家不用担这些。倒是吾这外甥小阿狸,若有储君命,让他继承帝统,也是顺理成章。”
瀛苏让沈愚伸出手掌来,在他摊开的掌心处一笔一划写了一个字。
“你去见了皇姐,就说阿狸的名一定要用这个字。”
阿酥看清了那是个“宸”字,“宸”是帝王的代称。
“阿苏,给小阿狸换一个字吧,我怕这小孩儿命格弱了些,会压不住这个字。”
瀛苏坚持道:“沈愚,让皇姐给阿狸就用这个字,帝王家的孩子,生来命贵,这样简单的一个字,肯定压得住。”
阿酥的心咯噔了一下,瀛苏坚持要用“宸”字,肯定另有深意。
瀛苏休息了一会儿,带着吕若进到御书房内,书案之上是堆砌如山的奏折。
他坐定后,问道:“大伴,李太妃送的那对美人妥善安置了吗?”
吕若:“两位婕妤娘娘都住进了远条宫,大傅娘子追着奴婢问,陛下几时会去看她?”
瀛苏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道:“你说的大傅娘子是里面的姐姐吗?吾记得好像是叫宜主,对不对?”
吕若:“陛下的记性真好,这位主子娘娘性情随和,小傅娘子性子就冷淡许多。”
瀛苏:“明日太液池设宴,让她们俩作陪,把阿酥送回隐霜台,让人盯紧了,不许她下来。”
吕若一挥手,几名宫人抬上了几个箱子,箱子盖打开后,里面是成套的衣裙,都是神熙的款式。
“陛下,这是妙善娘娘的长兄送进宫来的,当如何处置呢?”
瀛苏打开了一本奏折,拿起朱笔勾勾画画起来,并未抬头看那几个箱子。
他不耐烦道:“全烧了,阿酥和吾一样,是瀛国人,神熙的服饰,她穿着并不合适。”
瀛苏的回答吕若早就想到了,只是得例行公事般的问一问。
吕若看着这一箱箱的衣裙,听说是这位国舅爷亲手一针一线缝制的,手也太巧了。
可惜的是,最后也没穿上阿酥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