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第二百五十三天 (第2/2页)
原来,随着大周经济逐渐起来,小孩要到城里镇子上读书,成年人也要出去上班,这村子啊,除了老人,已经没有多少青年和小孩了。
青年和小孩是经济的主力,没有他们,小渔村怎么还能建起楼房。
而且,老人们都是生活简洁惯了,也不在乎建不建房子,就那么住着砖瓦房了。
虞园听罢没有说什么。
那哪里是生活简洁惯了,还不是心疼钱,心疼孩子在外面工作辛苦,不忍心孩子把钱花在为他们建房子上。
虞园:“那他们的孩子不带他们去镇子上居住么。”
县令想到这个也是一阵唏嘘,“他们倒是想带啊,这些老人不愿意,就是宁愿住得破败,也要守着这小渔村,说是有感情了。”
虞园点点头。
说话的功夫,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小渔村了。
小渔村平时不是不来人,有时候偶尔也有几个小商人过来收海货,可像虞园这帮这么有气势的,老人们还真没有见过。
不过,他们也不害怕就是了,就当做是来旅游的没有见过大海的内陆人。
一个老人修补着渔网,朝他们好意提醒道,“要看海啊,到那边去,那边风景最好!”
老人指的方向,正是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行人来的方向。
虞园满脸笑意,走上前去,“老人家,我们就是刚从那边过来的,过来呢,是想看看小渔村的。”
老人:“哎哟,有啥好看的,都是些破砖瓦房。”
老人听说虞园是专门来看小渔村的,脸上都快笑出褶子了,不过嘴上还是说着没有什么好看的。
县令及县令看见虞园和老人相谈甚欢,都有些诧异,不过看见京都来的大人都见怪不怪的样子,又都安静下来了。
大臣们能不见怪不怪么,在京都的时候,女帝就这样了,一点架子都没有,随时随地都能和任何人聊起来。
最近一次,还是在京都大街逛,他们跟随在她的身后,不知怎么她就和街上扫地的妇人聊起来了,一聊还就聊了近半个时辰。
分开的时候,还很是舍不得的样子。
有这样的女帝,大臣也是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该心累。
虞园继续和老人聊,蹲在地上也不觉得累,“我听说渔村的村民最会捕鱼了,不知道你们村子里谁最会捕鱼啊?要是可以,我们想聘请他带我们出海一趟呢。”
很不巧,虞园问的渔村捕鱼技术最厉害的,就是面前这个老人。
捕鱼是个力气活,合该是年轻人最厉害才是,可是,不说了年轻人都去外面找活干了,捕鱼都没有人学了,这老人不就成了迄今为止最厉害的了。
海上危险,老人想要赚钱也不想让人去冒险啊。
老人不知怎么的就严肃了脸,一副要训人的样子,“你们回去吧,海上危险,不会有人搭你们去的。”
在老人看来,虞园等人就是不知道轻重的权贵家的子弟,只知道海上有趣却不知它危险,就想着去看看。
那是想看看就能看看的吗?
老人热爱捕鱼,那是他从小学到大的吃饭本事,有这本事还养活了一大家子。
因为这,老了老了,没有随着孩子的意,跟去镇子上生活。
海上那么危险,老人很热爱捕鱼,可也没有逼着孩子必须继承衣钵,做那捕鱼危险事。
虞园知道老人是好心,整个人变得更加柔和了,“老人的孩子都去镇子上住了么,我进来都没见有年轻人和孩子。”
说到孩子,老人倒是没有再恶言恶语了,“嗯。”
虞园摸摸鼻子,知道之前让老人生气了,夸到,“老人家这年纪了,肯定当爷爷了吧?不知是您得的事孙女孙子还是皆有?”
老人前几天才和两个孙子孙女在海滩边完了一天,这时眉眼都柔和了,话也变得多了起来,“一个孙子一个孙女。”
现在啊,年轻人不像以前那么爱生了,都那么忙,都不愿意多生咧,他们家,也就一孙子一孙女。
老人虽然不满,可是儿子儿女双全,他也很开心了。
虞园继续夸,“您看着这么智慧,那您孙子孙女肯定很聪明,学习很好。”
说着,虞园竖起大拇指。
老人一脸苦相,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絮絮叨叨,“要是学习好就好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