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女帝才三岁 > 重生的第二百五十三天

重生的第二百五十三天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女帝才三岁!

虞园跟随着御驾,从第三个县城出发,一路路过第四个县城,第五个县城,一路上,都很是平静的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这是虞园想见到也不想见到的。

想见到的是百姓生活安定,并没有什么糟心事,不想见到的是,一点事情都么有发生。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那么多人,根本不可能没有坏事发生,既然没有被她知道。

一来,可能是县令知府做的不错,都解决了,二来,可能是县令知府限制得不错,没有人能来御驾告状。

虞园不想把事情往坏了了想,可事实就是这般,不是那样就是那样。

不过,她也没有太多纠结。

没有来御驾告状,说明也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是还能忍受的事情。像那个王寡妇,就是不能忍受,死也要来告御状。

那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什么像东家偷了西家的鸡,县令却放过了东家,这样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让她知道了。

这次御驾来到第六个州县,也是东行的最后一个州县,这个州县靠海。

老人都说靠海吃海,这个州县靠海的村子确实都是靠卖海货为生,这里一年四季店铺有商人前来收海货。

不过,也是因为靠海吃海,大家的捕鱼技术都是最原始的,无论是热天还是冷天,都不到多少大鱼。

夏天捕鱼可能确实比冬天捕到的多,可是夏天海货也难运输保存,这个时候远一点的商人都不会过来收,只有临近的州县的商人会过来。

夏天渔民补得多些,收货的商人少,能卖多高的价钱呢。

有时候,连卖都卖不出去。

而冬天,天气冷了,海货运输能运远一些了,商人来的比平时更多,需要的海货也更多,价格也高。

可是天气冷,谁人能够出海呢,海上冷,还危险,一不小心触冰,就有翻船回不来的危险。

守着一大片海,却从里面那不打多少财富,这是无数代渔民扼腕的事情。

以前,他们没有多少田地只有海,生活需要花销还要交赋税,日子过的那叫一个可不堪言。

后来虞园上位,在各地开了工厂,火车汽车出来了,来往的商人更多了,哪哪都需要人。

他们这些渔民,就算是不靠海,也可以养活一大家子。

一来二去的,时间年来,许多年轻人都去做其他营生了,只剩一些老人还在做着渔业,平时驾驾船去比较近的海域捕捞。

捕捞海货的人少了,商人又需要海货,期间不是没有人回来重操旧业,靠打鱼养家。

可那样苦啊,要是有更好的出路,谁愿意冒险在海上打鱼。

有这那么一大片海,那么大的财富却不用,虞园知道,也是这次东巡的原因。

虞园和御驾来到州县,在县令知府的安排下,住下了一个很有西方风格的小楼房。

一路风尘,即便没有受多少苦,虞园也有些疲累了,休息了两天,才带着知府县令,以及一干人等前去海边。

他们穿着便服来到海边,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边风有些大,人很少。

知府不知道虞园来海边干嘛,可也没有说什么,在这他的官职是第二小的那个,没有资格开口。

虞园背着手站在高处,看着一望无际的海岸线,海浪一遍又一遍拍打沙滩,心中倒是涌起无限思绪。

不过,那些思绪都是无用的,只是做人难免的愁绪。

她左右看看,隐约见左边依稀有村庄的影子,问,“那是渔村?”

看着像是渔村,可也太破败了,一点都不想一路来见到的小洋楼,那些村房还是泥瓦房呢。

知府是知县的顶头上司,再怎么爱民,也不知道太过细节的东西。

知县治理这方州县,这里是海军驻扎的地方,知道肯定会经常有大人物前来,便一直都有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平时任职的时候,也有经常到地方查探。

这海边,他是经常来的,自然认得那小渔村,“回女帝,那是小渔村,明叫鱼家村。”

说来也好笑,可能是海边的村子,往上几辈都是靠打鱼为生,取姓氏的时候也取的鱼姓。

虞园示意小渔村看看,路上问,“那渔村为何还显的那么贫困?”

她在州县转悠过一圈,好多地方都富裕起来了,住的不说是小洋房,最贫穷的也都有小平房住了,这小渔村不该这般贫困才是。

除非县令有失偏颇,让这方百姓受待遇不公。

知府都快要冒冷汗了,女帝的话,他多少是有些猜测的,这是怀疑县令呢,虽然怀疑的不是他,可县令是他治下的,要是县令出事,他也难辞其咎。

虞园的意思那么明显,县令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女帝请容小臣禀告,这小渔村啊,至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居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