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沈秉文解惑 (第2/2页)
“沈知州叔叔近况如何?”
“谢大人关心,吾叔现恢复很好,在家将养,很快就会恢复如初。”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是怎么救出你叔的呢?”
沈秉文据实禀报,从听到救奴隶开始,一直讲到解救出来离开万工回家。
三人听得很仔细,不停地提出问题,沈秉文一一解答。三人微微点头,相信沈秉文的话是真实的。
“照沈大人这么说,夏平与洋人真无关系。”
“从我与他接触来看,夏平应该与洋人沒啥关系,至于为何入洋教,下官不曾得知。吾曾亲眼看他对入敎人讲’洋人为强盗出身,以抢夺别人而成为强国,而洋教则是他们手中的工具,我们入洋教只是因为有时我们也需要利用他们,不要相信他们讲洋经的那一套,他们讲洋经时,你闭着眼睡觉就好了。‘”
讲到这儿沈秉文想笑,但看三人严肃的样子又憋了回去。
李新洲笑道:“沈大人猜猜现在夏平是怎样的状况。”
沈秉文也笑道:“健字营一出,任夏平有天大本事也无可奈何,他只有三条路,死了,被俘或逃往彝区。”
刘**有些尴尬:“沈知州,告诉你一个消息,夏平己攻占清溪全境。健字营己被四面合围在大树,你有何计策可救健字营。”
沈秉文震惊得无以复加,嘴张了张,却说不出话来。
三人都没说话,等着他慢慢消化这消息。
过了好半天,才听到他喃喃道:“这怎么可能,他怎能做到。”
总督拿出知县的两封信以及夏平托驿卒带的信给沈秉文,并把驿卒知道的情况告诉了他:“沈知州,这件事,你怎么看。”
沈秉文看后,了解了他走后发生的大概情况,仔细回忆了与夏平在一起的时光,对整个过程作个梳理。以前他就分析过夏平,对夏平有一定认知,现在更是觉得后来发生的事也印证了这种认知。
静悄悄的书房疲沈秉文打破:“总督大人,二位先生,对于此事下官有些浅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观夏平所为,非一般贼寇匪类可比,据传他乃秀才出身,却又武艺高强。写一手好字,丹青更是了得,但此都不值一谈,最难得是他具备的雄才大略。
他非黄田坝人,却起于黄田坝,打掉陈猛后行土改之策,极得民心,后率民与刘天彪千人对垒,行人民战争之术,致刘天彪全军覆灭被俘。
从土改之策到人民战争,那一策不是雄才大略之作。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刘天彪败给他不冤枉。”
总督三人暗暗点头,他们也知道夏平不简单,但还没有这么分析得透彻。
“后以刘天彪为幌子,将兵将藏于我军后营之中,说明他并非莽撞之人,且在大树黄田坝,修渠挖堰,办学赎娃子,哪一项非善政。
再后利用牛与赖之争,拿下紫打地,探知松木土司欺压良善,拥有违背常伦的初夜权更是奔袭松木土司,并把获得土地赠与林明辉,获得彝族土司信任,此次我大军进剿夏平,就沒得到彝族土司配合,此乃大智也。
夏平视彝族为兄弟,彝族视夏平为亲人,据传夏平还将娶彝女为妻,这半年并无彝人叛乱,可见夏平之功。
夏平并非胡乱杀人,他对民极好,被杀之人都声明其罪行,此等人在我大清,论罪也在该杀之列。
后面的事我不太明,但据他给总督的信中可看出,他并不想与朝庭为敌,若,保持朝庭建制,各方都能下台,这就是另一个刘天彪。
至于信中说朝庭物质可以自由通过,士兵可分阶段通行,说明他早看出清溪的重要性,一旦通行受阻,藏区在洋人的挑唆下很可能生事。从这也说明夏平在防着洋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夏平并不想与朝庭为敌,几次作战都是我军进剿,他迫不得已而迎战,我甚至感到他有归附朝庭的意思。”
一语惊醒梦中人,几人立即分析夏平所为,这些都是聪明人,越分析越觉得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