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处理后事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陈三宝古代奋斗日常!
天将将亮的时候,陈三宝敲响了县里寿衣店的大门,擅自做主给他大嫂买了两套寿衣,又去棺材铺预定了口现成的棺材和冥纸之类的东西。期间陈大宝抱着陈李氏始终没有下车,只在车里呜呜的悲鸣。
陈大宝可以继续沉浸在悲伤中,他却要打起精神来为了一家老小继续奔波。待其他店铺开门后,陈三宝抓紧时间买了一堆细棉布和一些细粮,细棉布是用来包孩子的,细粮是用来熬米汤的。又在杂货铺买了一些调料和其他生活用品,补充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消耗。
陈李氏不在了,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尤其是她留下的这个孩子,刚刚出生就要跟着大人一起奔波,陈三宝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补充完东西后,陈三宝牵着马车回了产婆家,陈老太太和苗兰花还带着孩子等着他们。得知大嫂已经亡故,苗兰花哭成了泪人。陈老太太一个趔趄差点又撅过去,还是陈三宝看到及时扶了一把。
“这是个什么世道啊,作孽啊,桂芹啊,你走了你儿子怎么办啊……老大啊,你的命咋就这么苦啊……”陈老太太想到以前大儿媳妇儿的勤劳老实,不禁悲从中来,眼泪哗哗的流个不停。
不论别人说什么,陈大宝就是一言不发,只呆呆愣愣的坐在车里抱着已经僵硬的陈李氏,连他期盼已久的儿子都没有看上一眼。
产婆看到陈三宝竟然把个死人拉到她们家门前,顿觉晦气,“行了行了,孩子我也帮你们生下来了,昨晚我也让你们在这待一宿了,赶紧走赶紧走,可别在我家门口嚎丧了。”
要是往常陈老太太听到这话一定马上开启战斗模式,张嘴就怼。但现在看着新得的孙儿,想到这孩子刚出生就没了娘,以后能不能顺利长大都不一定,什么争强好胜的心思都歇了,只让苗兰花收拾收拾就从产婆家出来了。
到了棺材铺,陈三宝强行叫醒了沉浸在悲伤中的陈大宝,让他给陈李氏换了寿衣。苗兰花帮着给嫂子整理了仪容,把陈三宝以前给她买过的一个银镯子套在了她的手腕上。
收拾完这些,陈大宝才抱着陈李氏一点点把她放进了寿棺里,棺材板合上的那一刻,陈大宝顿时泪如雨下嚎啕大哭。
想到了这么多年因为没儿子,她在家里一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就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现在人都走了,自己却连个像样的葬礼都不能给她准备,自责和内疚像只怪兽一样吞噬了他,陈大宝只觉心痛如绞,不能呼吸。
陈三宝在棺材铺雇了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一家都换上了白色孝衣,陈大宝亲自扛着白幡走在前面,陈三宝牵着马车走在后面,陈老太太抱着孩子坐在车里,苗兰花手里拿着冥纸跟着送葬的队伍,一路扬扬洒洒出了代县。
陈明启他们就在离代县城门不远的地方等了一夜,队伍里有一些人因为陈大宝领着自家媳妇儿进城看病耽误行程颇为不满,嘟嘟囔囔的说了些难听的话。
小赵氏这一晚又是照顾盼儿又要做饭照顾其他几个孩子,本来就累得腰酸背痛的,一听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站起来掐腰就跟那几个长舌妇吵了起来:
“什么东西,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这一路上要是没有我们家你们早喝西北风了,还有命在这张嘴喷粪?给脸不要脸的臭婆娘,你们要是着急你们就先走,我稀罕让你们等啊。我就看你们没了我家能不能走到京城,别到时候饿死在路上再回来找我家帮忙!”
那几个妇人也就是发发牢骚,哪知道小赵氏得理不饶人,张嘴就骂,正要站起来回怼,抬头一看竟然有一支送葬的队伍朝着她们走了过来。
陈大富也看到了那一片白,蹭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吓得手都哆嗦了起来。大丫本来正在喂盼儿喝水,看到那越来越近的白色,惊的手里的勺子直接掉了下去。
“娘……”大丫猛地站了起来跑了过去,“娘啊,我的娘……”
二丫看到姐姐跑了过去,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也跟着踉踉跄跄的哭着跑了过去。
其他人慢慢都看到了陈大宝扛着的白幡,一个个都站了起来。那几个妇人哪知道竟是这样的结果,顿时羞愧的低下了头,躲在人群里不再说话。
陈明启也没想到等了一天一夜竟然是这样的结果,赶紧张罗着陈氏族人帮忙把棺椁抬了过来,在离代县不远的地方找了个干燥宽敞的地方挖了个坑,把棺椁放了进去。
为了以后迁坟方便,陈三宝在棺材铺还订了个墓碑,这样下来,整场葬礼虽然简陋,但至少陈李氏入土为安了。
陈李氏生前为人温和朴实,从来没和人红过脸,与村里大部分妇人都相处得当。得知她难产过世,队伍里好多妇人都落了泪。
陈老太太自儿媳妇儿下葬后便软了下去,整个人的精气神像是被抽走了似的,蔫蔫的没了力气,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着。大丫二丫知道自己以后没了娘,各个哭成了泪人。陈大宝像个木头人一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人给他发号指令他就呆呆的什么都不做。
苗兰花看着嗷嗷待哺的新生儿,顾不得内心的伤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给孩子熬米汤换尿布,那边再加上盼儿,两个孩子让她分身乏术疲惫不堪。
陈李氏已经入土为安,他们的队伍也为此耽误了一天,没有理由再耽误下去,陈明启下令趁着天还亮,继续向前行进。
陈大富家病的病哭的哭呆的呆,家里的五口牲口都赶不过来了,陈三宝张罗完外面张罗里面,忙的不可开交。看着新得的孙儿,陈大富一点喜悦的情绪都没有,看着大儿子那呆呆的样子,随便给这孩子取了个小名:来雨。
来雨毕竟是亲孙子,还这么小,陈老太太做主让来雨代替盼儿去喝那个妇人的奶水,盼儿每天只能喝点米汤了事。
陈三宝看着这两个孩子这么小就天天吃不饱,甚是心疼。尤其是盼儿,刚开始喝米汤怎么都不适应,每天哭哭唧唧的。陈老太太本来就头疼胸闷的,听到他的哭声更是烦躁的不行。
陈三宝面对这焦头烂额的局面,在路过和宁县时和陈明启请示进去买了只产奶的羊,才算是解决了这两个孩子的口粮问题。
这几天他们已经进入了东平省的临清府,再走六七天就能进入京城地界了。这一路走来每天都流言满天飞,今天说皇帝不忍天下旱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亲下罪己诏,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之后又带着皇后和一众妃子去天坛祭天求雨了,甚至把之前颇为宠信的一个道士给杀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