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对不起华夏 (第2/2页)
朱标旁敲提醒,他和这个县令相谈甚欢,可不想他在这妄议朝政送了性命。
“木示兄……你这样说话就不对了。元朝是怎么覆灭的?”
“正是因为官员贪赃枉法,民不聊生,所以老百姓才合起伙来推翻他。”
“为什么官员会贪赃枉法,又为何会民不聊生?”
张松反问朱标道。
朱标顿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张松。
张松哈哈一笑:“前元的皇帝喜欢听奉承的话,对于忠臣的话听进去。这便是善言不美,美言不善。做人倘若能听得出什么是善言,什么是不善之言,那便能超越大多数人。”
张松继续道:“水太清则无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要是皇帝,我就放任一点,大家高高兴兴的一起生活。只要不超过一个度,天下黎民百姓都好过日子。”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标变了脸色,这县令越说越放肆了!
张松全然不顾一旁人,都黑着脸,也不管气氛严肃下来,继续随口说道:
“我的意思很简单啊,就是清水无法养鱼,相反水太浑浊也无法养鱼。”
“你的意思是,作为六合县县令,你也贪污受贿?”
胡惟庸趁势帮腔。
儒家的东西能管用,那么从汉朝董仲舒开始,就天下太平,不应该有后来诸多王朝泯灭,道现在,也应该只有个王朝。
历史证明。
就儒生那点本事,除了能天天苦口婆心的规劝皇帝陛下效法尧舜禹,就没有别的办法。皇帝要不听他们的话,儒生们有个鸟用。他们从来就只像是奴隶一样,根本不敢建议削弱皇帝的权力。
皇帝的权力太大,导致全国的命运维系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这就导致皇帝脓包的时候,天下混乱,民不聊生。
那样只会导致王朝更加短命。
华夏更在将来被外族欺负。
要想王朝久远,就要不跟百姓争利。
把利益更多的让给百姓,百姓富裕了,国家也就富裕。
此为之,大家和小家的关系。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家国一体,才会永久昌盛。
听到胡惟庸这话,张松不屑一顾:“我贪与不贪重要吗?我走在六合县的每一处,百姓都会争先恐后的给予我食物,这是他们爱戴我,所有六合县百姓脱贫致富,生活安居乐业,百姓富足如此,作为县令,难道我就该受穷?”
“小子,你别在这里信口雌黄。你妄议朝政,贪赃枉法,大逆不道,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胡惟庸不耐烦的,直接先给张松扣了一顶帽子。
“我说的句句是要害,与民争利,就是在争天下。可没有民爱戴的天下,又会是怎样的天下。”
张松针锋相对。
“你这是什么话?简直是妖言惑众。”胡惟庸从来没有听见过如此悖逆的言论,气得胡子直了起来。
朱元璋也在一旁黑着脸,不知道想些什么。
作为穿越之人,张松自然知道当今圣上是怎样的一个狠角色,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江山的千万古一帝。
可恰恰,朱元璋明承元制的历史局限性,也直接导致近代的中国无法走向资本。
这是对不起华夏,对不起我们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