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红楼贾琼 > 第二章 前尘往事随云烟,春去秋来志不迁

第二章 前尘往事随云烟,春去秋来志不迁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红楼贾琼!

神京的布局如棋盘无二,街巷笔直而不显狭窄。

宋时略有杂乱,至蒙元时期,忽必烈建大都时,按周礼对都城进行了全面规划与改造。

在都城的每座城门内都辟出一条干道,由此再引申出一块块棋盘形的间隔布局,这些便于人马车行的隔带按宽窄不同被分别称为大街,小街和胡同(巷子)。

北方冬季天气比较冷,因为需要日照和抵御寒风,神京的胡同多以东西走向为主,南北走向胡同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而相继产生的。

元朝的大街宽24步(约14米),小街宽12步(约7米),胡同也就是巷子宽6步(约3-4米)

胡同与大街、小街不同,它是宅系、院落和房屋连成的一排排民宅间的隔离带,所以在神京会见到很多这样的景象:两个院落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要从一个院的正门到另一个院的正门,却得绕上一个大圈子。

所以形成了很多很多多重多进的四合院。

两边沿墙的菜圃,让本来宽敞的街巷略显拥挤,

绕过两个巷口,直至诸多房舍的内围,贾琼看着也是想笑。

不论何时何处,沿街必然是房舍俨然,谈不上琼楼玉宇,但也是宽敞明亮。

而内围确是破败不堪,门户无有修缮。

说是时光的沉淀,历史的底蕴,却不知是家中无人顶梁,无人修缮,何人不喜新。

贾家东西两府没有合格的领头人,不说旁系子弟,即使内部也是管理不善,端端是华屋秋墟不自知。

三弯两拐来到了院子门口。

院墙边的菜圃里,小葱和菠菜格外的葱绿,万物萧瑟的季节里增添一抹生机。

许是听到了脚步声,院内须臾传来了声音。

“是琼儿和四姐儿回来了吗?”

“嗯,母亲。我和妹妹回来了,母亲下次您不能让妹妹单独出去了,虽然周边都是乡里乡亲的,也都是贾家旁支,但是保不齐就有拍花子,妹妹还小。”

“而且孩儿也大了,些许事情孩儿心中有数的。”

“是~,我的乖儿长大了,心中有数了,快进来吃饭吧,今天是你的生儿,为娘就多了弄了两个菜,小米饭也管饱,就是没有荤腥。”

话未说完,贾琼一手搀着四姐儿,一手推开院门,踱步走进院子。

只见院内的小桌上摆放这三道小菜,一盘葱白炖豆腐,一盘素炒菠菜,一盘炒豆芽,豆芽也都是自己家发的,用前世的话就是纯天然无污染。

“母亲,没事,豆腐很好吃呢,儿子很喜欢吃呢。还有菠菜豆芽都很好,我前儿听宁荣街回春堂的胡大夫说‘这些菜对身体好呢’。”

贾琼看到桌上的饭菜,是真的开心。

平常别说荤腥了,豆腐都难得一见,这两年也就过年母亲才会割个二两肉,和菜一起炖。

豆腐也是几个月才能见一次。

桌旁站一妇人,身着葛色长裙,头戴褚葛浣巾,面带菜色,眼角略带些皱纹,配着头上的褚葛浣巾,花信年华的妇人仿佛已到不惑之年。

满是皱纹的手上带着些皲裂,这还未到三九寒冬啊。

看得贾琼心中格外难受,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桌上的菜肴。

不忍的将目光转向一旁,母亲沈娴现在才二十六岁,自己都六岁整,马上虚七岁了。

在前世,这样的年纪还有好多人没成家,还在没心没肺的只顾自己玩乐。

屋外的银杏笔直而挺立,金黄的银杏叶随风而下,转转悠悠落到了水井中。

趁着母亲不注意,贾琼又偷偷的瞄了下母亲,心头又更是难受。

许是贾琼下意识的动作,让沈娴产生了误会,面上微微一红,眼中尽是愧疚之色。

“琼儿,四姐儿你们先盥洗一下,准备吃饭,母亲去给你们盛饭。”

自己也曾为人父母,如何又不知道母亲的心情想法呢?但是自己真有点忍受不住。

自从重生后,贾琼觉得自己心里年龄好像也变小了,没有前世那么深沉,也没那么理性了,变的更加感性。

六年来,母亲沈娴对自己的爱护,对家的眷恋,对父亲的思恋贾琼都心知肚明。

只是自己还小,无法为家里做些什么,伙食不济,导致身体也略有虚弱,稍微需要点力气的活就做不了,最多就是往灶里添火,再帮着母亲带着妹妹,只能靠母亲不断的操劳。

吃饭间,就听母亲絮絮叨叨的说道:“琼儿,你明天就蒙学了,今晚要早些休息。”

“前两天给代儒族叔的二十个鸡蛋,也不知能否让他满意。

虽然族学对贾家子弟不收束脩,但是也不能真不给。

毕竟都要他教授于你,他若是不上心,孩儿你就更没法好好学习了。”

贾琼看着母亲手上只拿着碗筷,也不用餐。

心里知道母亲只是借着说话的由头,想让他们兄妹多吃点,也不点破。

“嗯,嗯,嗯。”

贾琼,快速的吃着饭菜,嘴里含糊不清的答道。

“母亲不妨事的。孩儿自会用功,早日取的功名,为母亲挣下一个诰命。”

咽下嘴里的饭食,贾琼目光迥然的看着母亲,认真的答道。

食不言,寝不语。

并不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而是嘴里有饭菜的时候不要言语,不然嘴里有饭菜可能会掉出来。

寝不语是说准备睡觉的时候那么就不要说话思考之类,不然不能快速入睡。

“琼儿,昨日我与你从族学回来后,去你五嫂子家哪里一趟,知晓到他家也凑了一份束脩,昨日下午也给代儒族叔送去了,明日应会与你一起就读。她家的芸哥儿虽然比你小了一辈儿,但是你们也是同龄之人。不要摆哪叔叔的辈分,和他一起就读,路上也能让为娘也放心些。”

“五侄儿媳妇也是个苦命人,他家那口子也是在你大伯手下公干的,与你父亲也相交默契,两家也是常往来的。”

“你和芸哥儿也要相互扶持,隔壁家倪二的父亲也曾在你父账下效力,他们虽去了,但是你们小的也不要断了往来,互相帮衬着,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娘看你虽然和他们相熟,但是又不一起玩耍,别落了上辈的情分。”

贾琼听到这里,心里不由一阵汗颜。三十多岁的灵魂真的有点放不开啊,怎么好意思和一群小孩子去疯,去皮。习惯性的抬起拿筷子的手,蹭了蹭额头。

沈娴看到贾琼这个模样,又不由的接着说道。

“孩儿当知晓,老人们常言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

“还有后后巷子的㻞哥儿和他妹妹喜鸾,隔壁街道的珩哥儿,璎哥儿,琛哥儿,璘哥儿,珖哥儿,还有代儒族叔家的瑞哥儿,他们都是你兄辈的。他们哪个玩的不好?

你侄儿辈的除了芸哥儿还有东府隔壁街巷里的菖哥儿,菱哥儿,芹哥儿,萍哥儿,蓁哥儿,藻哥儿,蘅哥儿,还有芬哥儿和芳哥儿这对兄弟,再有后大街的芝哥儿,前两日被接进宁国府居住的蔷哥儿。以前也都是有在一起玩的。

单单你不合群,若不能处好自家兄弟,日后困难,他们又怎会偏帮与你呢。

而且他们也都在进学,你平日里定要谨言慎行,虽然都是家里人,但是毕竟也远了些。

不能恶了他们,他们除了芸哥儿和蔷哥儿与你同龄,其他人都比你大。可不能吃了亏去。晚些我带着你去芸哥儿他们家。”

“是啊,琼兄弟,婶娘这话说的在理。你和芸哥儿要互相扶持,咱两家说不是一个巷子,但也是背对背的人家,前后屋子。”

闻听此言,正在吃饭的几人,看向门口。原来是芸哥儿他娘带着芸哥儿过来了,想来也是和沈娴存的一个心思。

沈娴看着来人,不由说道:“芸哥儿他娘,你和芸哥儿吃过了吗?要不在我家再吃点吧。我去给你们盛饭。”

说着沈娴就要起身去灶房。

看着客气的沈娴,五嫂子不由笑着说道。

“哪能麻烦婶娘呢,我们在家都吃过了,你们吃你们的就好了,我带着芸哥儿来找他叔叔来着。明日去族学还得麻烦他叔叔带带芸哥儿呢。您吃您的,我和芸哥儿就在旁边坐坐就好。”

贾琼看着这个和自己同岁,又比自己大两个月的贾芸,一个人面前比较腼腆的小男孩。

他可知道这贾芸和倪二一样,有着一手上树拿鸟的本事的。周边巷子里的几颗树,哪颗没有他们两的足迹。

偶尔还和隔壁巷子的贾芹,贾菱玩骑马打仗,年龄没人家大,身体也没人家壮,肯定打不过人家,典型的有菜又爱玩。

也只有倪二能抗一会。

贾琼笑着向五嫂子和贾芸打了个招呼。

“五嫂子好。还有芸哥儿,你来了。过会一起耍。”

互相招呼过后,五嫂子又和沈娴聊了起来。

“婶娘说的是,他们这些人家也都是和咱们这些家一样的可怜人。说起可怜还是荇哥儿,芷哥儿和蓝哥儿这几家可怜些。这三个娃娃才和你家四姐儿一样大,这几个嫂子们也不知能不能撑得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