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 第236节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
停顿了片刻,又道:“说个最简单的。明日一天,不见那些朝臣们,一直陪着臣妾,行吗?”
攻击是最好的防守。
康熙没接对自己不利的话。拉起她的右手,放在自己掌心里,拍打了一下:“不要以为朕听不出来,你看似是在说老四,其实是在为太子没即刻回京开脱。”
“臣妾就是在说太子。”佟宝珠突然笑了:“皇上和臣妾果然十分默契,心意相通。臣妾说上半句,皇上就能猜得出下半句是什么。”
康熙捏她手心的软肉:“朕是昏庸的人嘛,这样的事,还用你开解。太子若是回来,朕才生气。”
“刚还说心意相通呢,皇上这又想哪去了?”佟宝珠摊着手不动,任他捏,“臣妾是在说给老四听。他不要以为,这些阿哥里,他对皇上最有孝心。他的孝只是寻常的小孝,小情小爱;太子不回,才是对皇上的大孝,大情大爱。”
“嗯?”康熙发现,自己又走到老路上去了。明明知道这极可能是皇后设的圈子,仍是想继续听下去。
“皇上病那些日,臣妾一直在身边伺候,知道皇上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也就知道皇上最担心的,是战事会因自己的病情受到影响。太子的选择,正中皇上心意,臣妾还开解什么?”
“在说大爱小爱呢。”康熙又拍她的手。
“这么浅显的道理,还用臣妾解释?”
佟宝珠呵呵笑了一声后,柔声细语道,“太子身为储君,自小接受的就是国事第一的教育。你们是同样的人,他知道皇上最想要的什么。他要为皇上最想要的东西去战斗,而不是被各种顾虑束缚,惺惺作态。普通的父子之情,在舍生取义的大孝大爱面前,不值得一提。”
接着又道:“俗话不是说么,皇家无父子。这不是冷漠无情,是实属无奈之举。老二在立为太子之后,就不再是皇上的儿子,而是皇上的接班人。他要对得起皇上为他付出的心血,要肩负起皇上委托给他的重任。”
这些道理,康熙比佟宝珠更懂。只是一时间里,情感占了上风,令他心里不痛快。
也可能是年少时,一心操劳国事,忽略了感情。年纪大了,意识到了感情的珍贵,更加渴望亲情。
把自己没有得到过的父爱,给了孩子们,尤其是太子。就想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收回来一些。
康熙摸摸佟宝珠的手心,低垂着眼皮,沉声道:“皇后知道一国之君的身不由已,以后就多体谅朕。别总说,朕不想听的话。”
佟宝珠看自己的话,说到了对方心里,心里顿觉轻松,哈哈笑道:“方才臣妾说的话,令皇上愧疚了?”
扑到他怀里,搂着他的脖子,温声说:“纳兰若容对夫人的情有独钟;高士奇为报答夫人深情,不娶妾室;隆科多不顾众人指责,坚持爱着一个身份卑贱的小妾。这些感情,在皇上给予的后位面前,统统不值得一提。”
“看着众臣跪地,高呼皇后娘娘千岁,臣妾就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按规矩,继后只有晋封礼,没有封后大典。皇上在国库紧张的情况下,坚持要办大典,这份情意,臣妾懂得。”
窗户半开着,夜风吹着床帘上的流苏轻摇,像极了除夕宴上的舞女扭着腰肢轻摇。
康熙想到了《诗经》里的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等他们回来,最重要的事,就是典礼。皇后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尽管告诉朕。”
佟宝珠抬起头,深情地看着他,笑吟吟道:“臣妾的决定真是明智呀!等太子他们得胜归来,再举办大典,定是喜气冲天。”
康熙扬着嘴角吃吃笑了片刻后,摁着她的脑袋,往自己跟前凑:“让哥尝尝,表妹的小嘴儿,究竟有多甜……”
佟宝珠挣扎着,错开他的围堵,急声道:“我的话,还没说完。其实,有时候我不想做皇后,也想做个宠妃。这样以来,就不用考虑别人,不用老在皇上跟前呱噪,只用顾好自己就……”
后面的话,还是被堵了回去。
不用表明心迹了,朕就喜欢皇后一说起话来,像五百只青蛙聚在一起,呱呱个不停的样子。
但更喜欢和母青蛙一起游山玩水。
次日当班,马齐看到皇上的心情豁然开朗,还主动提起他阿玛的祭日快到了,在那天准他一日假,让他在墓园多守一会儿,尽尽孝心。
有些受宠若惊。
猜测到,大约是谁在太子的事情上,解开了皇上的心结。这么一来,自己给太子私通信件,就由坏事变成了好事。
又想到,这人八成是皇后。皇上是个极有主见之人,能改变他心意的人,也只有皇后。
趁着皇上喝茶的时候,小心地建议:“四爷做事雷厉风行,又会敛财,皇上要不要考虑,把他放在户部,跟着陈大人锻炼锻炼?”
“让他继续建宅子吧,等宅子建好之后,再说别的。”康熙瞟了他一眼,“马大人一向高瞻远瞩,没考虑到嫡子担重任不妥?”
马齐装着没听出皇上话里的意思,面带不解地问:“恕臣愚钝,皇上说的不妥,是指什么?”
皇后明理,能认准自己的位置,暂时就不用担心那些所谓不妥。
康熙懒得跟这人耍嘴皮子,吩咐道:“朕听皇后说,那两个西洋人颇有些能耐。下午,把他们带过来,朕见见。”
转头又吩咐梁九功:“你去跟皇后说一声,朕要厚赏西洋人,让她提前准备礼物。”
“嗻。”梁九功应声。
他就知道,马上又要往集凤轩里跑了。方才还在琢磨着,今儿是什么理由呢。
作者有话说:
第228章 大喜①
这日下午, 康熙在清溪书屋诏见了两名西洋人。看到他们头戴京城流行的六合帽,身穿绣福字的丝绸旗装,瞬间就对他们有了好感。
这说明他们认同大清国的风俗文化,愿意融入到这里。
再一谈话, 对他们更加有好感。尤其是白晋讲的物理学, 以及进献的带测高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水平仪和天文钟等器械, 简直是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康熙一高兴, 不但赏了皇后准备的文房四宝、景德镇出的茶具和西湖的龙井, 还当即下令让工部在西安门内建房, 作为他们的住宅。
白晋和洪若翰兴奋得,都要呼吸困难了。曾经说话都有气无力的病弱, 在他们眼中,变得格外高大。
回到住处, 两人暗自议论了半天。
“康熙大帝比我先前想象中的还要威武雄壮,难怪能牢牢地控制着地大物博的大清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