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1节 (第2/2页)
既然二哥都说话了,陈如松也紧跟其后,“是啊,我们心里想着大哥大嫂一家子,可大哥大嫂却没想着我们。”
“爹,大哥家里这是怎么回事?”陈二哥语气不明。
老二生气了,小儿子也不大高兴,陈大兴听这语气就察觉到了,“你大哥卖了家里的粮食,如今没粮食了,等会我拿钱给你,你跟你大哥还有如松三兄弟去镇上看看有没有粮食,若是没有就去县城瞧瞧,买些回来。”
说完,他看向小儿子,嘱咐道:“如松,等会你架驴车去,帮你大哥运粮食。”
陈二哥接着问道:“爹,这银钱是大房公中的吗?别是您的一点私房钱,那可不行。”
“是公中的,你爹也就能管到今年,日后是管不了了。”陈大兴知道儿子是关心他,好声好气地说话。
“那就好,这粮食没了可不就该买嘛,您放心,我跟三弟觉得帮着大哥去买粮食。”看来他爹还是没老糊涂,等会他得提醒他爹自己留点银钱,他日后可就不会如从前那样了。
“这,爹,二弟三弟家里都有粮食的,咱们借一些应应急,如今都年底了,明年开春说不定就好了,这会子花几倍的银钱买粮食,没两月就降下来了多亏啊。”陈大嫂不死心。
陈如松这会也冷了脸,“大嫂,都说了家里没粮食,你是耳朵听不见吗?”
“你”陈大嫂急得不行,可是两个弟弟都对她不客气,于是她扯了扯丈夫的衣裳,催促他开口。
“小弟,你大嫂近来饿着了,脑子不大灵活,你别怪她,你去牵驴吧,咱们等会就去买粮食。”陈大哥知道话说到这份上不管有没有粮食两个弟弟是不会借了的,再说也没用,于是略过了。
镇上并没有粮食,县城有两间粮铺倒是还有,只是价格是从前的十倍,这还是官府控制了的价钱。
最后陈大哥买了粮铺最后的近三石的玉米,花去了九两银钱,这还是没磨的玉米才是这个价,磨了的玉米面更贵,陈大哥想起自己之前卖价只是原先价钱的三倍,便心痛不已。
既然都说了自家没粮食,不买好似说不过去,只是看着这高涨的粮价,陈如松还是放弃了,若是大哥等会问,他就说家里买驴车花光了银钱。
陈二哥是根本不在乎,反正问就是家里没银钱买不起粮食,等会他还想去大房借粮食,看他们会不会借。
驴车停到老宅门口,陈二哥帮着搬进屋,看着这粮食,他就开了口,“大哥,我这家里几亩田地,养着五口人,一年也存不下几个钱,家里如今也是没粮食了,你借点给我,等日后有收成了我就还你。”
陈大嫂立刻跳了出来,“二弟,你不借粮食给我们也就罢了,怎么能还来借,家里可就等这些粮食下锅呢。”
陈大嫂双手捂着麻袋,一副不许动的样子。
“大嫂,我之前跟你说的可都是真的,家里是没粮食了,你好歹还有银钱买,我是连买都买不起了,这会既然你有粮食,七八袋呢,就借我一些,做人是要有良心的。”陈二哥硬扯着一麻袋玉米。
陈大哥犹豫道:“老二,这是大哥家里之后一年的粮食了,怕是借不了多少给你。”
一直未开口的陈大兴发话了,“老大,这袋分半袋给老二吧,这次之后,没有下次了。”
二儿子一向老实孝顺,这会能这样借粮,怕是真的没粮食了,还是要帮一下的,只是借去应应急还行,之后还是得儿子自己想办法啊。
“另外半袋给老三吧,老三买了驴车,家底都掏空了,这会没粮,便也拿去应应急,算我这个当爹的给的,多少银钱等会我拿出来,只是之后如何,都靠老二老三你们自己想办法了。”都给了老二,老三也不能不给,但给出一袋粮食,如今的粮价,怕是一两多银钱了,老大必不会肯,还是他来出吧。
“爹!怎么能要您出钱。”陈二哥皱着眉,不想接受,他是想让大哥大嫂吃个教训,可不是想吸爹娘的血。
陈如松也摇头拒绝,“爹,这不成的。”
“好了,别说了,爹如今康健着,能给你们点东西,日后动不了了,你们多顾着爹娘就好,老大快给两个弟弟分好,让他们拿着粮食走吧。”陈大兴说完就走进屋子,不给两个儿子再拒绝的机会。
最后,在陈大嫂的不忿中,兄弟俩坐着驴车回家。
杨稔瞧着拿回来的半袋玉米,开始心痛,“你不会是花十倍多的银钱买的粮食吧?”
虽是问话,可杨稔已经确定了,这会子粮食的价钱就是十倍左右,大房闹断粮,最后去买粮食,自家也说没粮食,可不得买么。
“不是,是爹给我们家的,二哥家也有,刚刚买完粮食回来,二哥就闹着要借粮,说自家也没粮食,还没银钱买,于是向大哥借。”
瞧着大嫂那副垮着的脸,陈如松暗乐,这算不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那大哥就借了?你也借到了,这样好说话?”杨稔不信,不过不是自己花钱买的,倒是不用心痛那十倍粮食的银钱了。
“自然不是,大哥犹犹豫豫的,是爹拍板的,他拿自己的钱买下一袋,给我和二哥一人一半。”陈如松解释道。
“大嫂将爹娘的东西都看为是自己的,怕是要怄气很久呢。”不过杨稔想,这就与自己无关了,自家没吃亏就行。
第47章 下雨
“这次还是二哥有魄力, 我都束手束脚的。”陈如松感叹道。
“二哥跟大哥是先后成亲,相差没两年,却一直都被大哥死死压住, 对大哥可不是没怨言的。”二房还因为没有儿子, 在大房面前总是低他们一头,家里的活也干得多,对大房自然不会想自家男人那样容忍。
陈如松叹道:“也是大哥太不像样了,这次, 明明爹娘都说过, 家里的粮食不要卖,爹娘还就跟着一起过的, 都拦不住大哥大嫂他们卖粮食, 咱们跟二哥可都死死守着家里的粮食,当初粮食涨价, 谁不心动,可真正卖粮食的,除了真缺钱,少有人会卖,大哥他们暂时又不缺银钱,居然就卖了,也是没想到的。”
“大嫂想送铁蛋继续念书, 自然是有钱就赚。”杨稔有些猜到陈大嫂的想法了, 铁蛋没继续念书, 就是因为太费银钱,家里积蓄不多,不好支撑,那么想让铁蛋继续念书, 自然就要多存些银钱,是以她的眼里就不想其它,只想着怎么多挣些银钱了。
“大嫂的性子确实越来越不好了,但还是大哥没担当,凡事都不动脑子,得过且过的,大房才过程这样子,二哥跟我商量日后少送东西去老宅,我同意了。”
“少送就少送,家里还能多存些银钱。”谁会嫌银钱花得少呢。
今年这年过得没什么年味,家里有银钱的都拿来买粮食,过年用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农户会去买,没有那闲钱。
腊月二十七,下起了大雪,早上醒来,地上白茫茫的一片。
杨稔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窗户边瞧着,看着那厚厚的雪,心里不断涌出喜悦之情,瑞雪兆丰年,这场雪虽来得晚了一些,但也不迟,总算卸掉了大家心里的重担。
只要明年一切风调雨顺,田地正常产出,大家就都能慢慢缓过来了。
这场雪后,又一直没了动静,好在还没到绝境,干旱的第三年初春,终于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大雨哗啦啦地下着,村民没有进屋躲,各个都立在外面伸出双手要去拥抱雨,这是多少人盼了多少个日夜的大雨啊,谁会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