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跪像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明之南洋再起!
直到震动天地!像是在回应刚刚那一道平地惊雷!等到命令被传递到孝陵外之后,一队队明军将士穿着甲胄,押解着此战中抓获的战俘,穿过神道,来到了墓碑前方。朱宏煜眯着眼睛,开口下令道。“上飨!”随着朱宏煜的一声令下,一个个战俘被验名正身,然后押着跪在了地上。负责行刑的刽子手手持鬼头大刀,站在战俘身后。这些负责行刑的刽子手,全部都是在投降之后,选择投效大明的清军满洲八旗兵。就连兀脱和李国英两人也在负责行刑的人群之中。图海作为此次清军南征大军的主帅,他被押着跪在最前面。图海一双眼睛里满是不甘和愤怒,哪怕是嘴里被塞了破布,他也仍然在挣扎着。喉咙里不断发出,像是野兽临死前的低吼。朱宏煜站在朱元璋的墓碑前,看着这些被押上来的清军俘虏,眼中中一片冰冷。心中默默的对躺在孝陵里的朱元璋说道。这些还只是第一批!迟早有一天,不肖子孙会把奴酋送来给老祖宗当祭品的!朱宏煜回过头去,挥手下令道。“斩!”随着朱宏煜一声令下,一片整齐的刀光闪过。噗呲!噗呲!噗呲!一颗颗人头被砍了下来,鲜血如同不要钱般喷洒。大量的鲜血泼洒在地面上,和用来垫路的黄土混杂在一起,变成了血泥。鲜血味刺鼻!图海是最后一个被斩首的,他嘴里的破布被拽了出来。但他却并没有对站在最前面,那块墓碑下的朱宏煜破口大骂。而是转身对站在他身后的兀脱和李国英两人,怨毒的诅咒了起来。“我诅咒你们将来要被……”只是,他诅咒的话才刚说了一半,便是一片刀光闪过。一颗人头便抛飞了出去。一双眼睛里,剩下的只有浓浓的不甘和怨恨。朱宏煜脸上的表情却是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冷冷的开口说道。“把洪承畴的尸体起出来,铸一尊跪像,孤要让贼子,同秦桧一般“名留青史”!”“孤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做汉奸卖国贼的代价!”随着朱宏煜一声令下,一尊空心的铁制跪像被搬运进了孝陵。装着洪承畴尸体的棺材被打开,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腐烂的尸体被抬了出来。一股子尸臭味扑鼻而来,但朱宏煜却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紧接着,尸体就塞入了铁制跪像里!然后,铁制跪像被从外边上锁,只留下头顶还有一个大口子。再然后,一大锅烧的通红的铁水被运到了铁制跪像旁。下一瞬间,通红的铁水被倾倒入了铁制跪像中。呲啦!呲啦!一阵刺耳的响声过后,铁制跪像头顶的大洞里,冒出了一阵白烟!一股子尸臭的味道,以及皮肉烧焦的味道弥漫了开来。不少盯着这边动静的人们,皆是感觉背后一凉!好狠的手段!洪承畴都死了,也不放过他的尸体。竟然将洪承畴的尸体给铸了跪像,这要是让他遗臭万
年啊!渐渐的,那一尊铁制跪像一点点的冷却了下来!朱宏煜眯着眼睛,开口吩咐道。“传令下去,将这尊归降运到南京城门口,供所有进出城的百姓随意参观!”“归降旁边,再立一块石碑,把洪承畴洪老贼的身平,给孤记个清楚!”“孤一定要叫洪老贼遗臭万年!”“都明白了吗?”朱宏煜身边的诸人纷纷齐声应喏。……钱府的书房!朱宏煜结束了对孝陵的祭拜之后,便返回了钱府,继续处理公务。不断的签发一道道命令!随着大明对江南地方的接手,为数不少的地方官员,都因为种种恶行被下狱治罪。虽然朱宏煜紧急提拔了一批底层官吏用于填补缺额,可官员的缺乏,还是变成了此时大明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在朱宏煜思索着解决之法时,钱谦益前来求见。朱宏煜开口说道。“把人请进来吧!”钱谦益大步来到了朱宏煜面前,微微欠了欠身,然后开口说道。“殿下,南京城内的士绅大户们,又凑了四百万两!”“想要捐献给大明,以做军资!”朱宏煜闻言,却是并不高兴。他要的是一千万两,但南京城内的这些人,却是前后才凑出来六百万两。打发叫花子呢?怎么,还得他朱宏煜一遍又一遍的去催?朱宏煜只是冷着脸说道。“大明初定江南,地方官员空缺的厉害,孤决定要于今年开春清明前后,加开一场恩科。”“当年的大明开科举就分南北两榜,如今虽然北地未复,可却也不能免俗。”“以往,南直隶的考生名额在整个南榜上,占比份额也是最多的。”“凭心而论,多了些!”“孤准备要削减一部分南直隶的考生名额,分给吕宋那边,钱卿家感觉如何?”朱宏煜此话一出,钱谦益整个人都懵逼了,但随即他便反应过来了。好家伙!监国殿下这招高啊!削减科举名额,直接一棍子打在了南京那群人的命脉上!钱谦益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然后开口说道。“殿下,老臣想来剩下的四百万两,会很快到位的!”朱宏煜微微颔首说道。“嗯,是否削减南直隶科举考生名额还有待商榷,且稍后再议吧,孤累了,要休息了!”态度很明确,名额削不削减,看钱能不能到位!朱宏煜这手段虽然有点流氓,但肯定是好用的。钱谦益抱拳退了下去。等钱谦益离开之后,朱宏煜则是召来了王汝贤,开口吩咐道。“国朝初定江南,治下各地都大量的缺少官员!”“以至于很多政务都无法顺利展开,孤决定要在今春加开一次恩科。”“召开一场募官考试,秘书处和内阁对接,尽快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王汝贤应喏了下来,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这次是传统意义上的科举?还是募官考试?”朱宏煜笑着说道。“募官考试,挂个科举的名头,让人好接受一点罢了!”“现在大明需要的不
是几十几百个精通诗书文章的地方主官,而是成千上万,真正能够扎根到地方,去处理具体事务的事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