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忍再忍,忍无可忍 (第2/2页)
嬴政无语,果然,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卫霍两人,大破匈奴,收复河套,筑朔方城,开拓河西走廊,迫使匈奴浑邪王部四万余人降汉,使大汉在对匈作战中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此,刘彻陆续设置了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隔绝了西羌与匈奴的联系,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
至公元前119年,卫霍发动了漠北大决战,大破匈奴,打得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但是,大汉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损失,文景两朝攒下的家底差不多嚯嚯光了,之后,霍去病英年早逝,对匈奴的攻势算是告一段落了。
按说到这也差不多了,匈奴都被打成半残了,接下来安心发展国内多好!但刘彻不干,继续剑指四方。
公元前113年,刘彻派安国少季、终军(君不见,汉终军,说的好像就是他)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兴内附。
但南越丞相吕嘉不愿意归
。附大汉,于翌年杀了南越王赵兴,安国少季、终军也在同一时间被杀。
使臣被杀,这无疑是在扇刘彻的耳光,他出奇的愤怒,立刻派路博德、杨仆发兵攻灭南越,设南海等九郡,将后世的两广、海南、越南中北部地区纳入版图。
之后数年,刘彻又出兵陆续平定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政权、民族,将后世的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并入版图。
(好吧,原来云贵高原汉朝就在了啊!(捂脸!))
公元前113年6月,汾阴出土宝鼎,被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刘彻令大臣讨论封禅事宜,并在三年后完成封禅泰山的盛典。
你以为封禅泰山后刘彻就停止征战了?不,他还要继续,甚至于将兵锋指向了更遥远的西域大宛。
即李广利西征大宛之役,历经数年苦战,终斩大宛王,屯田于轮台、渠犁,初步控制西域。
彼时,匈奴在西域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于是西域那些小国只能憋屈的选择两边儿的话都听。
再然后,匈奴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再次恢复元气,加上此时卫霍这大汉双壁已死,便拒绝了刘彻要求的派遣质子入朝一事,重新入侵大汉。
因此,在公元前101年,刘彻下诏再征匈奴,企图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但很可惜,数次征战皆不利。
且因为数十年不停征战的缘故,国内民生凋敝,至公元前107年,关东流民已达两百万之巨,出现了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
天下动荡不安,宫廷内部也不遑多让,刘彻、刘据父子二人观念不和,隔阂渐生,终至巫蛊之祸。
除此之外,晚年的刘彻还非常迷信长生之术,例如公元前89年春,刘彻就曾亲赴东莱求仙,只因暴风骤雨,流高潮涌,无法出海,因此停留十余日后返回。
好在之后刘彻召见群臣,追悔以往过失,遣散了方士,停止求仙的活动,同时,息兵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