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新朝旧事 (第2/2页)
“回魏王,曹子丹将军与众将通过联名上书,请魏王早做定夺,汉中今日之局面,若无援兵入境,已经无法扭转,兵败只在朝夕之间。”
“为将者不能利用山川地势,军士兵戈,料敌先机,制胜于千里之外,妄为将也。”
曹操一番夹枪带棒,也不知道是在说曹真,还是别的什么人。
好在荥阳有了转机,曹操这几天才能稍微把神经放松下来一些。
“传令让曹真视军情自行进退,再令曹彰凌统二人先行撤回关中。”
曹操很不情愿地下令,轻微的头痛感又一次出现。
“洛阳以东,我军精锐尽出,恐怕刘备不会坐视关羽两面受敌,我猜王安极有可能再派人助阵,是否要提前知会他们?”
刘晔关心的是东线战事,挫败了豫州的军势是有不小的效果,但面对有关羽坐镇,后方毫无顾虑的豫州军,只做到这一步是不够的。
“知会
。又能如何?云长不死,孤一日不得安宁。”
自始至终,刘协就只开头说了一句话,此后是一句都没能插上嘴。
而军机大事,就在三言两语中解决完了,这个天子岂不就是如同虚设?
“陛下以为,此战败于何处啊?”
“啊?”
刘协被问得茫然无措,以前还有一个荀令君,替他遮风挡雨,如今朝中是没有一个人敢帮他说话了。
“魏王通兵有方,可见非战之罪也,莫非是天命?”
“嗯?”
曹操眼光中杀意浮现,转瞬又消失不见。
刘协可是被这么一下给吓得不轻,意识到自己的回答让曹操感觉到了不舒服。
天命?天命向刘不向曹?
“还是让臣来告诉陛下吧。”
曹操站起身来,多了几分神气。
“此一战,乃人之过也。”
司马懿和刘晔互相看了一眼,把曹操的心思猜透了个大概,又都藏在心里不说。
“古来明君贤王,哪一个不是因为得到了良才辅佐,才得以成就大事?如今我朝兵势不利,政事不通,缘何?人之过也。如有天下英才尽入朝中,何愁天下不定?”
曹操这些日子身体不好归不好,这副气质是在场的人中谁也学不来的。
作为追谥的帝王也好,权臣也罢,曹操的文治武功,足以在这个时期独居一档。
“王安以一科举为由,打乱了大汉四百余年的旧制,此后人才不再求人征辟,都只顾着金陵科考。即使考不中,也可以借诗赋引人关注,如此一来,各地俊杰无不想尽办法东下长江。王安此举才是真正地用意险恶。”
刘晔大抵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这是想招揽招揽人才了。
颍川的人才库,现在是争取不了,曹操得取得河北士子的支持。
天下成败,在于河北。
想到这里,刘晔心中有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怎么才能让这些人来,或者是曹操想要争取到哪些人来。
总不能再搞一个科举,那样就成了东施效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