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我给刘备当秘书 > 第453章 重提刺史

第453章 重提刺史 (第2/2页)

“还有几日能够梳理完,陛下那边还等着要结果呢,要不我明天带几个人过来?”

“不必了,再有个三日,也就差不多了。现在只差益州和荆州的官员难做,主要还是难在不知底细上了。这一评就是三年,三年里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到时候出了问题,丢的是朝廷的脸。”

陈群发牢骚归发牢骚,做起事来还是很认真的。

“既然你这边忙得差不多了,那我先跟你说一件事,事关地方官员的改制。”

“你有什么想法?”

名义上的吏部尚书是陈群,但是背地里,王安也没少在这方面出力。

对于部分官员的认知,王安可能了解的更深入。

“我朝一直都是刺史领文职,各自不设驻军,或者设少量驻军。现在的情况是一州的军政事务,都放在一个人的身上,这就导致州牧的选人,必须要文武兼备,既要懂行军之事,还要知晓内政安排。”

“从我任用鲁子敬上你或许也能看出,这种人才,实在是不多见啊。”

此前王安的安排是州牧侧武,由别驾来代行政治上的工作,这几日思来想去,不如改动一番,提高一下文官的地位。

毕竟到了最后,

。朝廷不可能一直养着几十万的常备军,裁军是必行之事,各地还是要归文官执掌大权。

与其在那个时候大刀阔斧,不如提前着手,除去这一隐患。

“你的意思是废州牧为州刺史,那地方的主将该如何安排?像是豫州这样的情况,士兵只认关字大旗,不认朝廷号令,贸然改动,容易衍生祸端。”

个人眼中都有不同的重点,豫州就是一众文人经常会抨击的对象。

重武轻文,关羽对下还不留情面,这些年多亏有张昭从中周旋,才得以稳住如今的局面。

“各州的地方主官改回刺史,保留常备的守卫兵马,其余兵权一概收回。今时不同往日,以后各地的灾民会越来越多,光靠这些会带兵的将才是不行的。云长他们三个,只担任地方都督,身上其余的职位不变。”

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往往就会导致边塞的主将权力过大,从而威胁中央。

这一代人王安不担心,他所担心的是后世的发展。

“年前改还是年后改?”

“等你的评定做完,由内阁来提。这一次反对的人估计不会少,朝廷又要热闹起来了。”

陈群眉头紧锁,思考着这一步的利弊。

“豫州不出意外,是张子布接任刺史,益州有黄公衡,扬州可以不设都督,那剩下的几处地方呢?”

“荆州和徐州先让子敬和公瑾先自己干着吧,这两地的人口不如豫州多,这一次主要是为了豫州。百万人口的大州,每年的税收竟然不如扬州多,实在是不能接受。”

陈群还以为王安是受了什么刺激,原来是为了这般。

说来也是,扬州耕地和人口不多,却提供着四分之一粮草和三分之一的兵员,其他几个州的表现,有点对不起扬州现在的努力。

“此事不妨走出去一点消息,先看看各地的反应,要是反应的不强烈,那就一把做实。”

王安也正有这个想法,外面的人翅膀硬了,就不是那么好收拢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