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苦命的天才 (第2/2页)
王安手挥来挥去,自己看着都有重影。
“我得叫丞相啊,要不是丞相,我杨家就败落了。”
酒意上头,王安也看不清杨修是什么表情。
杨修当初可是头名,结果被朝中的人不看好,又没讨到刘备的欢心,被马良夺了位置,换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马良一步入内阁,杨修这个员外郎还是王安给他找的,这心里落差,也亏得杨修得忍得住。
“杨家世代忠良,累世公爵,何败之有啊?”
杨家是什么地位,家主杨彪在世的时候,惹怒了曹操,都能全身而退,满宠直接撂挑子不审案,说什么都不肯对杨彪下手。
这就是世家的影响力,动一动都要琢磨许久的。
“曹操欺君罔上,罢了我父亲的官,三公之位又如何,还不是飘渺如烟的东西。杨修幸得丞相赏识,才能有今日的光景。
。”
杨修一身的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配上他的才气,更显得可惜。
“我道是什么事呢,原来是嫌弃官职小了。明日我就向陛下举荐,让你去陛下身边,侍中的位置总可以了吧?”
“陛下不喜我这样的人,丞相说笑了。”
王安看着眼前的杨修,颇有自己前一世的影子。
谁还没有点书生意气,不过都被磨成了灰随风吹走了。
写诗作赋打不败吕布袁术,也打不败曹操袁绍,如果没有这么多羁绊,王安也想做个建安七子这样的人物,留名千古。
“颍川重回豫州多日,少有此地的人才投奔金陵,即使荀令公在此,也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实乃我大汉的一大损失。”
颍川的问题出在了关羽身上,对于这些抱拳取暖的世家大族,关羽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已经算作是好的了。
在关羽面前,能力为上,王安也是在平原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才没有被关羽所排斥的。
颍川是个宝地不假,但要有所利用,像现在这样,是王安不愿意看见的。
“丞相恕在下之言,朝中六部官员,只有陈尚书与颍川有些关联。去年朝廷改换金榜头名,伤的不是我杨修一人,而是颍川所有士子的心。有此前车之鉴,要他们如何肯远赴金陵?”
王安听到这事越来越头疼,当初做的确实不太妥当。
徐州和扬州两地的官员抱团的厉害,都不想颍川郡的人来插手,这个隐患他应该早点看见的。
“今年的榜上,依旧是徐扬二州的士子占据了大半席位,豫州的名额,甚至不如荆州多。丞相若是还希望颍川可以心向朝廷,就绝不能再置之不理了。人心似水,失之难收!”
杨修本就带有悲情的形象,这么一来显得更加惆怅。
“德祖的话我记在心里了,今日你只管畅饮消愁,我王安有言在先。颍川也好,杨家也好,只要是不辜负朝廷的,朝廷都不会辜负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