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内阁 (第2/2页)
“朕与长文的想法一样,无论如何变化,朕都不会给伯平下绊子。”
刘备颔首思考了一阵,朝廷上的事,虽然他很少插手去做,但中书省送进宫里的大小事情,刘备都是会一一过目的。
相府里面在想什么做什么,刘备清楚地很。cascoo.net
“朕先在这里决定了,同意王伯平的建议,设立内阁,代行中书、门下两省之事,阁内设置五人,有次序之分。”
“陛下圣明!”
“内阁首辅之位,由王安来担任。次辅之位由荀令君来坐,长文与文和分列其下。”
刘备不是针对庞统,是位置就那么多,原本王安的意思是自己重兵权而轻职权,把后面的政事全部交给荀彧和陈群,结果刘备还是把首辅的位置给了他。
这样一来,陈群不能不进,内阁代替的又是中书省的职务,贾诩和庞统又必须进一人。
为了保证人选的合理,就只能委屈庞统了。
现在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谁来成为内阁的第五个人。
刘备突然想起来陈登,若是他还在,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若是陈登还在,如今的局面绝对不会是这样。
陈登一死,徐州的势力失去了领头人,王陈领着扬州势力一家独大,六部之内只有除去关羽之后,只有糜竺是真正的徐州人,简雍之能从资历上,算作半个。
领头人的离开,让这些人感到了恐慌,担心他们被王安彻底打出朝廷,于是乎这场从自卫,到攻击的战斗,就这么开始了。
无论是糜竺,还是王朗,都只是被推上来的话事人,真正在作乱的,是这些顽固的内心。
“陛下,臣有一个人选。”
“长文请讲。”
“新科状元,襄阳马良。”
刘备一拍大腿,怎么把他给忘了。
王安不是说了内阁的人选最好要有年龄梯度,以起到老带新的效果。
现在的内阁是两老带着两个中流砥柱,贾诩年近花甲,荀彧也到了不惑之年,政治生涯都进入了末期。
王安和陈群都是刚到而立之年,正是身体最好的时候,也都坐到了高位上,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了。
眼下不就正缺一个资历浅缺经验的年轻人,进入内阁学习吗?
“人说吏部的名单,都在陈长文的心中,今日看来,果真不假!”
刘备心中一件大事落地,心情变得大好。
“那就这么定了,早朝不是推到了明日么,那就在明早把这件事定下。另外还要从那些还没有安排职位的考生中,挑选些人到内阁当值。”
坐在宴会的地方等着刘备到来的荀彧还不知道,他曾评价有些不拘常理的王安,马上又要给他一个惊喜了。
王安不在,荀彧就是内阁的一把手,陈群身兼扬州事务,很多时候分不开身,这内阁说到底还是荀攸和贾诩、马良三个人说了算。
如此一来,六部像是给这些老人的福利位置,真正掌控着整个国家走向的,还是王安挑选的的这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