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我给刘备当秘书 > 第20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20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2/2页)

原本洛阳、汝南等地的商会发展都是很成熟的,随着张角和董卓等人的作乱,势力早已不如从前,秣陵在此时竞争上位,是适合不过的时机。

穿过扩建的地区,鲁肃带着王安直奔扬州书院。

书院的内部建设还需要一些时间完善,但外围的主体建筑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了,估计用不了年底,就可以挂门匾了。

“一座书院几个月间平地而起,是尔等的功劳啊。”

“哪里哪里,还是都督的位置选的好。”

“秣陵多面环山,开采山石较为容易,不需要从别地运来,这一点就省了不少时间。而且丹阳的百姓对于这些事情也很支持,这里面还是长文的功劳多一些。”

王安听着连连颔首,这些日子鲁肃和陈群一直守在后方,压力却是一点不小

在古代搞建筑是一个很不讨喜的工作,就连“大兴土木”四个字都带有一定的贬义。

建筑首要的条件就是劳工,这些劳工多半都是本地的百姓,农忙的时候需要进行劳作,只有其他时节才能从事其他生产。

如果州郡有钱,那自然一切好说,若是没钱或者钱被贪走了一些,导致这些劳工没有拿到自己的报酬,那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更有甚者

。强征民夫劳工,产生的矛盾就更尖锐了。

王安不会傻到为了发展问题败坏了扬州的名声,所以给陈群和鲁肃的时间一直都很宽裕,能征集到人,那就给钱办事,大家一切安好。

要是征集不到,那就动用吴郡和会稽的山越兵,反正都是要给钱,给谁还不是给呢?

书院的建筑规格几乎是贴着皇家的规矩来办的,一大座庭院放在秣陵城中间,和周围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

“都督,书院的居舍在春忙之前就建好了一部分了,现在书院虽然没有完全竣工,但已经有一些人慕名而来,在书院内研读典籍了。”

“有这等事?”

王安的惊讶不是装的,是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来。

“带我去看看。”

王安让几个侍卫留在外面,只让两个人进去,尽量不打扰到这些读书人。

没有灯光,也没有窗户,光源只有太阳光和烛灯,书院的房间大多都是开放式的,为的是能有更好的光线进来。

鲁肃带着王安轻声来到最大的一处书房,里面坐着年龄各异的人,年龄最大的一个,王安估摸着有五六十岁。

没有人打扰,也没有人发出声响,所有人都沉浸在书中,认真品读着手里的典籍。

坐在先生位置的阚泽认出了王安,刚想开口就被王安用眼神给劝住。

王安用手势示意鲁肃先走,然后又轻声地离开了这里,阚泽也随之走了出来。

“草民阚泽见过大都督,见过鲁治中。”

阚泽一路小跑,手里的半卷书籍都来不及放下。

“先生不必多礼,我等今日只是随意走走,并无指点之意。先生尽管回去传道授业,其余的事情,交给扬州官府来办。”

“都督,草民只想替这些书生说句话。他们想谢谢都督和扬州的诸位官员们,若不是你们,他们此生都不会有机会在这种地方随意翻阅典籍。希望都督到时不要赶走他们。”

“书院本就是为这些贫苦人建的,让他们放心学习圣贤书就好,有我王安在一天,书院就不会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