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太后回宫 (第2/2页)
嫔妃们退了出去,慈宁宫中太后拨弄着佛珠,闭着眼说道:“在青,今日见到贤妃,你觉得如何?”
被太后称作在青的嬷嬷就是一直侍奉在太后身边的孙姑姑,陪伴太后从闺阁少女走到如今,早已不是一般的地位。
孙姑姑正在为太后调制檀香,闻言放下手里的香,略思考了片刻,道:“贤妃娘娘恭顺有礼,才貌俱佳,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奴婢瞧着,并非池中之物。”
太后手里的佛珠停下了转动,“非池中之物?”
孙姑姑低着头,想起在宫门处与月娆的初见,用妩媚美艳来形容月娆太俗,又有聪慧的加持,只能说天底下少有男人能拒绝得了她,这样的女子,说实话,与年轻时候的太后倒是有几分相似。
“是不是池中之物不要紧,只要她是沈家的女儿。”太后说完这句话,又闭上眼睛拨弄起了佛珠,一副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模样。
孙姑姑见此,便也不再说其他。
养心殿内。
卫尧处理完手头的事,便朝着养心殿赶来,卫呈正在批奏章。
“参见皇兄。”
卫呈从如山的奏折里抬起头,见是卫尧,揉了揉眉心,“起来吧,不必多礼。”
卫呈和卫尧自小一同长大,又经历丧母之痛,二人关系并非一般的皇家兄弟可比拟,是旁人难以相信的皇室手足之情。
所以卫呈放心卫尧为边疆杀敌卫国,被称为大启战神,皆是源于信任二字。
“今日你见了太后,可有什么不对劲?”卫呈的眉宇间有着驱散不走的阴霾,看得出他对太后的态度绝对称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忌惮和厌恶。
卫尧道:“并未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在宫门处对贤妃娘娘十分亲热。”
贤妃?卫呈皱了皱眉头,他对贤妃没什么感情,不过是因为她与清和是姐妹,那张相似的脸也让他可以对贤妃纵容几分。
卫尧暂时按捺住心中奇异的感觉,当他说起贤妃二字,那一抹心头的不悦究竟从何而来。
“贤妃是沈家的女儿,太后恐怕是在打沈家的主意。”卫尧沉声道。
卫呈尧眼中精光闪过,“沈元正?他倒是一匹老狐狸,想要收服他可不容易。”
卫呈对沈相的态度说不清楚,只能说,他是目前为止最适合做丞相的臣子。何为忠诚?说刻薄些,在皇帝眼里,忠臣就是当皇帝需要的时候,就要殚精竭虑为皇帝考虑,皇帝不需要时,就要自觉消失,才能留一份体面。
“如此,就盯紧太后和贤妃的一举一动。”卫呈吩咐道。
卫尧应声退下,今晚是太后的接风宴,他还要趁这个机会,去查探一些事情,事关重大,他需得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