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江舟遥学道 (第2/2页)
"呵呵,我以前是怎样的?我也不记得了,我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过现在挺好的。"江舟遥笑道,"不管我以前是什么样,我现在还是这个样子,我觉得挺好的。"
"嗯。"李平平轻应道。
"对了,这几年,你在这里生活的怎么样,还习惯吗?这里可是穷乡僻壤。"江舟遥问道。
"还行吧,就是有时候有点累,我还能承受得住。不过这几年,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也尝试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庆幸我都做成了,比如学校、公路、基地。这里的人们很朴素,我很喜欢他们。"李平平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呵呵,你现在这么优秀,我也为你高兴,不过有时间还是要多回去看看,毕竟钱江才是你的故乡。"江舟遥劝说道。
李平平听了江舟遥的话后,眼圈一红:"嗯。"
屋里气氛一下变得沉闷。
“平姑娘,饭做好了吗?唉呀,这一座山爬上又爬下,实在是爬不动了,老喽,不中用了。”外头又有一个男声传进来,打破了沉默,原来是元成道长回来了,不管李平平怎么变,他还是习惯叫“平姑娘”。
“师父你回来了,晚饭安安在做呢,马上就好,你先洗个脸。”李平平迎上前去,江舟遥和张云龙连忙跟着起身。
“唔,有客人,他们是干嘛的?”道长打量着屋里的两个陌生男子。江舟遥和张云龙对望一眼,元成道长果然不好说话。
“哦,这个是我大学同学江舟遥,这位是张先生,山北那边的张道长介绍过来找你看病的。”
“是嘛,我先看看你的同学。今天天色已晚,看病明天再说吧。”道长是有脾气的人,对有些来路不正、做了坏事得了怪病的人,他并不同情。
“嗯,小伙子挺精明,长得也好看,可惜现在心神不宁,六神无主。不要怪老道多嘴,这个花花世界诱惑太多,选择太多,万事须谨慎,做人要简单啊,简单才能明了,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才适合自己。”道长当着李平平的面,怼了江舟遥一通。他一眼看出来了,面前这个姓江的小子,十有八九就是当年伤了平姑娘心的人。估计现在后悔了,才想起来把她找回去,早干嘛去了。道长越想越气,才指槡骂槐,点了江舟遥一下,这么好的姑娘都不知道珍惜,真是蠢不可及,“驴”子不可教也。
江舟遥哪里知道这元成道长为了帮李平平出气,是在嫌弃他。听道长说话倒是一语中的,点破了自己的困境,江舟遥立马恭恭敬敬请教。
“道长,小子愚昧,此前未曾与仙道结缘,不知道义。只闻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日有幸,请道长指点。”
元成道长一听,呵,好小子,这是考我来了。
“世界是不完美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人之精神,分为元神与识神。”
这个意思,江舟遥和张云龙听懂了。
“元神,即先天之神,与生俱来。是生命活动固有的内在机制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潜在地主宰、调节着人体生命活动。”道长继续往下开示。
这个,江舟遥和张云龙也勉强听懂了。但是,后面的,他们就一脸懵逼,没学过。
“识神,为后天之神,与人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经验有关。识神借助先天元神的灵知以为用,为后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见识,是思虑神。这个观点是须菩提从金刚经中提到的,这个观点是一种哲学,在佛经中的确存在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佛家,一些高僧甚至认为佛教是为了追求自身修行的目的而存在,所谓修行便是要舍弃肉身的,但在道家却将此理解为修心,是为了追求长生,追求超脱。”
江舟遥和张云龙狂点头,总不能说自己听不懂。原来,追求道者,有着诸多的修炼方式,有"一念之间,舍去肉身、放弃元神等"的法门,有"舍弃七情六欲、净化心灵"的法门,还有"舍去五谷杂粮,永远得以长存"的法门,这种法门也属于舍身修道、舍心成道之类的。在这种法门之中,修炼者要抛掉肉体凡胎,抛掉肉身、舍去肉身的修道之法,只要保留自己的灵魂便可。
李平平微笑看着这几个男人斗法,她早就懂得师傅所说,才会有今日之变化和成就。